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团子们。 (第3/4页)
历史上五儿就是成了婚跟着太后去了南巡,然后死在了路上。据说是急病。突然就没了,想治也没得治。 而这一次。五儿还是好好的。 宛宜心里很是欢喜。 榆默默带了小主子们回四爷府。 马车停在四爷府大门前,李氏带着一行人来迎接。 没办法,她们身份是长辈。 说出去只是个侍妾。 而且她们也没有资格在坏坏他们面前摆什么长辈的样子。 四阿哥就第一个不允许。 在他看来,四爷府里他最大。坏坏第二大。 你说宛宜? 四阿哥根本就没想。 他在的时候,自然是跟他一样。他不在了,不是有坏坏在嘛。额娘管着儿子,天经地义,这大不大的还用说。 所以李氏们过来迎接了。 三个小混蛋在船上早就快憋得霉了,在马车上就已经不安分了。本来其实服里面还安排了轿子。 不过被他们拒绝了。 他们三个脑袋一扭,坚决要自己下地走路。 是那种双脚踩在地面上的走路。 榆嬷嬷想他们走得现在利索了,也的确是之前箍得太紧了,所以也就答应了。 所以李氏一行人就看到马车帘子被掀开。 气的少年。 这个是谁啊? 众人疑惑。 紧接着。就见他伸手要去抱人。 然后就听到好好的声音了。 “我会自己走。” 张鹏翮的地长孙张学临挑了挑眉头,好声好气地说道:“格格当然会自己走,不过小民初来四爷府……”他的神情有些落寞。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寂寥的味道。 好好愣住了。 她还小,其实看不出来这个人怎么了。 怎么看,怎么心里不是滋味。 她有没有欺负他? 反而每次过后,总是自己憋闷。 让她拒绝吧,她又下不了决心。 好好翻了个大白眼,伸手。抬下巴:“算了,格格准许你抱我下马车。” 张学临轻轻一笑。一脸荣幸地把人抱了下来。 随后就是坏坏出来了。 坏坏同样翻了个白眼,没有让张学临抱,指挥下人摆好小凳子,自己踩着下去。虽然说吧,他有靠了张学临一下。 毕竟三岁的身子还是太小了,不然容易摔倒。 但那也是他自己走下马车的。 随后就是梅雪了,她笑了笑,没说话。 这一幕都已经有些习惯了。 另外一辆马车上就是靳辅五岁的小孙子靳琪和徐廷玺的二孙子徐文星。一个长得像金童似的,一个长得虎头虎脑,年龄一样。 坏坏过去的时候,马车里面正好一左一右跟护法似地护着暖暖。 坏坏又翻了一个白眼。 但想到阿玛私底下跟他说的话,只指挥着人把暖暖抱下来。至于另外两个人,他一个三岁的都自己下马车了,难道他们还得别人抱? 坏坏翻着白眼就走了。 榆嬷嬷看得忧心忡忡的。 自家大阿哥今个儿已经翻了好几次白眼了,这不会成习惯吧。虽说小小的一个人儿翻起白眼来让人看得也是在是有趣。 杨嬷嬷迎了过来,眼神询问榆嬷嬷。 榆嬷嬷摇摇头,示意回去再说。 “呦,这三个俊俏的小男孩是谁家的?”杨嬷嬷不问,不代表李氏不会问。这三个小孩子一看就是出身良好。 李氏这心思就动起来了。 四阿哥和宛宜不在府里的这阵子。 留下来的人自然就压不住她了。特别是德妃召见了李氏,往宫里面去了几次,回来带了不少赏赐。 有传言说德妃是非常喜欢这个长相有些像她的孙子。 一下子。李氏就觉得自己水涨船高了。 别人不敢问,她倒是敢问一问的。 榆嬷嬷笑了笑:“这都是爷请来的贵客。” 李氏眼睛亮了一下,还要说什么。 坏坏已经指挥着人,带着加上他自己一起的六个孩子进府里去了。至于李氏,他是压根一个眼神都没有过去。 李氏胸口起伏,那个激动啊。 榆嬷嬷也不说什么,只让人把箱笼往里面搬过去。这一次回来比出去多了不少东西。除了路上得来的赏赐。主子们自己购买的,那些地方官员美其名曰送给三位小主子玩耍的。还有三个“童养夫”带来的行礼。 他们是要长住京城的。 四阿哥早就话了。京城里什么都有,不需多带。 徐家、张家、靳家也都知道这个理,四阿哥那边就算缺了,康熙那边也绝对不会缺少的。大家长们话了。三家的儿媳妇们心疼早就的孩子挑挑练练,还是每个人好几口的箱子。 这么一来,量就大了。 在回京之前,宛宜已经写了信回来,让人收拾了院子。 不过当时是用坏坏的名义的。 那院子也是四阿哥给弘晖准备的,当然不是就这么一直住着,以后大一些肯定会换的。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离四阿哥的书房距离近,但是想要过去又比较麻烦。要经过好几道门。 外院的每一道门那里都是有人守着的。 四阿哥挑了这么一个地方,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这三个童养夫就是住在那里。 榆嬷嬷们把他们的箱笼都送了过去,这边早就已经收拾地干干净净了。 榆嬷嬷请了他们休息。 最为年长的张学临点头说道:“麻烦榆嬷嬷了。这边很好了。跟家里差不多。两个弟弟这里,我也会照顾一些。”顿了顿又道:“在家中学临是长子。” 未说的意思也是又了。 因为是长子,所以有不少弟弟meimei,在照顾小孩子这边也是有经验了。两个五岁的能还不能很好的理解童养夫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他们过来,是身边的一个下人都没有带过来。 当然这不是四阿哥的意思。 宛宜当时派人去都说了,每个人带四、五个下人都是以的。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个、两个、三个来的时候,都是一个人过来的。三家的下人送了行礼过来。就回去了。 看看他们舍不得,眼眶红红,因为这算是皇恩不敢当着宛宜的面哭。狠,也的确是够狠心的。 不说两个五岁的年纪小,就是大一点的张学临一下子从熟悉的家里到陌生的地方,还是一个皇子府里。 这心里面肯定会不安。 所以宛宜私底下是嘱咐过榆嬷嬷,多多看照他们三个人一些。 对于他们三个人的处境,宛宜还是知道自己大概算是罪魁祸首。要不是她当初提了什么童养夫,嗨…… 现在后悔也没有用。 而且,大概,她就算后悔也不会怎么样。 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 当时除了靳家的那个男孩,另外两家康熙没有直接点名谁过来,只是给了这么一个人选。至于到底送了谁过来,都是他们家里直接商议出来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