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炮灰生涯_150细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0细犬 (第3/4页)

额外的进项。就是今日贾母这样重要的日子,她们除了双份的月钱和几样吃食以外就别无他物了。林招娣给的赏钱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毕竟,荣国府里的仆役有千余人,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在上头的主子们跟前露脸的。

    这几个婆子千恩万谢地走了,梨香院的大门也很快地就关上了。

    虽然是新年,但是功课也不能丢。

    林祈不用人提醒,就会东厢房里读书去了。贾环和贾琮更是早就到了,连书都读了好几遍,此时此刻正在抄书练字呢。

    林招娣跟林黛玉两个,目送林祈进了东厢房,这才抱着弟弟们回了上房。林祈是林家的嫡长子,但是多子多孙才是家族兴旺的基础。关于这一点,无论是林招娣还是林黛玉,都非常清楚。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们才如此坚持。坚持自己照顾弟弟们,也坚定地守护着弟弟们。

    这是作为女儿的责任。守护家族,在家的时候守护自己的家人,出嫁以后守护自己的婚姻。

    也只有真正接受过闺阁教养的姑娘才会知道这里面的艰辛。

    不是跟薛宝钗那样百般算计就够了,不是跟史湘云那样终日玩乐就够了。

    女孩子们为了守护家族而做的功课不会比男孩子们为了前程而做的功课少。女子为了守护家族而付出的努力也不会比男子为了振兴家族而付出的努力少。

    天天玩乐就可以守护家族振兴家族?

    别开玩笑了。

    梨香院里鄙视贾家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就是在这里做杂役的人,经过林家人的熏陶以后。这眼界就跟别人不一样。就好比后罩房里,就有几个小丫头,清洗打扫了以后,就在屋子里弄了个火盆,一面烤火。一面说话。

    一个穿着青色棉袄的小丫头道:“我说莲花儿,你不要吃这个了成不成。昨儿个你倒是吃了一肚子的红苕,晚上的时候可没把我熏着了。”

    莲花儿道:“我说杏子。你也别拿乔了。下气通怎么了?你还没有这个福气呢。要我说,像我们现在这样,吃得饱睡得好,那就是有福的。”

    杏子没法子,道:“红枣,你怎么不说话。”

    正在补袜子的红枣道:“这有什么好争的。有这个时间争这个,我还不如多做点事儿呢。”

    莲花儿道:“我说红枣,如今在吃东西的时候。你别补袜子成不?你做哪样不成啊?非要补袜子。”

    “什么时候我们的莲花儿也讲究起这个来了?我还以为你不会在乎这些的呢。”

    “只要不要妨碍到我填饱肚子就成。”莲花儿说着将火盆里的红苕又翻动了一下,道:“那么大概不知道吧,这红苕眼下就只有林姑娘家有呢。别的人家可没有这玩意儿。”

    “你胡说什么呀。我们荣国府家大业大。哪里会少了这个?”

    “那你可吃过红苕没有?”

    杏子摇摇头。

    莲花儿道:“我就知道。你们大概不知道了吧?没错,这红苕早在数年以前就有了,可是那都是吃不饱饭的老百姓在饥荒之年用来裹腹的玩意儿。但凡有几个闲钱的人家都不会去吃这玩意儿。因为吃了会不雅。”

    “知道你还吃?”

    “我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你们知道没?林大姑娘让人在自己家的庄子上种了很多很多的红苕呢。”

    “真的假的?这红苕一不能当做主食,二不能用来缴纳赋税。林大姑娘种那么多的红苕做什么?”

    红枣道:“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没错,你是这荣国府的家生子儿,家里也疼你,大概没有让你吃过什么苦,所以你才不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儿。可是我们都是外头来的,都是家里活不下去才卖了我们的。在饥荒之年,我们连泥巴也吃。我大弟弟就是因为吃多了观音土,才被活生生地撑死的。红苕虽然贱,对于灾荒之年,家里没有一粒米粮的人家来说,那就是救命的宝贝。”

    莲花儿道:“是啊是啊。可惜,这红苕是外藩来的,我们中原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了。”

    杏子道:“什么呀。你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么?就是家里种了红苕又怎么样?如果不能用来缴纳赋税,照样还不得背井离乡?就是灾荒之年,朝廷的免税之类的优惠也不一定能够落到百姓的头上。”

    莲花儿和红枣都连连点头:“这倒是。”

    “我奇怪的是,林大姑娘为什么让自己家的庄子种这个。虽然这东西是能够饱肚子,可是当不得下气通啊?不要说姑娘们了,就是上面的jiejie们也一样不愿意多吃,就怕人前不雅,让人笑话了去。上面的jiejie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更上头的主子们了。这红苕既然不会中大多数人的意,又不能用来织布,更不能用来缴税。林大姑娘还种那么多做什么?”

    莲花儿道:“还不是为了节省点粮食?我听说,林大姑娘家的庄子上种的红苕都进了那些修水利的河工的肚子了。他们做的都是重活,自然这饭量就大了。换了别的粮食,只怕要不少银钱。倒是这红苕,一亩地少说一季也能收个一两千斤,可是四五倍与稻子麦子的产量呢。稻子麦子去了壳儿,也就去了差不多一半儿。可是红苕的壳薄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红苕给河工们做口粮,省了好多好多的地呢。”

    “这话倒是说得通。”

    “对了,莲花儿你这红苕是哪里来的?”

    “自七八xs嫂子要的啊。反正府里给这梨香院准备的东西哪次不是缺这个缺哪个的?林大姑娘林姑娘哪次来我们府里不是要自己准备一堆东西的?这次林大姑娘林姑娘过来。下面就准备了两篓子的红苕,说是做储备粮来着。结果没有用上。你们也知道我的,最是喜欢吃了。听文嫂子说这红苕烤起来味道不错,那我就问文嫂子要了。”

    “可是这红苕不是给上面准备的么?你动了不要紧么?”

    “文嫂子说不要紧的。因为即便算上在家的时候,林大姑娘也不过吃了三回红苕。而且每次都不多。只要留个三五个就够使唤了。”

    “这些红苕也是下面送来的租子么?”

    “才不是呢。听说林大姑娘在自己家的后花园子里面也种了小半亩的红苕。结果种的太多了,怎么都吃不完。而且红苕长得也快,才挖了一片。没了两个月的功夫,又长成了一片。到现在,林大姑娘都已经酿了很多的红苕酒了呢。”

    “如果这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跟着林家做事的那些河工们就有福了。不是每次都能够遇见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