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朝霞高阁洗晴云相惜(九) (第1/2页)
拜谢岁月海萌,天意狂为,侯星宇,荒泽孤雁,marykey,月色无色,黑眼猪儿赏的PK票。谢谢在书评区留言鼓励支持的各位好友,拜谢点击收藏和推荐的各位好友们,长揖谢过。 *** 御书房里,世宗召来赵匡胤,和萧璟然一起,说起了四方征伐,统一中原之事。 世宗道:“三月,有秦州百姓赶到大梁,上书联名请求夺回孟昶所占秦地。朕和诸大臣商议后,派了大军攻打秦州、凤州等地。” 孟昶,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璟然道:“在下记得陛下派了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及凤翔节度使王景、昝居润一起出征。” 世宗点头:“不错,孟昶曾向刘承钧和李璟求援,得到他们的支持。” 954年,高平之战后,刘崇败回太原,又被柴荣围困在城中两月。忧愤成疾,不久便去世了,刘崇次子,刘承钧被辽国册封为帝。 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 璟然道:“在下听说,秦州、唐仓、成州、阶州均被收复。” 赵匡胤道:“就在几天前,孟昶致信陛下,竟敢妄称“大蜀皇帝”。” 世宗哼了一声,厉声道:“实在是无礼。” 赵匡胤:“如今那孟昶在剑门、白帝城屯驻大量兵力防守。并大量打造铁钱,强行从百姓手里征收铁器,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啊!” 璟然思忖片刻:“如今,应先断了其粮草。在下听说,西南行营都招讨使王景战事初期就一举灭其八个军营,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世宗深思一下:“不错,元朗,任命韩通为西南行营马步都虞侯。命他率部进入大散关,围凤州,分兵修筑固镇城堡,绝孟昶粮道。” 赵匡胤忙抱拳:“是。” 世宗又道:“再命王景率部包围凤州。” 赵匡胤答:“遵旨!” 世宗走到御案后,喝口茶道:“收拾了孟昶,朕要好好会一会李璟。”萧璟然道:“在下听闻这李璟生性和善柔弱,喜欢写文章,不大理朝政的,且喜欢别人阿谀奉承,周围均是溜须拍马之流。” 世宗冷笑道:“他那朝纲都乱成一锅粥了,不过因为他已经灭掉了闽国和楚国,如今此等小儿竟开始狂妄起来,想吞并天下。竟还派遣使者走了海路绕过我境,前往辽国并联合刘承钧,与他们商讨共同攻打我朝之事。” 璟然叹:“这场仗不好打啊!” 世宗眼眉一紧:“朕也知道,此次必是一场恶战啊!”赵匡胤点头不语。 御书房里沉默下来,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室外的宫人内侍也是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好久,萧璟然忽然笑了。 世宗紧着问:“你有何良策?” 璟然不急不忙,喝口茶,也不言声。他走到桌前,将自己和赵匡胤的茶杯放在一起,中间隔了约一尺的距离。 他对世宗一施礼:“陛下,赵大哥与在下的两个茶杯好似两岸,中间隔了条河,我们该如何到对岸去?” 赵匡胤一脸不解:“渡船,或是搭桥?”世宗不语,看着璟然。 璟然点头:“不错,搭桥。如今这天气越来越冷,河面都结了冰。我记得以前在家的时候,一次听哥哥说,一年他到南边做生意,淮河水位有的地方极浅,还有些地方断了流,人都可以走过去。” 世宗一摆手:“哪那么容易过去,有南唐军在那里驻守的,称为“把浅”。 赵匡胤眼一亮,他也上前一施礼:“陛下,臣得知南唐寿州监军吴廷绍认为那里太平无事,留着“把浅”是浪费军饷,已经下令停止“把浅”了。虽然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反对,但是李璟没有回应。” 世宗一听,来了精神:“你们说。” 赵匡胤道:“臣以为,璟然说的有理,恕臣直言,我军不善水战,可趁冬季枯水,于淮河之上,搭建浮桥,渡过淮河。”璟然点头。 世宗在殿内负着手来回踱步沉思,半晌,一拍御案:“好,就这么办,命门下侍郎李谷为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任庐州、寿州知州,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任副将。派遣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将率军搭桥过河,南伐!” 史载:显德二年十二月,王景率部包围凤州,韩通率兵至城固镇,阻断后蜀增援。 十二月三十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