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同寻常 (第2/2页)
君果然慧眼如炬。可不就是这样?明淑郡主之意,是要扬闺阁之声名。但若只有闺秀群聚,也只怕有不周到的地方。故此,除了贾才人两位会帮着之外,还准备请上几位名高望重的夫人坐镇。帖子今儿也该送出去了。如我这样跑腿的,那是万万算不上的。” 在旁边听着,忍了许久的王夫人几乎再次手一抖。 ——显然,那个“名高望重的夫人”里面,不会有她的名字!然而,元春可是她的亲女儿! “这也是应有之理。”李纨却是语气温和的接了这么一句,调节气氛。 柳夫人笑道,“有太孙妃在后面看着,哪有不周全的?且明淑郡主还另有一番考量,也定是要有诸位夫人镇场,方能完成的。” 贾母眉一皱。 她立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柳夫人有些忙忙的喝了口茶,就道,“郡主说要扬闺阁之声名,自然是要诸位闺秀在园中各展长才。写诗作画,对弈弹琴。可是,除了诗书可在事后流传之外,旁的。如何能让人知道这份才干?故此,还要有外人评判才可。” “外人?”王夫人到底忍不住插口了。 没法子,现在看来,已经无法阻止家中的姑娘参加这什么“群芳宴”了,尽管王夫人自己万般不愿。且现在看来,元春也摆脱不了。 王夫人觉得自己也必须过问。 柳夫人笑道,“正是。这评判还是太孙殿下允可了的——是请了京中有名的几位才子,并一些大家公子。夫人莫要担心,这公子们自然是要和姑娘们隔开的。有夫人们坐镇,也断然不会出什么乱子。郡主的意思是。如此以来。闺阁方能真正扬名。不至于被人说是井底之蛙,自娱自乐。” 柳夫人这番话,显然是有意留到最后来说的。 若是一开始就说了,哪怕是她说了“太孙允可”。接下来的话也不会那么容易。 只因她这番话,远比之前的那些要震撼太多! 迎春就首先瞪大了眼。自从那次“顿悟”,决定要找回自我以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惊骇失态。 ——什么意思?难道这群芳宴,竟然要办成相亲宴吗?太不可思议了。难道那个明淑郡主也是穿越者不成? 按迎春这些年在这个世界汲取到的知识来看,大楚女子的地位虽然没有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但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也和唐宋时期不能比了。 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窥中门、不见外男,条条框框一大摞。 柳夫人说得这种“群芳宴”,按她这一年间看的些杂书,在宋时可能还有类似的——甚至还会更开放——放到如今的楚朝…… 至少她没听说类似的事情。 迎春都觉得惊骇的事情,旁人就更不用说了。就是一直都觉得自己还算是胸有成竹的黛玉。闻言都微微蹙眉。 ——虽然她一早就觉得这群芳宴不会简单…… 而王夫人,就更是气得有些浑身颤抖。有些事情,或者是说得太多了,以至于她自己也相信了。 她竟是忘了“太孙殿下”四字,怒道,“真是不成体统!岂有将官宦家的男女置于一园的道理?” 旁人还不曾说话,柳夫人先一副奇怪的样子道,“又不彼此相见、交接,怎么就不能置于一园了?何处的体统有此明文?” 王夫人一时哑然。 这事情一听就十分离谱,是以王夫人下意识的就觉得自己那番话才占据了“大义”。谁知被柳夫人这么一问,王夫人却愣是没法一下子从自己知道的女训、女诫里,找到能有力驳回的言论来! 柳夫人笑道,“我竟不明白,如今竟有许多人自缚手脚。又是何苦?要我说,若知道天下闺阁中不乏奇才,倒能让那些自大的文人才子、大家公子敛敛傲气,读书刻苦些。” 黛玉忽地道,“诗三百,思无邪也。” 正值王夫人哑口之时,贾母房中一片寂静。因此,黛玉声音虽然不大,旁人却都听见了。 王夫人并没有听懂黛玉这句话的意思,但这不妨碍读书读得多的人的“听懂”,一时不少怪异的目光集中在黛玉的身上,连贾母和王子腾夫人也不例外。 ——这难道是在讽刺王夫人自己思想不正,才会“思邪”吗!? 黛玉却是泰然自若,当自己自言自语。 结果,还是柳夫人先反应过来,她的眸中闪过几分异彩,第一次以真正欣赏的语气道,“就是这个道理。” ps: 因为本文穿越者是多了点,是不是该先声明?明淑郡主不是穿越者哦。 另,因为工作问题,更新时间移到晚上10点,如果有双更,那就是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十点。请大家谅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