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2后续 (第3/3页)
说,贾敬都是不回来的。然后宁国府这里就会准备下酒席和戏班子,请荣国府的人一起过来给贾敬过生日。 可是今年却不同了,贾敬在生日前自己先回来了,还把儿子揍了一顿,又闹出了金銮殿上的事儿,所以,这以往的安排就不成了。 虽然依旧备下了酒席和戏班子,可是具体的事情却是贾敬自己安排的。以往,都是贾敬吩咐贾珍,刻印上一万份的散人,可是今年,贾敬不但让外头刊印了一万份不说,还特特地让贾珍尤氏夫妇抄了一百份。没有叫外头的戏班子,只叫家里的戏班子好生排了几出戏,酒席也是,席面都是贾敬自己定的。 换了往年,贾母不喜欢贾敬,自然是能不去就不去的。 可是偏偏今年贾敬回家了,秦可卿的事情也了结了,又是贾敬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家过生日,就是贾母想不来都不成。 虽然贾母因为辈分高,不用给贾敬磕头,可是她的儿子儿媳们都是要给贾敬磕头的,叫她心里非常不舒服,虽然贾敬也依礼给她行礼了,还将上面的位子让给了她和贾代儒夫妇,贾母的心里还是不舒服的。 到了宴席的时候,贾母看了看下面坐着的一溜儿的孙子孙女孙媳妇,道:“我平生最得意的重孙媳妇当属蓉儿媳妇,生得风流灵巧不说,就是那做派,在京里这么多的人家里面也是不多见的。只是今儿个好歹也是她祖父的寿辰,这么不见他们夫妻两个。” 尤氏道:“老太太,蓉儿在南面,也不容易,他年纪小,做事也毛躁,不够稳妥,有他媳妇照看着,我们也放心,就是父亲也说,让蓉儿媳妇在南面好生伺候这蓉儿,莫要让蓉儿胡闹才好。” 贾母道:“胡说!蓉儿小小年纪又能够学坏到哪里去?他年纪小,正该好生见见世面才是。你也别太听你公公的,把个好好的公子哥儿拘在家里。” 惜春在边上听了,道:“老太太,二哥哥的年纪也不小了,也不能拘在内宅呢。” 贾母道:“四丫头,你二哥哥跟蓉儿可不一样。蓉儿已经成家了,是大人了,自然要放养。宝玉还小呢,身边也没个妥当人,自然是我这个老婆子多照应些个。” 此言一出,惜春就不舒服了,而坐在角落里的贾环贾琮两个则乘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做鬼脸。 按照规矩,小孩子,无论男女,只要没有满七岁,就要在女性长辈们跟前的。可是贾环贾琮两个都是庶出,也不敢来贾母跟前讨人嫌。他们的年纪也小,还不到去外头男人们的宴席的年纪,这里头的女眷贾母打头第一个就表示不喜欢他们这两个庶出的在她面前晃荡。 可是贾敬是什么人哪? 在贾敬的眼里,贾母就是在尊贵、辈分再高又怎么样?不过是个嫁进来的外姓女子,终究是个外人,而贾环贾琮到底是他们贾家的正经男丁。所以才会有了这次的安排。 贾母也看见了下面在做鬼脸的贾环贾琮两个,心里非常不高兴,她端着脸,看看尤氏又看看贾环贾琮,看得尤氏心里直发酥,这才道:“珍哥儿媳妇,你也太不妥当了,怎么随便什么人都往这屋里放呢?” 尤氏赔笑道:“老太太,侄孙媳妇儿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还请老太太示下。” 贾母道:“我记得这屋里都是我们家里的女眷,怎么到让两个皮小子进了屋子?宝玉也在外头呢。” 尤氏一愣,继而笑道:“老太太,这位子是我们老爷排的。当初侄孙媳妇看到这位子的时候也跟我老爷提过,可是我们老爷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宝兄弟也十岁,过了年就是十一岁,都是半个大人了,不能老在内宅厮混,所以就把宝兄弟的位置安排在了前面。至于环儿和琮兄弟,今年都才六岁,还不到讲究这个的时候,所以老爷就把环儿和琮兄弟安排到了老太太跟前。” 贾母听了心里直冒火。 在她心里,贾宝玉是个有来历的,自然是要花大力气笼络住的,可是贾环和贾琮都是庶出的,哪里值得她费神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她对这两个庶出的孙子都是不闻不问的。荣国府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个,所以从来都不让贾环贾琮两个来她跟前讨她的嫌。就是以往的贾珍和尤氏都不敢这么做,却没有想到今日里被贾敬给膈应了。 可是听领了这话最难受的不是别人,正是薛宝钗。 她到底也是个大姑娘了,也学过礼仪,知道廉耻,更知道自己往日里跟贾宝玉混在一起已经出格了。只是如今她们薛家已经式微,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样。如果现在不好好地抓紧了贾宝玉,她只怕就真的只能嫁给商贩走卒之流了。 以薛宝钗的人品和自傲,又怎么会愿意? 邢夫人看看贾母,又看看王夫人,再看看薛宝钗,心里也暗笑,脸上倒是一派和气,道:“是起来我也有些日子没有看到环儿了,好孩子,你过来让我瞧瞧。” 贾环果然起来了,贾琮也跟着起来。这兄弟两个过来给贾母磕了头,又给太太们请安,给嫂子和jiejie们请安,这才挨近邢夫人。 邢夫人一边搂了一个,又仔仔细细地看过贾环,这才道:“果然长了好些。你得了闲儿也别都闷在屋子里,也来给你大老爷请个安。自从这边的大老爷整顿了家学以后,你大老爷就说呢,回头让你们跟着一起读书去。也比每日里这样天天玩耍荒废了时光来得好。” 贾母刚要回答,尤氏便借口道:“可不是,我们老爷也是这么说的。只是我们东府人丁单薄,除了蓉儿就只有蔷哥儿了。环儿和琮兄弟来了,他们兄弟们也正好搭个伴儿。” 邢夫人道:“那感情好。珠儿媳妇,我记得兰儿也到了年纪了吧,你也该跟你们老爷说说,让兰儿去家学里读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