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色的一月 (第1/3页)
四阿哥那边不能瞒着,十三那边却仍必须瞒着。 在圣驾面前,可不得有丝毫疏忽。 四阿哥很是为难,但还是找上宛宜。 “爷不用说。”在四大爷开口前,宛宜笑着说道:“十三弟离开前嘱咐的是我,就算爷不说,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我总是要去照顾敏嫔的。”不过是一来一回罢了。“正好好好、暖暖不在家里,坏坏又要去宫里上学。皇阿玛不在京中,虽说有太子在,可爷也应该有不少事情要忙。你们都不在,我去敏嫔那边也正好说说话。”本来以前每一次进宫最不喜欢的就是去永和宫的时候,但她又不能不去。 这一次德妃不在,宛宜的压力也是小了许多。 剩下的,也就是在敏嫔面前控制好她这暴脾气,想来也应该是差不多了。 事情定下,四阿哥和宛宜就开始早出晚归的日子。 有一天,从宫里面回来。 宛宜一到堂屋,就迫不及待地靠躺在榻上,双手轻轻抚上小腹,重重地喘了一口气。 “这不是受罪嘛。瞧瞧福晋这没一回从宫里面回来,都是一股的药味。”这要是喝了多少汤药才能让别人给带了回来,杨嬷嬷越想越心疼,自家福晋可是前些日子问道一些饭菜都要呕吐的人。 这忍是听说的都忍下了,没有在宫里面丢了面子。 可每每回来,都跟大病一场似地虚脱。 “我这算得了什么。嬷嬷是没看到敏嫔的情况,那才是活受罪。”要她看,这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敏嫔已经是属于什么都吃不下的地步。基本上就是靠着人参吊着一口气。偏偏因为康熙那边才到了塞外没有多久,宫里人怕担心晦气,总得让那边热闹过去一些,到时候要死也就死了吧。 而敏嫔想必也同意清楚,她身前不得宠,更不欲因为自己的死恐有牵连到十三阿哥。因此宫人端来的药,再苦再难喝也是从来不问。自己喝不下。就让宫女灌下去。往往喝一次药就得换一次亵衣。 这真真是受罪。 宛宜虽几次被要求避开,可若是在场,真的很难做到置之不理。她没办法那么冷静,依然是个感性的人。 敏嫔喝一次药,宛宜自己也跟从药浴里面出来一样。 偏在宫里面还不能表现出来。 也只有回到府里,才是真正舒心。 杨嬷嬷叹了一口气:“福晋喝完梅子汤吧。压一压。” 宛宜点头。 杨嬷嬷又让人送了热水进来。进行每日必行的沐浴。 “红日的事情,加紧一些办吧,只能委屈她一些了。”宛宜懒洋洋地靠在沐桶边不太想动。 本来想作为第一个出嫁的丫鬟,办一个热闹一点的婚事。 但从目前来看,怕是有些难。 杨嬷嬷倒水的动作顿了一顿,随后问道:“本来就一直有在准备,这几日好像就有个好日子,府里出的嫁妆好。时间仓储一些也不算是委屈红日。” “怕是到时候我也没办法参加,嬷嬷就代表我去吧。”也没什么好讲的。要是现在不早一点完婚,到时候敏嫔……于情于理,府里都不应该有什么嫁娶喜事。 还是趁着机会早一点办了。 当然也可以再等一等。 只是既然已经定下这件事情,据说两个人都已经见了面,对对方的印象都不错。那么也就没必要再耽搁下去了。 反正在这个时代,婚前不见面什么的压根不算个事。何况红日两个人至少都是见过几次面的,对对方的一些事情也是有些了解,比之其他人已经好上很多了。 红日对着杨嬷嬷磕头谢了恩。 果然她的婚事,宛宜是看不到了。 不只是她的婚事,有关府里的事情,她也是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敏嫔的病时好时坏。 这好也不算什么好,也就是人还算是清醒的。 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只要人还没死,那人参还是跟不要钱地往宫里送。 有时候,宛宜自己看看都觉得受罪。 敏嫔这一日被灌了一大碗的人参汤下去后,却是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渐渐没什么意识了,她嘴唇张张合合,似乎在说着什么。 “胤祥,胤祥……” 宛宜鼻子一酸,出了寝殿。 那里面,她是一刻都待不住了。 “福晋。”梅雪急忙也跑了出来。 “走,我们去宁寿宫。”宛宜表情从犹豫到坚定,不过是转瞬间,然这一个决定也是折磨了她好几天。 太子从宫外走进正殿,没看到太子妃。 以往这个时候,太子妃早等在这里嘘寒问暖了。 一下子没了这么一个固定行程,太子就觉得有些不习惯。 “太子妃去哪了?” “禀太子,太子妃往宁寿宫去了,好像是太后那边有什么事情请太子妃过去商量呢。这回差不多该到那边了。”宫人不知道太子有没有吩咐,说完后就等在原地。 太子摆摆手,心里有些奇怪。 这皇阿玛不在宫里,皇玛嬷那里能有什么事情。只是很快他就没有心思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再看过一个密折后。 太子拍案怒骂:“好你个胤禔,真是一点机会都不放过。娶蒙古福晋的是老十又不是你,见着机会就去那些蒙古网页面前献媚。真是……真是丢脸。”在康熙身边安插个人或许不容易,可在同去的队伍中安排近身伺候的凭太子的地位却是易如反掌。 有关康熙离开后,周遭的一举一动每日必是被写了折子秘密送到京城里。太子白日在乾清宫那边批阅折子。夜幕后回了毓庆宫,总是要这么气一下。 他和大阿哥的关系,大概就真的是势同水火。 离开的人里面。太子着重让人盯着大阿哥,这天天看,天天气。 只可惜,今天没有太子妃在跟前。 太子的一腔怒火,无处发泄。 惨的就是屋子内的瓷器。 顿时,是摔了一地。 太子妃才回来,就被宫人们请到了太子这边。 看着一地的碎瓷片。太子妃心中了然,遣走其他人。 房门被关上。 太子妃避开碎瓷片的地方,走到太子身边:“是折子又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