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炮灰生涯_178中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8中招 (第4/4页)

话,直接去了贾宝玉的屋里,对着贾宝玉的脸叽里咕噜地念了一阵子,这才起身。而贾母和王夫人也担心贾宝玉,听说马道婆来了。也赶紧过来。

    见马道婆终于好了,贾母赶紧问道:“这可有关隘?”

    其实马道婆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却不知道贾宝玉的毛病到底是哪里来的。不过,看着贾宝玉的样子,她也知道。跟有些女眷们对花粉不便宜的样子有些像,只是人家女眷跟花粉不便宜的样子没有贾宝玉这样严重罢了。

    因此马道婆就道:“祖宗老菩萨那里知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得空便拧他一下,或掐他一下,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或走着推他一跤,所以往往的那些大家子孙多有长不大的。”

    贾母听如此说。便赶着问:“这有什么佛法解释没有呢?”

    马道婆道:“这个容易,只是替他多作些因果善事也就罢了。再者,那经上还说。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专管照耀阴暗邪祟,若有善男子善女子虔心供奉者。可以永佑儿孙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撞客之灾。”

    贾母道:“倒不知怎么个供奉这位菩萨?”

    马道婆道:“也不值些什么,不过除香烛供养之外,一天多添几斤香油,点上个大海灯.这海灯,便是菩萨现身法像,昼夜不敢息的。”

    贾母道:“一天一夜也得多少油?明白告诉我,我也好作这件功德的。”

    马道婆听如此说,便笑道:“这也不拘,随施主菩萨们随心愿舍罢了。象我们庙里,就有好几处的王妃诰命供奉的:南安郡王府里的太妃,他许的多,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那海灯也只比缸略小些,锦田侯的诰命次一等,一天不过二十四斤油,再还有几家也有五斤的,三斤的,一斤的,都不拘数。那小家子穷人家舍不起这些,就是四两半斤,也少不得替他点。”

    贾母听了,点头思忖。

    马道婆又道:“还有一件,若是为父母尊亲长上的,多舍些不妨,若是象老祖宗如今为宝玉,若舍多了倒不好,还怕哥儿禁不起,倒折了福。也不当家花花的,要舍,大则七斤,小则五斤,也就是了。”

    贾母说:“既是这样说,你便一日五斤合准了,每月打趸来关了去。”

    马道婆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

    贾母又命人来吩咐:“以后大凡宝玉出门的日子,拿几串钱交给他的小子们带着,遇见僧道穷苦人好舍。”

    王夫人在边上听见马道婆这样说,心里也有些没有底。她还记挂着皇太子和诸位皇子皇孙们经常去林家的庄子上的事儿呢。如果贾宝玉不快点好起来,误了跟贵人的事儿可怎么办?这这件事情上王夫人可比别人着急呢。

    “到底宝玉什么时候能够好起来呢?”

    马道婆看了看王夫人,心念一转,道:“太太也太着急了。这事儿只怕没有这么好说呢。”

    王夫人道:“你是宝玉的干娘,又是个有道行的,怎么就看不出来么?”

    马道婆道:“难那。哥儿头上似乎被什么给罩住了,看不大清楚。还请太太告知哥儿这些日子碰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没有,或者是去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

    王夫人道:“宝玉挨了打以后,就在屋里躺着,连房门都不曾出去过,又哪里会去别的地方。至于特别的东西,就昨儿个他两个表妹送来了几个果子。这个算不算?”

    “什么果子?”

    “叫做庵波罗果。”

    马道婆立即道:“可是天竺来的?”

    “你听说过?”

    “这名儿听着有些像那边的。怕是吃了这果子的人不少,就哥儿一个人出了事儿吧?”马道婆见王夫人点头了,心中更加得意,道:“太太您也别多心,这果子既然是天竺来的,自然是与佛有缘的。别人还犹可,不过是凡夫俗子,吃了也就吃了。可是哥儿却是有来历的,原来是天上下来的,自然跟西天有个关隘。因此别人吃的无事的东西,哥儿是了反而闹出了大事儿。不妨事儿,在药王菩萨跟前在供奉上就好了。”

    王夫人急道:“需要多少银钱?”

    马道婆道:“银钱是小事,只是这时日就不好说了。还要看哥儿的来历呢。哥儿从前跟天庭的瓜葛越深,只怕这样子的时日越长。我看少不了要七七四十九天的。”

    王夫人听了,心都凉了。

    七七四十九天。只怕都已经入冬了。这地里还有什么东西不成?那个时候太子也好,皇子皇孙也好,还不都在宫里不出来了?哪里会去林家的庄子?自己的儿子又如何来一场偶遇?又如何攀上那登天梯?

    王夫人的心思,贾母又怎么不会懂?

    贾宝玉得了上面的人的眼,得好处的人可不止贾宝玉一个,如果上面真的对贾宝玉青眼有加,那么贾宝玉的父亲贾政第一个就会进入上面的人的眼睛。那个时候,再略略运作一下,贾政要升官的事儿,还不是容易得很?

    贾母可是比任何人都盼着贾政升官呢。

    当初,贾政由实职的工部主事成为了现在的虚衔的工部员外郎的时候,贾政的委屈和黯然神伤,贾母都看在眼里。这个儿子从小到大都是在贾母的跟前大的,贾母又如何不知道儿子的难过?加上又有流言说贾政无能,读书读书不行、做事做事不行,偏偏是恩荫的,赶又赶不走,别的部里也不欢迎他,这才有了让他升职,放在边上供着的事儿。

    那个流言一出,贾政就不再去部里了,天天在家里借酒浇愁,直到有清客来投,借着每日饮酒赏花吟诗作画,贾政才慢慢地好起来。

    对于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贾母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极好的,缺的只是那么一点子的运道而已。而贾宝玉就是自己儿子的运道。

    贾母也道:“真的不成么?”

    马道婆:“祖宗老菩萨,这事儿真的急不来的。”

    贾母听了,也只得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