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韩奇出手 (第1/2页)
黛玉突如其来的要求,打断了弘治帝进一步的追问。 弘治帝之前就知道这韩奇流窜去了南方,但必须要说,虽然是通缉犯,但这么一个小小的通缉犯,并不可能在弘治帝的心里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当然,在今天这么一场之后,一切都已经不同。 弘治帝正要顺着陆云松的话追问下去——如今刺杀的结局已经很难改变,但要是连刺客的身份都弄不清楚,他的脸可就彻底没地方搁了! 谁知道,还没开口,林家姑娘就又插了一句话进来。 弘治帝立刻就有些不悦。但在同时,也有那么两分哭笑不得。从之前的情形来看,这林家姑娘大约是因为曾经遇险的缘故——这事儿他其实也知道一二——而锻炼出了胆量。 但是,姐妹之情是用在这时候的吗? 他正要开口,但一边的皇后却也先说道,“陛下,依臣妾看,不如先回行营再做议论?这附近可都是尸体,姑娘们哪能待在这样的地方?” 皇后并不是一个喜欢提出意见的人。 她最大的长处,就是将皇帝的意见不折不扣的执行——这也是朝臣们对皇后赞誉有加的最重要原因。但现在,她非常少见的提出了一个建议,而不仅仅是一个疑问! 弘治帝于是又愣了一下。 不过,深知皇后为人的他,并没有质疑皇后是否忽然改变了性格。只因皇后说这番话的原因太好找了。 因之前黛玉的表现太沉稳,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以至于弘治帝忘了去看周围其他姑娘们的神情。 可是,就算刺客伏诛。刚刚经历过生死惊吓的姑娘们难道能因此而放松? 这个答案,只要目光往四周转一圈就知道了。 对于身份足够,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来说,仅仅是发生在周围的sao乱。还有陆云松的一身鲜血,就可能让她们做上几天噩梦! 只是有皇帝在这里,又到底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才能勉强撑着而已。 大部分姑娘们的脸上,其实都还是惊恐过后的茫然。 再而且,就算是一群茫然的姑娘。在她们的面前追问刺客的身份、底细,也是不对的。要是这其中有不适合她们听的事情呢? 弘治帝暗咒一声,心说自己到底还是太着急了。以为已经镇定下来,其实还是失了常态。若是以往,他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暗地里深吸一口气,弘治帝打消了原本的打算,朝皇后点了点头。 “是朕疏忽了。也罢,还是先回行营吧。”弘治帝叹息了一声道,“不过,林姑娘……” “刺客已经伏诛。”黛玉依然平稳的道。“而且陛下,不说臣女担忧姐妹,若是这一次的刺客中还剩下那个韩奇,他不惜冒险回京也要带走的妾室,因挟持臣女不成功而死……臣女待在这里,倒更可能招灾引祸。是以。若考虑韩奇,还请陛下派两位金吾跟随!” 话虽这么讲,黛玉其实一点都不觉得韩奇会冒险找自己的麻烦。她坚持要过去,可不是对迎春两个的安危已经重视到了愿意舍身救人的地步。 因为,从那李兰娘身上,黛玉看到的并不是韩奇的深情,相反的,是他的薄情!那个人,应该是一个薄情,却又自以为多情的人。 这样的人。虽然肯定会时时刻刻惦念着“报仇”,却绝不会让自己陷入真正的危险。 李兰娘的死,她在其中占据的因素极少。 而相对的……黛玉听朱鹮说过一些闲话—— 韩奇那些为奴为婢的姐妹,基本都死了。甚至有一个,还是被卖到青?楼以后死掉的。 原因很简单。本来韩奇杀死的那些羽林背后的小将门,以及被牵连的一些家族,之所以会盯着他的姐妹,就是想要诱韩奇上钩。 然而,韩奇无声无息的回了京城一趟,却只是带走了身在青?楼的李兰娘! 这让那些盯着的人都明白过来,想要让韩奇因为那些姐妹而上钩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还留着他那些姐妹的命做什么? 所以黛玉隐约能想到,若是那韩奇来了,最有可能倒霉的,只怕一是与皇帝相关的人物,二是参与了他姐妹命案的人物! 而只有在这种地方动手,才有可能在接下来迅速遁逃,逃入山林。 皇帝身边的防卫严密,这就不用想了,可两位皇妃那边已经乱成了一团…… 当然,黛玉不会觉得自己能收拾韩奇。只是若是没有太大的危险,她还是愿意多做一点事的。哪怕是有点危险吧,这些事情,总比在家里无聊要强得多。遑论后院那些勾心斗角了。 只不过她这番话还是太大胆了。 一个姑娘家要金吾跟随,姑且不说这胆子是否太大吧……姑娘你的闺誉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