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秦国_第一章 少梁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少梁之战 (第1/2页)

    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秋,黄河西岸的少梁山地,秦魏两军生死决战,同时也是中土大陆的佛道之争。

    齐楚秦魏燕赵韩七国争雄,儒释道三大宗自殷商时期落定中土,春秋战国形成秦道、魏佛、齐儒三足鼎立的局势。

    中土大陆自古有三才天地人,成神南北东的传说。

    在最早的夏王朝之前,大陆上曾经出现过三个修炼成神的人,他们分别是伏羲、神农和轩辕,三人隐于神界后位列上神,得称号天皇、地皇和人皇,并称为人间三才。

    儒释道在中土能够立足的根本,就在于三宗都宣扬自己能够通过魂灵感悟到神界的存在,吸引了无数信众,取的了巨大成功。

    百余年来,很多有识之士对此格外眼红,纷纷效仿,前赴后继地开宗成派,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之盛况。

    历经无数战争的打磨和洗礼,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九支,与三宗并称为三教九流。

    少梁山地的这场恶仗连续打了几天几夜才结束。深秋的暮色中,身穿红色衣甲的步兵骑兵已经退到主战场之外的南部山头,大纛旗上的“魏”字尚依稀可见。

    主战场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地排列在“秦”字大纛旗下严阵以待,愤怒地望着南面山头的魏军,随时准备再次冲杀。

    南面山头的魏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同样愤怒地望着北面山头的秦军,同样准备随时冲杀。

    两军主将执戟挥剑,相对而立,眼神中全是嗜血杀意。

    身着黑色铠甲,须发全白年过百岁的老将军便是秦国君主嬴师隰,只见他周身漂浮着九只幽蓝色的光圈,仅前胸就有五只,这便是能够打开九道脉门的九五至尊之身。

    嬴师隰身后黑压压的将士之中,每个士兵的身体上都附着有这种幽蓝色的脉门,数量皆在五只以下,而脉门便是他们汇聚天地之力用来战斗的枢纽。

    反观魏军,丞相公叔痤和魏惠王的庶出弟魏卬只能打开七道脉门,虽然都是难得一见的紫府境巅峰强者,却还是无法与归心境巅峰的嬴师隰相比。

    但一场战争的胜负,并不在于某一个人的强大与否,而是在于军队的战力战心,辎重补给,对战两国的综合国力。

    秦献公嬴师隰亲自统率黑色军团,半日激战中斩首魏军五万。

    嫡子嬴渠梁能打开八道脉门,修为已至通幽初境,率死士三百,直突敌阵中心,一举俘获了魏军统帅公叔痤。

    按照战国初期的用兵规模和评价标准,这算是一场特大胜利。

    出人意料的是,魏军在统帅被俘后非但没有溃散,反而在魏卬的带领下将谐脉阵和魏武卒方阵结合使用,拼命回卷,企图抢回公叔痤。

    秦献公眼见长子嬴渠梁的三百死士陷入红色魏军的汪洋大海,情急之下,九道脉门全开,长剑挥动,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冲入敌阵接应儿子。

    两军会合,士气大盛。

    嬴渠梁一马当先,率死士冲出重围。秦献公断后阻击,眼见要脱离魏军,却被一支冷箭射中腹心命脉,命脉受损,九脉齐封,已再无还手之力。

    秦献公痛彻心肺,一声低吼,几乎跌落马下。

    此时嬴渠梁已经将公叔痤交于后军大将,率死士反身杀回。

    秦军在嬴渠梁率领下大举冲杀,一气将魏军杀退到三里之外。

    收军回营后,再来看公父,秦献公腹心的箭头竟深入五寸有余,周围已经渗出一圈黑晕。

    随军太医盯着献公腹心命脉处的长箭,大汗淋漓,一个劲地摇头:

    “近箭疾射,箭头涂有狼毒,铁簇深入五寸有余,断不可拔,必须要折去箭羽。”

    听闻此话,长公子赢虔迅速抽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形状特异的巨剑,剑光一闪,便将公父身上的黑色狼毒羽箭斩为两段。

    此剑乃是天地至宝,名为天月,传闻蚩尤在天问境巅峰时采九州陨铁锻造神兵,无意间突破天问直达神隐秘境,隐匿之时并未将此神兵带入神界,而是留在了人间。

    秦献公即位之前,曾带着两个儿子被放逐到陇西草原,长子赢虔在一次狩猎时得此蚩尤神兵。

    毒箭已断,太医花费很大的功夫才清除铁簇,包扎好伤口,扶着秦献公躺下休息。

    长公子赢虔,嫡子嬴渠梁,嫡长孙嬴稷都跪在献公榻前,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秦献公身中毒箭,自知命不久矣,唯一担心的就是秦国在此战之后的危机存亡,他忍着剧痛撑住身子坐了起来,望着榻前的嬴渠梁说道:

    “渠粱,由你主持退兵,马上撤回栎阳,你大哥断后。”

    “是”

    两人拱手领命,异口同声答应下来,正要出营帐安排,却又被叫住。

    “渠粱先留下,我有话要说。”

    献公将渠粱留下,用手捂着剧痛的胸口说:

    “你说的没错,秦国要是再打下去,恐怕就会有亡国之危。”

    “回到栎阳之后,必须要想办法与魏国罢战修好,你心中可有盘算?”

    嬴渠梁大吃一惊,隐隐明白公父说这句话的意思。

    在少梁开战之前,他曾多次向公父谏言罢兵求和,但公父以战养战的治军传统已经深植朝野上下,此时罢兵只会引起军民动荡,拖垮秦国,所以只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嬴渠梁面对公父此问,沉默了半饷,虽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