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相负之愿成双_第十章 秋水伊人(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秋水伊人(一) (第2/2页)

微不至的呵护,庄上的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只有蓝衣视而不见。在她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男子,就是被困在广陵,困在杨溥身边的章楠。

    楚寻看着满脸期盼的蓝衣,深深的叹气:“蓝衣啊!”

    蓝衣说:“师叔,我知道,有闲庄不安全,我想把孩子送到潞州去。”

    楚寻一挑眉:“潞州?”

    蓝衣说:“对,送到佑仪那里去。”

    楚寻问:“穆家?”

    蓝衣道:“佑仪再有几个月就要跟公玉家的公子成亲了,放在她那里,会好些。”

    楚寻点点头:“好!”他犹豫了一下,对蓝衣说:“你有孕这件事,再莫让第三人知道。”

    蓝衣看了看楚寻,楚寻小声说:“徐尹!”蓝衣眼神一丝无奈,郑重的点点头。

    回到房间,蓝衣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将双手放在腹部,轻轻念:“孩儿,你要在娘的肚子里好好长大。咱们一起等着你爹来接我们好不好!”她靠在床上,鼻子一酸。

    或者是上苍感念这两人身上的负累太过沉重,于是,终于送来寒时暖,悲时喜。

    两个月前,穆佑仁给楚寻捎来了信,如今,章楠虽不能出广陵,但是杨溥准许他出宫了。有时,章楠会帮杨溥到宫外办些事,比如到各大臣府中传话什么的。

    表面上,杨溥依旧是凡事先问问徐知诰的意见,宫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会着人送到金陵徐府去,事实上,杨溥开始从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处着手,培养自己的势力。又因为有闲庄的大量宝贝不翼而飞,细枝末节都显示与徐家脱不了干系,杨溥对徐知诰恨之入骨。

    徐知诰对于自己所处的地位非常满意,不过,他也有隐忧,因为在迁都这件事情上,小皇帝竟然拒绝了。

    从战略地位来看,广陵实在不是一个要冲,不适合建都,相比之下,徐家的大本营金陵更加合适。

    而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便是,四为宰相,贵为三公的宋齐丘。宋齐丘,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南昌)人。史载,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晚年隐居九华山。

    宋齐丘宦海沉浮近五十载,很受徐知诰的赏识。天佑十五年时,徐温长子徐知训被部下朱瑾所杀,江都乱成了一锅粥。徐知诰听了宋齐丘的建议,迅速率兵直捣广陵,杀了朱瑾的全家。此后,宋齐丘成了徐知诰身边最得力的谋士,为之后徐知诰夺取南吴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这天,徐知诰请宋齐丘到广陵的府中做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齐丘佯装打量徐知诰家的客厅,咂摸咂摸嘴:“这里到底不如金陵啊!”

    徐知诰装作不经意的问:“哦?侍郎大人这是何意?”那时的宋齐丘是南吴朝廷的中书侍郎,迁右仆射,同平章事,位至宰相。

    宋齐丘道:“金陵濒江近海,乃富庶之地,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长江穿城而过,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金川萦绕其间,玄武、莫愁点缀城中…”他看了眼徐知诰,徐知诰不动声色的听着。

    宋齐丘叹道:“广陵就差的远了!”

    徐知诰嘴角含着笑:“侍郎大人这话,正伦就听不懂了。”

    宋齐丘一笑:“我的意思啊,想请大人跟主上说说,迁都金陵。”

    徐知诰抿口茶,没言语。宋齐丘道:“大人若能劝主上,迁都金陵,对大家都有益啊!”

    宋齐丘看徐知诰不言声,继续道:“伯玉为人沉稳,行事颇得大人之风,若能请主上迁都金陵,广陵这边又有伯玉镇守,对大人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伯玉就是徐知诰的长子徐景通,如今在南吴朝廷任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李璟的书法颇佳,词亦有名,与其子李煜并称“南唐二主”。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小楼吹彻玉笙寒”,流芳千古的名句。这是后话。

    徐知诰亲手为宋齐丘斟了杯酒:“侍郎大人果然深谋远虑,想的颇为周全啊。明日上朝,我跟主上提一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