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逐风寻月(四) (第2/2页)
:“若皇上也能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使社会安定,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武功兴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也并非难事。” 朱友珪冷笑道:“听起来,寻哥颇为向往旧日时光啊。” 楚寻转过头,目光如炬:“不是向往,是希望能看到这样的日子。” 朱友珪敛敛面色:“邢州为战略要地,父皇有心设保义军节度,让寻哥任邢州节度使,有自己人在这里,他放心。” 楚寻站起身,对着朱友珪深深一施礼:“在下无才无德,实在无法担此重任啊!” 朱友珪将他扶起:“担得起,有嫂夫人在,寻哥就握着千军万马呢!” 楚寻一惊:“郢王殿下什么意思?” 朱友珪笑呵呵的坐在椅上:“武功兴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皆是因了…”他眼睛直直盯着楚寻,蹦出三个字:“羁縻符!” 楚寻不解:“这个东西只是听说过,谁也未曾见过啊!” 朱友珪收回眼神,笑着说:“见过,嫂夫人见过!” 楚寻明白了,他一抱拳:“郢王殿下一定是误会了,拙棘不过一介女流,虽是李氏后裔,但女不问政,她不过是在后宫里长大的罢了,怎么会见过这个东西?” 朱友珪摇摇头:“永安公主是李儇的掌上明珠,黄巢之乱攻克洛阳,逼近长安。僖宗避难逃往蜀地,在蜀地躲避了整整4年。黄巢将长安城翻了个遍,也未寻到能号令天下的羁縻符。”楚寻满脸戒备的听朱友珪说。 朱友珪道:“文德元年,僖宗在长安宫中武德殿驾崩时,见到的最后一个人,竟然是永安公主李玥。听说,僖宗常在人面前说,若李玥是个男儿,定能安邦定国,攘外安内,重振唐威,父皇当年也亲耳听到僖宗说过,昭宗也曾经提到过,羁縻符下落不明,大约是在永安公主的手里。” 楚寻冷笑道:“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会交到她手里,不过是捕风捉影的揣测罢了!” 朱友珪阴鸷的笑:“揣测?不过,弟倒是听说,嫂夫人曾经跟寻哥说过羁縻符,也说过,这个东西若要再现于世,天下莫敢不从啊!” 楚寻一惊,他们夫妻之间的话,怎么会传到朱友珪的耳中。他语气轻松:“她不过也是在宫里的时候,听他人的闲话罢了。” 朱友珪假意叹口气:“哎,看到嫂夫人对寻哥也不是知无不言,坦诚相对啊!” 楚寻笑笑:“若真在她手里,以她的性格,是不会瞒着我的。” 朱友珪抿口茶:“父皇已经下旨了,封你邢州节度使。”他站起身往外走:“这个宅子不错的,你们一家人住在这里很宽敞呢,这会儿想必嫂夫人也得到信了。”说完,负着手,闲庭信步,信心十足的走了。 楚寻也不敢耽搁,赶紧往家赶,还未到家门口,就看见李玥急匆匆的提着剑出门。他忙走过去,李玥见到他,红着眼睛,满面怒容,直直走过来,对着楚寻提剑便刺,楚寻忙错步躲开。李玥狠狠咬着牙,一剑一剑的朝他刺过去。 楚寻急问:“玥儿,你这是做什么?”李玥一边刺一边说:“你忘恩负义,狼心狗肺,我真是瞎了眼,嫁给你这个贪图富贵,见利忘义的小人。” 楚寻懵了,他伸手夺过剑:“出什么事了?” 李玥怒气冲冲:“你这个卑鄙的小人,出卖我,我与你夫妻这么多年,怎么就没看清你的真面目。” 楚寻急了:“玥儿,出了什么事?” 李玥斥道:“你义父杀了我家的人,夺了我家的位,他已经有了天下,为何还不满足?你…”她手指着楚寻:“攀龙附凤,为了你的高官显爵,竟然用自己的女儿做筹码。” 楚寻心一紧,上前一步:“你说什么?” 李玥浑身颤抖:“方才有几个人来,说是要将渺儿带到府衙去,你已经是邢州节度使了。他们不由分说,将渺儿带走了。我问了一句,他们说,你吩咐的,让我带着羁縻符到府衙去,与渺儿团聚。” 楚寻头嗡的一声,李玥走到他面前,揪着他的衣领:“我告诉你,我女儿若有半点差池,我要你偿命。” 楚寻急道:“我没有差人过来,一切都是朱友珪捣的鬼。你在家等着,我去找他。”说完,提着剑大步转身往城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