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异象对策 (第1/2页)
迎春的态度有点儿预料外的凝重。 黛玉注意到这点,若有所思。也这会儿,她才有些肯定——若说青玉是一早就对自己有奇特的亲近,那么现在的这个迎春,就是对宝钗有些奇特的喜爱、亲近。 哪怕她的表现远没有青玉那么明显。 可是啊“无前生”也许不算多见,却也显然对女子的名声不会有多少害处。除非今生所行不堪。 “有天命”就难说了。 佛家讲究个因果报应,不只是算前生的,今生的也算。 照他们的说法,放下屋地成佛,便前生做了天大的恶事,若今生一意行善,也该能免了恶果。若是要直接下言“难以更改”的天命,得是前生做了多极端的事? 也难怪得了这言的宝钗端不住架子了。 哪怕她还不知道“金玉良缘”这话的害处到底大到什么程度,也知道这个判定会引发的恶果。尤其她还是想要进宫的。 ——难道后宫的那些女人,会因为忌惮这“天命”的言辞而什么都不敢做吗? 不,这只会是把柄! 莫看朝堂后宫信神佛的多半是女眷,但真涉及到自身的地位权势的时候,有几业因为佛经而手软?只怕一个都没有! 哪怕是现在的宝钗迎春等人,也能根据这个想出诸多的攻击手段来。 而迎春显然也想到了这点,是以,她的几分担忧,基本上都是冲着宝钗去的,反而不是她的堂妹探春。 贾母看了看宝钗和探春,脸sè也有些凝重“不知两位大师可说了是何等天命?” 她打算弄明白最糟糕的情况。 果然,迎春的脸sè更糟糕了一点——可她显然和贾母不是同样的理由。 “不曾。大师都说到这地步了,孙女哪有不问的?可是大师说,只这么一看,虽能看出身负天命,却不知是何天命。” 贾母闻言,也不由得冷哼了一声。 ——要是这么说,岂不是日后由得说了! 但转念一想,也有些不对。 那慧远固然多半是用意叵测,明却是一早就表现了善意,还特意提醒她避开慧远大师——那时候明崇大师说的是“慧远心思颖慧,颇有志向,兼修禅净两家,心思却不在佛理上。” 且他们禅宗要借重宝玉,不至于下这么明显的绊子。 只是,若这些东西都是真的 还有之前的空禅大师所至少在这方面的说辞,这禅净两家倒似乎是一致的。 贾母再扫了黛玉一眼,心中有些思量起来。 而被贾母扫过一眼的黛玉却在这时笑了“真是,佛家就喜欢说这些前世今生,因果报应的话。我和国府去听见了,你们在这儿竟也听见了。不过终究也就是泛泛之谈,什么天命一类,真要细论的话,只怕两位大师倒要向辩经一样辩起来不知到时谁能判定对错?” 黛玉这时候不说什么圣人之言了。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她深切的体会到,哪怕她自己不事神佛,世上却有太多的人不能秉持圣人之言,容易被这些东西影响。 连贾母也不例外。 但 果然,听见黛玉这么说,宝钗的神情却是徱舒缓很多,几乎在一瞬间,宝钗就又把她的架子给端起来了。和贾母不一样,她对僧道可没有多少敬畏之情,之前那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是知道那评价对自己的害处。 黛玉早有预料,眼放局外,此时蝥的这番话,诉了她,可以采取的应对之策! 不过是分化、拉拢而已。 宝钗冲黛玉点了点头。 贾母听见黛玉这么说,心底也松了一口气,在心底叹息——是啊,这道理早就明明白白的了。 这和尚道士也分派系的,争斗起来,和朝堂里的那些事没仮别。那么,应该是一样的哪怕是明知道这么回事,心中的感觉却实在是不一样! 贾母年老,对神佛的感想和黛玉宝钗等是全然不同的。是以,虽然心中明白过来,口上却没及时给出回应。 而在一边,虽迎春和探春也有些明白过来,却还有两位不够聪明的夢。 邢、王两位夫人一时间就弄不明白黛玉话中的深意,或者说她们一开始也就没弄明白,那样的批觑娘们来说,有什么不妥。 何况,邢够就罢了,她还算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碰上黛玉的事,王夫人的脑袋却是一向清明不起来,当下就有些不悦道“姑娘慎言。你不信和尚道士也就罢了,怎能对有道高僧这般轻忽?” 饶是黛玉素来知道,王夫人的大局观几乎等于没有,这件事她居然能下这样的评论,也不由得被她噎了一下。 ——想来也是。 若不是这样的心xiōng、头脑,在她前生的时候,又怎么会在外祖母过世后,迫不及待的就想逼死了她? 不过,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