学而优则仕_第二章 大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大材 (第1/3页)

      赵墨比李翟大一岁。赵静不记得,她还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赵墨带她去东京玩,赵静玩累了,要人背。赵墨当时腰上有伤,是李翟背了赵静在迪士尼里走了一整天,最后在李翟的背上睡着了。第二天去浅草寺,还缠着李翟,“走不动了,要叔叔背我。”

      两个人都想不到,再见面,竟成了师生关系。

      其实在赵墨的眼里,两个人都是心智未开的小孩。自己的这个meimei,从小锦衣玉食,不知民间疾苦,以为这世界上一片阳春白雪。这个师弟呢,好像中隐隐于世一样,与世无争,安之若素,明明是有志青年,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古人。

      有时候赵墨觉得,相比起赵静,李翟更像是他的亲人。李翟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离不开赵墨在背后的支持。而赵墨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与李翟不遗余力地在台前幕后抬轿子不无关系。赵墨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李翟有时候太过偏执,做出的决定有点不可理喻,但不管李翟的选择是什么,赵墨都会支持。赵墨也分不清这么做是处于对李翟的信任,还是只是因为已经习惯了。

      赵墨常常哀叹李翟命途多舛。他曾说过,如果李翟不是出生在那样一个家庭,他的社会地位远比自己要高。赵墨说这句话的时候,刚刚接替他父亲,执掌海通系,身家过百亿。

      从两个人认识的第一天开始,赵墨就不自觉的拿自己去和李翟比较。他知道李翟的随遇而安的性格,也知道李翟不会去和别人争什么。但他就是想要和李翟去比,即使他出身豪门,而李翟上学的时候还要靠奖学金度日。即使系里的老师见了赵墨都是眉开眼笑,见了李翟嗤之以鼻。但赵墨就是忍不住要去和李翟比。李翟那些离经叛道的奇思妙想,虽然每次都被教授们批驳的体无完肤,但赵墨却觉得不无道理。

      李翟上大二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份报告,里面大胆地提出了高房价是分税制和财政转移制度双重作用下的必然产物。这份报告,一抛出来,语惊四座。那份报告里,李翟指出商品房的交易模式有点类似于烟草专营。烟草专营是国家税务的补充形式,而商品房则是地方税务的重要补充形式。报告中还提到了商品房价格的组成部分,其商业利润其实不足百分之三十,地价占比则在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间。

      对于外界疯传的“炒房团”,李翟认为,这是市场对既成事实的一种追认。商品房由于其特殊性,不可能演化成为类似于证券之类的金融衍生品,即使有泡沫,也不会

      李翟还认为在土地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土地成本的提高,并不会反噬房地产企业利润率。相反地,在两块土地中,房地产企业会优先考虑竞拍地价较贵的。因为土地价格并非由政府制定,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在健全的土地供应机制下,土地成本和房价形成良性循环。简而言之,房价走高,并不是政府或是房地产企业囤积居奇,商品房的附加值货币化。一句话,一个人买房,消费的并不仅仅是房子本身,还有房子周围的基础建设,例如快速路、商场、学校、医院。在城市规模不大的时候,是先有这些设施才有商品房。而当城市规模扩张的时候,是先有商品房才有基础设施,所以这些东西的成本会平摊的房价里面。

      报告中举出了一个典型案例,是滨城新修建的高铁站旁边的一个楼盘。这个楼盘的地价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但由于临近高铁站,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升值潜力,所以这个项目的销售周期很短,基本上在打地基的时候就销售一空。企业的财务成本降到了最低,利润相较于其他楼盘,反而增加了。

      但房地产市场仍然是有隐患的。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动力来自于不断增长的新兴中产阶级,当中产阶级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时候,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将呈几何数量萎缩,而由于商品房的生产过程产生的巨大财务成本,很容易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届时,房地产市场的消费终端,银行,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

      报告中还提到,房地产市场热度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热度呈反比。因为市场是一个整体,资金量是一个定值,短时间内的货币流通速度也是一个定值。

      这篇报告是李翟2008年写的,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一片哀嚎,无数人高喊着中国房地产企业泡沫破灭。李翟在这种情况下抛出这么一份报告,结果可想而知。更何况这篇报告里的所有观点都与市场数据不符,在某些人看来,这完全就是主观臆断嘛。

      而赵墨看到这篇报告之后,惊呼李翟简直是个天才。在这件事之前,赵墨其实没怎么留意过这个平时独来独往,上课时候总坐在角落的人。赵墨当时在学校里可是风云人物。不仅是校学生会主席,还是篮球队长。不夸张地说,一颦一笑都能迷倒万千少女。而李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穷小子,经常出现班委统计什么东西的时候,发现人数少一个,想半天,才想起来还有李翟这么一号人。

      这篇报告,让赵墨开始对李翟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两个人后来成为莫逆之交之后,还有很多人纳闷,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是怎么成为朋友的。赵墨和赵静不一样,赵墨的骨子里透着一股极强的优越感,爱出风头,口头禅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要随便看不起谁。”通常这么说话的,都是随便看不起别人的人。而李翟平时沉默寡言,如果不算去食堂勤工俭学问人家要什么菜,一天说不了十句话。

      事实证明,赵墨的眼光没错。因为当时有另一个人也看到了这份报告,并且发出了和赵墨同样的慨叹。老天爷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李翟因为这篇报告而在学院里臭名远扬,还得了一句“骑着自行车上月球”的讥言。但也是由于这篇报告,让李翟被一个有能力改变他命运的人挑中了。这个人,就是蓝德安。

      蓝德安很认真的看完了这篇报告,第二天就把李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篇报告交上去之后,李翟就猜到会被骂,但没想到自己进的不是教授工作站,而是校长办公室。

      蓝德安看着一头冷汗的李翟,忍俊不禁。“别站着,你又不是犯了错,去搬把椅子坐过来。”

      李翟去了一把椅子,坐到了蓝德安的对面。受审一样地看着蓝德安。

      “我说过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