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2命运 (第2/3页)
不会给她做主,赵姨娘又做不了这个主,她除了讨好贾母,居然别无出路。 探春不比薛宝钗,是薛家唯一的姑娘,又是嫡出,薛家所有的可以为女孩子动用的资源都是薛宝钗的。更有一个嫡亲的舅舅王子腾能够为她做主。探春有的资源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就是贾元春和贾宝玉都顺顺利利的,王夫人也不一定想起她来。至于王子腾,有重大是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儿需要他提携呢,还轮不到探春去占一个窝儿。 不过,探春的年纪要小一点,不比薛宝钗,已经到了看人家的年纪。 这两年来,薛宝钗在这荣国府里自觉付出了许多,可是得到的回报,几乎没有。无论是相貌还是才学,薛宝钗自认不比这荣国府里的小姐,比方说之前还在这荣国府里的迎春,还有探春之流差,就是接受了一定程度的闺阁教养的史湘云也比不过她。可是偏偏自己样貌比这里的姑娘出色、才学比这里的姑娘出色,管家的本事也不弱,大面儿上的规矩也不差,就是因为出身,成了自己出人头地的最大的障碍。 可以说,薛宝钗真的是非常非常地憋屈,也是非常非常低不甘心的。 不要说说亲了,自打来了这里,就跟坐了牢似的,连这荣国府的大门都出不去。原以为这里到底是国公府邸,逢年过节的,也该有人来登门作客的。可是冷眼看去,堂堂国公府邸居然门可罗雀。 薛宝钗其实自己是知道的,就是因为这荣国府里尊卑不分,别人才会如此轻慢;就是因为这老太太不在乎男女大防,别人才会如此鄙视;就是因为这二房上上下下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比尔才会如此提防。 可是如今薛家到底是依附着贾家的,王子腾的名头的确好听,可是王子腾不在京里也是事实。天高皇帝远,薛宝钗完全借不上自己那位高官舅舅的力。眼看着自己的年纪一天天的大了,薛宝钗的心里也着急了。 从贾母的院子里出来,又去贾宝玉的屋里坐了坐,跟那些丫头们说了两句话,薛宝钗这才回去了。 踏着夕阳的余晖。 荣禧堂东北角的小院儿里,借口身体不适的薛姨妈早早地就在门边等着了,听见院门口有响动,就不时地出来张望一二。见到女儿扶着丫头的手跨过了门槛,薛姨妈终于出了房门。 “怎么样?今天老太太那里可有什么新闻没有?” “跟哥哥那边不相干,也没有舅舅那边的消息。老太太不过是嫌跟前不够热闹,这才闹着大太太,要大老爷大太太搬回来。” “那也就是说,二姑娘和琏二、凤哥儿都要搬回来了?” “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凤丫头过来,没说让二丫头也跟着一起回来。” 薛姨妈也皱起了眉头:“老太太真是这样说的?可是二丫头也是大房的骨rou,明年又正好是大选之年,老太太怎么就这样舍了二丫头?” “妈,这你也不是不知道,二丫头的性子可不适合进宫呢。” “她适不适合不知道,有的人啊,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我们宝丫头样样都好,缺久缺在这运道上。不然,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说着薛姨妈就抹起了眼泪,慌得薛宝钗赶紧道:“妈,你可别这样。都是我不是,不该惹您伤心。” 薛姨妈道:“怎么是你的不是呢?你有什么错儿?如果不是我没有管好你哥哥,如果不是我做事儿不周全,你也不会被抹了进宫的资格。如今我们住在这府里,除了这边的人,连我们薛家自己的亲戚都不曾见过。不然,我们宝钗这样好的女儿,早就有了人家了。” 薛宝钗道:“妈,你又来了。我们不是说好的不说这个的嘛。” “可是眼看着你的年纪一天天地大了,却连个相看的人都没有,叫我怎么不担心?” 薛宝钗一面扶着母亲往里屋走,一面道:“妈,你也是知道的,我们薛家,除了跟这荣国府里有些关系的,别的亲戚也都是些商人之家。这商人之家又有什么好的?我就是吃了这身份上的亏,我可不希望我的子孙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商人之家三代不可参加科举。如果我进了那些商人之家,只怕这辈子都没有珠冠霞帔的那一天了。” 薛姨妈拍拍薛宝钗的手,道:“你以为那一身的披挂是那么容易得的么?” “怎么不容易了?如果真的就那么难,那林家的两个丫头怎么就穿上了呢?她们才多大?” 薛姨妈赶紧拉了拉女儿,又看了看四周,这才道:“你胡说什么呢?这林家的事儿,我们不也一样清楚么?林家两个丫头的确是走运,可这是人家祖上积德,换了你,你做不做得到?” “我……” 薛宝钗的嘴里才吐出了一个字就偃旗息鼓了。 她也知道,自前朝开始,这百越之地就是朝廷的属国了,或者更久远一点,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原就跟百越之地打交道了。可是这近两千年来,都没有人想到百越之地居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物,更没有人说在中原各地引种,解决中原的饥荒问题。这千百年来,也就这林家人想到了而已。就跟着水稻一样,自前宋就引进了占城稻,可是想到一年种两季的还是林家人。 光这两个功劳,林家就当得起百姓们的长生牌位和生祠。 就是薛宝钗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一心想攀高枝儿、想改变自己的身份的人,跟大多数的姑娘一样,把自己的婚姻当作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重要手段。要她下地,伺候那些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田地,薛宝钗自认做不到。 薛宝钗也曾经听说过,林家的宅子里有一个专门的园子,就是用来种植各种作物的。薛宝钗还听说过,林家人把伺候地里的事情当作每日里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做,还把它称为“拙政”,甚至家里的姑娘也会拿个锄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