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4希望 (第3/3页)
都好的这条路。 就是惜春和贾环,在看见这个女人的时候,她们也阴谋上了。没错,这个女人真的太漂亮,尤其是惜春,虽然大家都夸秦可卿生得好,在惜春眼里,这个女人更不输给秦可卿,甚至还略胜一筹。 迎春惜春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林黛玉的震撼了。看着眼前这个漂亮的女人,林黛玉的心底忽然飞快地闪过一道阴影,却又瞬间就不见了,快得让她根本就抓不住。 这位姨奶奶看过了林如海的信,又听了林招娣的安排以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点点头,然后又回了自己的院子念经去了。 而林招娣却要给自己的母亲准备衣裳首饰。首饰什么的还好说,因为林如海上次进京的时候,把那些盐商们送的首饰什么的都带回来了。钥匙也在林招娣的手上。林招娣揣度着林家给姨奶奶的份例和这位姨奶奶在林家的年数,自己和林黛玉两个给这位姨奶奶挑了相应数目的首饰。 至于衣料子什么的,林招娣也跟林黛玉一起挑好了,跟着车队一起带来了。 这么多年,林招娣终于有机会给自己的生母做衣裳首饰了,自然是用心的。就是林黛玉林祈和迎春惜春贾环贾琮几个也知趣地不去打扰林招娣,让林招娣带着丫头们给她的生母准备行李私房。 林如海需要这位姨奶奶南下镇镇那些侍妾通房,自然不希望看见一个衣衫褴褛、没有任何首饰的满是寒酸气的女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那样是镇不住那些怀了孩子的妾的。 林招娣也知道,所以,她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给她的生母准备各色物件。就是她的生母自己也知道,所以,林招娣让嬷嬷去指点自己的生母的时候,这位姨奶奶也都听了。 首饰齐全了,衣裳都是林招娣自己动手做的。她的丫头们每人做了一个荷包,就是林黛玉的丫头们也帮着做了香囊香袋宫绦扇坠儿之类的。 很快,就在林招娣见了生母的第六天,这位姨奶奶就在一众仆役之下,登上林家包下的官船去了南面。林招娣跟她的生母到底没有说什么心里话,也不知道说什么。除了身上的血,她们根本就不熟悉,也无从说起。 姨娘走了,林招娣的心情也就低落了两三天,就开始忙着准备酿葡萄酒了。 葡萄酒最要紧的是酒桶。林招娣早就定下了好多橡木桶,就为了酿葡萄酒。而在她为自己的母亲缝制衣物的时候,这些酒桶早就已经送来了,就是庄户人家的孩子们也因为林家的好伙食的诱惑下,进山给林招娣采了很多很多的野葡萄。 当然,林招娣之前就说过,葡萄要完好的,不能有破的。满满的一篓子葡萄里面如果九成都是完好的,那么交葡萄的人就能够吃rou。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只能吃rou汤了。 吃rou对于那些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寻常百姓家里哪里是每天都能够吃rou的?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一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那些孩子们都小心再小心,也不满山乱窜了,送来的葡糖也大多都是完好的。林招娣也依言,给合格的孩子做了红烧rou。当然,用的是猪rou。 猪rou是贱物,像贾家这样的人家根本看不上,他们日常吃的鸡鸭鱼rou里面的rou其实指的是牛羊rou,而猪rou是给下人们吃的。也就林招娣这个生冷不忌的,才会将猪rou端上自家的饭桌。 当然,迎春和惜春因为在林家住着,也是跟林家的人一样的吃食。而且林招娣用东坡rou的法子做的红烧rou的确好吃,就是她们两个也喜欢。 对于迎春惜春来说,吃着林招娣做的吃食,看着林招娣做事儿是个很有趣的体验。 在林家的时候,林招娣的事情不是很多,也不会做很多的家务,所以动手的时候也不多。可是在庄子上就两样了,至少这酿葡萄酒林招娣就没有让下面的人动太多的手。 当然,洗葡萄和剪葡萄是下面的丫头婆子们动手的,晾葡萄也是下面的丫头们动手的,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大多是林招娣一个人做的。捣葡萄、搁糖、密封,入酒窖,林招娣没有让下面的丫头婆子们动手。 当然,葡萄酒是林招娣自己动手的,这红苕酒就是下面的人动手了。毕竟,地瓜可不像葡萄那样轻巧。 自从庄子上开始种植红苕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就是林家的后花园里一的红苕也密密麻麻的长了三分地,更不要说庄子上这成片成片种植的,这一季就收获了上万斤。 林招娣让人把红苕洗干净了,晾干,切成了块,上锅蒸,出锅弄软弄碎、放进陶制的大缸里面,等冷却以后再撒上酒曲,然后按照酿制糯米酒的办法,等着出酒。 这红苕酒林招娣之前在家里的时候,用脸盆试过,是可以成的,不过要弄成烈酒还要过一道工序,蒸酒。换了是别的粮食,林招娣还舍不得拿来酿酒,可是这红苕就不一样,它高产啊,还不用专门留种,实在是太方便了。 就是林招娣自己也不觉期待起来。如果这烈酒酿成了,那么等过年的来年的时候就等着数银子吧。林招娣非常确信,草原上的那些部族会拿大笔大笔的银子来换烧刀子这种烈酒的。最近各地大灾,朝廷接连赈济灾民,手里的粮食的确不多,甚至还一度下了禁酒令。 可是林家酿酒用的红苕也也好、葡萄也好,都不是常规的粮食,自然也就不在这禁酒令的范围之内了。而且林招娣事先就已经打探过了今年朝廷并没有下禁酒令,这也是为什么她会把酿红苕酒的事情交给下面人做的原因。 对红苕酒抱有期待的,可不止林招娣,就是那些庄户们也很期待。虽然吃不起江南的惠泉酒,可是能吃上自己家酿的就也是一桩好事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