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旧友 (第2/3页)
“嫂子说了,三天后去家里。”林滟说了这句话之后,便靠了车壁,闭了眼睛。她想到刚刚贾敏的话,心中五味杂陈。未嫁之时,她天天看贾敏这个嫂子不顺眼,总觉得林家后来遭遇的一切都是因为她。想不到,出嫁之后,关键时刻站出来替她出头的,居然是这个她看不上的嫂子。 宣诚见林滟神色淡淡的,也不理他,到觉得她这样子比之前贤惠的模样要更可人些。他凑近了些,拉了林滟的手:“今儿回去,就叫个人牙子来,把素月几个卖了吧。” 林滟闻言睁眼看他,“兰香、梅香两个可是太太的赏的?” “她们心大了,再留着不妥,一并卖了,母亲哪里我去说。”宣诚被林如海忽悠的,已经相信了宁王萧谨是特别重规矩的人,而且非常看中人的品性,唯有高洁者才能得其好感。 宣诚自己也知道林如海跟他说的话有水份,可他还必须得听,盖因他们家与宁王之前还有点小摩擦。他可不想等宁王登基之后,自己也跟老爹似的,半点靠不上皇帝身前。而想要争取萧谨的好感,从林如海这边走是稳妥的,他们本来就是姻亲么。本着这个思想,哪怕明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他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林如海送走两人,回房还跟贾敏抱怨,“那丫头之前给你惹了多少事儿,怎么还管着她。” 贾敏道:“我也不是为她,我是为咱们的女儿。林滟嫁出去,被婆家欺负,咱们不出头,将来就有人敢这么对咱们女儿。” 林如海:==闺女还没影儿呢,连将来嫁人的事儿都想好了,是不有点意识太超前! 纵使时间紧张,贾敏还是去了一趟平南侯府,先给平南侯夫人见了礼,又坐着说了会话,才往林滟屋里来。这回再一进林滟的屋子,她都觉得清爽不少。再一看林滟身边伺候的人,皆作少女装束,连之前的陪嫁丫头都不见了。 林滟淡淡的笑道:“我想着她们年纪也大了,便放出去嫁人,以后再回来伺候。” 贾敏这回并未多言,她走这一趟更多是来给平南侯家的几人提个醒儿,别看我们走了,可我朋友多,敢再亏待林家女子,呵呵…… 贾敏走之前,林滟郑重行了个大礼,“多谢嫂子费心。”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是夫君的meimei,也就是我的meimei,这都是应该的。”贾敏浅笑盈盈,声音轻悦柔和,说不出的好听:“只是现下你婆婆和你夫君的目光都在宁王身上,碍于你哥哥与宁王殿下交好,这才让了一步。可我们也不能太过份,也只能帮到这里了,后面的日子该怎么过,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林滟正容道:“放心。”她对丈夫没了期待,去了感情,自然能做好贤惠大度的正妻。他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么,只是除了我生的孩子,你这辈子别想再有别的孩子。 “你想明白就好。”贾敏叹了口气,再看了云淡风轻的林滟一眼,转身走了。 林如海上任,这次是举家搬迁,收拾的行礼那个多,再加上袁老头这位先生,足足雇了五条船才将将装下。贾敏对着一个个罐子发愁,“这些路菜可怎么办,够咱们吃一年的了。”所谓路菜,就是那些不容易腐败的菜,装入坛中,专门用于出行的路上用的。 这年头,给人践行,都爱送些路菜。贾敏之前让人做了许多,再加上宁王、杨泽他们的送的,贾家送的,史家送的,还有东、南、西、北四郡王的世子妃,反正跟夫妻两人要好的,送的东西里都有路菜。也不怪贾敏发愁,这些路菜只是不容易坏,长时间不吃的话,肯定也得扔了。 林如海一挥手,“拿去给船家他们用么。” “可以。” 走水路从神都到姑苏,足足走了差不多一个月,实在是林如海晕船晕得厉害,走走停停的,终于到了地方。他头一个蹦下船,只觉得自己站在平地上,好像还在船上似的晃悠。 江南道的监察御史衙门设在故苏,早有人知道新任长官最近要到,便天天去码头上等着,这一日终于接到了人。连忙上前行礼问好,又要帮着林家下人搬东西,被林如海叫住了,问了一些公事。之前打发来姑苏的下人们,已抬了轿过来,自有人去请袁老头和贾敏下船。 林如海留了大管家看着东西,自己先行一步,把他老师和他媳妇、儿子,先一步送回林家去了。林家祖籍姑苏,如今姑苏城内还有一府老宅,林如海这次到江南上任,就打算住在老宅里。他接了旨意之后,贾敏就先打发人来修缮一下宅子,好让他们到的时候有个地方住。 林如海到任之后,有许多人来请,两江的总督、江南的巡抚,并他的一众手下,再就是甄家。他去周旋了一圈,再到衙门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他坐在衙门里,突然发现自己对本职工作了解的还不算透彻呢,对江南官场还没有个大概的认识,尼玛,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贾敏也才收拾好家里,累得歪在床上懒得动。相比林如海的忙碌,贾敏这里要轻松许多,因为许多官夫人都只送了贴子和礼物过来,皆说他们才到,家里事务烦杂,等料理清静了再过来拜访。就算是这样,贾敏还是忙了足有一个月,才把方方面面粗略的安顿好了。 既到了江南,自然就要查一下江南的产业,收拾完了屋子之后,贾敏又跟帐册死磕,再加上不时有人下贴子请人,或是登门拜访,她这回的工作,拖得时间更久。 众人皆以为林如海受启祥帝重用,到了江南肯定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新上任的三把火,肯定得烧得足足的。为了这个,他们可是咬了牙,打算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放出来,由着他去参、去告,可林如海的表现,完全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他稳坐监察御史的衙门里,天天翻看以前的卷宗,看腻了之后,又带着人满姑苏的转,让大家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林如海的心思其时很好猜,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