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这边风景更好 (第2/2页)
孙女,又不是出嫁女,哪能开正门啊!也是,眼下这情形,四小姐可金贵着呢,等下老祖宗见了四小姐怕是更满意! 果然,刚进大门,老夫人身边的大丫环水莲就迎了上来,说是老太太思念甚甚,几位夫人也都等到宁心堂中,请四小姐先认亲再安置。 锦言笑眯眯任她们安排着上了小轿,两个健壮仆妇抬着往老夫人住的宁心堂赶去。 坐在轿子里,透过轻纱的轿帘,看景识方向。 之前从王嬷嬷那里已知晓卫府各院方位,锦言的脑中已绘出一幅清晰的平面图,如今无非是一一映实。 恩,接下去应该有座连拱桥,穿过一片湘妃竹,绕过红鲤池,就快到宁心堂了吧? 心底默认着,暗中赞叹:卫府的景色真是不错,果然移步移景,步步是景,屋舍堂轩与花木竹荫相依,亭台楼阁伴山石清泉而生,露花倒影,烟芜蘸碧,处处闲花芳草,点点绿意水流悠悠,不愧是百年世家大族,个中气象非寻常人家可比。 抬轿的仆妇健步如飞,正在锦言辩路识景意犹未尽之时,轿子已在宁心堂前安落。 分割线 卫老夫人盯着厅堂的大门入口,隐隐有些期盼。 自昨日王嬷嬷走后,她就有些心神恍忽,时不时地想起成风,自己最最宠爱的小儿子。 夜里十几年音信皆无的儿子忽然入梦而来,象小时候一样亲热地挨着她拉着她的手,嘴里却是一遍遍问她为何不善待他的妻儿,为何任锦言在外自生自灭,而今又为何要接她回府! 他反反复复地追问,不管她怎么解释,他只是拉着自己的袖子,来来回回地问,一直到寅卯交时方才离去。 一大早老太太就有些心神不宁,自成风失踪后,他从未入过她的梦,无论她怎么撕心裂肺地想他,他从未给她托过梦,她执着地认为是那个李氏害了他,是他不听娘亲的话,罔顾逆行害了自己! 她恨李氏,千错万错都是从那个女人开始的,若没有她,成风不会忤逆长辈不会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若没有那个女人,若没有那个女人一切都会很好…… 所以她不管李氏的死活,也不管她生的女儿的死活,若不是老大怕不顾念李氏,有损家声,她绝不会同意接她回府! 害了她的儿子还想舒服地活在卫府,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成风他从不来看自己? 如今要接锦言回府他却来找娘了,难道真的是骨rou情深?唉,李氏的死活可以不管,锦言,她终究是成风的亲骨rou,是卫家的子嗣…… 十五岁快要及笄了,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孙女呢…… 那个孩子到底会是什么样呢?比起锦云来又差多少呢?长公主府那头能不能过得了关? 一时期盼,一时隐忧,心乱如麻。 “老太太,四小姐来给您请安了。” 天青色绡纱帘子被卷起,王嬷嬷引着锦言走了进来。 那个孩子俏生生地出现在她面前时,老太太有刹那间的失神,她身边的女眷也微微抽了一口气…… 那个孩子,背着明亮的阳光走进来,普通的浅蓝素衣,系一条白纱裙,寸指宽的淡绿丝绦将腰身衬得愈见纤细,丝绦两端流苏处缀着两只碧蝶,随着她的走动,那两只蝶儿就活了,悠悠地飘…… 乌黑的秀发没有梳髻,用一根碧绿发带束起,通身上下再无半点饰物颜色。 就这样逆着光,足下无尘,如仙子凌波而来。 屋里有些暗,锦言眯了眯眼,适应一下光线,正中上首坐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阿姨,眉眼里隐见年轻时的美人气质,眸光流转间透出一份精明…… 恩,感觉还不错,来时锦言生怕卫老夫人是她最头疼的那三种老太太,一是斯琴高娃版的老太太,那气度那阅历,直叫你的小心肝都无处遁逃;二惧归亚蕾版的美夫人,曾经那惊心动魄的美开至荼靡,让人心疼地忧伤;最怕刘雪华版的老jiejie,一把年纪仍是水美人儿一个,悲伤的泪眼让人纠结而狂燥! 卫老太太么,不到极品,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老夫人在上,请受锦言一拜。” 在仆妇摆好的宝蓝绣金牡丹锦垫上跪下,“祝老太太万安。” 声音一起,如清晨莺啼,仿若微风拂面,老太太顿感空气中都染上了淡淡的甜爽,听她拜的是老夫人不是祖母,心里又有些酸涩又有些疼惜:“好孩子,快起来,到祖母这儿来!” 锦言叩足了三叩,才顺着王嬷嬷的手立了起来。 老太太见了更是满意,竟是个如此知礼的! 她把锦言拉到自己身边,越看越爱,忍不住热泪滚滚——这孩子,出落得竟这般好!这眉眼,真个是花容雪姿,竟比锦云还上了一筹! 更难得是周身的气度,单单是往那里一站,温婉如玉,仙姿如月,既不是小家碧玉又非大家闺秀,别有一般出尘之姿,甫一开口,笑眼相盈,这管子声音真真叫人三伏天饮了冰镇酸梅汤,通体的舒泰! 果然是成风的骨血啊…… 应该早些接回府的,不应该让孩子流落在外! 若不是当初成风给孩子上了族谱,若不是出了锦云这档子事儿,这辈子都未必能见到这个孩子! 老太太愈想愈觉得难受,一时情难自禁,眼泪就止不住了,只拉着锦言不放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