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东城鬼宅 (第1/2页)
贾政很郁闷。 他和贾赦不同。 还是那句话,某种程度上,京城里没秘密。 昨儿下午,莲花寺发生的事情,大概情况,京城里该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 也就是这个“大概”,让无数人选错了方向。 被藏起来的那部分才是关键。 可惜,贾赦这样的,只看到很浅的表面,愿意随大溜。 早上,弹劾林岳他们的奏章连谋害皇嗣、心怀二志的罪名都安上了,虽然皇帝没当场降罪,可是脸色阴得那样,仍旧让很多对林岳心存巴结的人后悔不已。 再看到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物加入到踩林派,联想到花天酒地时听说的“内幕消息”,贾赦第一个想法就是赶紧和姓林的划清界线。有钱难买后悔药!早知道不送扬州瘦马了!那两个花了三千多银子不说,自己还没到手呢…… 贾赦自己决定不去林家贺寿,还不让贾政去。免得贾家受牵连。 贾政不同意他哥的做法。贾政最推崇过世的妹夫林海,对林岳的很多做法虽说不理解、不支持,但他欣赏林岳的博学多才,敬佩林岳为人,极愿意与其结交。 如今又存了别样的心思,那就是贾宝玉的问题。他想的却不是宝黛婚事,而是贾宝玉的出路。 贾政是正统文人。一直希望贾宝玉能像死去的长子贾珠那样,从举业进仕途,继承“天恩祖德”,将家业发扬光大。自从金钏、蒋玉菡一事之后,贾政已绝了这个念头,心知贾宝玉绝非此路中人。他看林岳本人满腹才华不说,林岳的朋友们大多不是举业出身,却各有所长,俱是于国于民有用之人,又对贾宝玉有了新希望,盼他走上另一条报国兴家之路。故而贾政极力促成贾宝玉与林岳多接触。 贾政不认同弹劾林岳那些人说的话,和贾赦产生了争执。俩人一争大半天,贾赦端出兄长的架子,历数多少高官显贵看不上林岳那帮人,让贾政不要惹祸上身,带累全家。贾政不好违逆兄长,却也没答应不去林家。贾赦一怒之下找人喝酒乐和去了。 贾政准备出门赴宴,让人去叫贾宝玉、贾环,想起黛玉来,又让人叫探春,自己的孩子他做得主。 谁知他托大了。去叫的人迟迟不回,气得贾政连着催了好几起,还不见人来。贾政觉出不对,大怒,命贴身的人再去叫,方叫来了。 贾政无暇理会其中的猫腻,带了三个子女出门急急的去了。因此他比唐果晚到一刻。 黛玉接了探春进来,与湘云、霜儿介绍了,便有太监传话,唐佳淑仪请表小姐引见舒舒觉罗、史、贾三位姑娘。 唐果自然是想瞧瞧这些“金钗”都是啥模样品格了。既然遇上了,不见多浪费机会。 黛玉领了她们三个,到正堂上去拜见唐果。 唐果请她们坐了,依次端详一遍。除了舒舒觉罗.霜儿十四五岁大些之外,湘云、探春皆是十一、二岁,比黛玉还要小些。 唐果素来平和爽朗,加之有黛玉在,大家并没太拘谨,聊得还算热络。 唐果很喜欢霜儿和湘云。霜儿自幼习武,英姿飒爽,读书不及黛玉三人多,却出言吐语自成风格,颇有侠气。 湘云和她性格气质相近,多了份娇憨文雅,少了份英气。 探春相对小心翼翼一点儿,不过并非扭捏作态之辈,只是顾虑更多些。唐果估计和她的身份地位有关。 交浅不能言深。 聊了一会儿,黛玉请大家入席。 若是只有黛玉一个,唐果肯定懒得入这个席,坐在一处吃顿得了,既然有外人,大家就坐席吧。唐果有言在先,吃饭就是吃饭,大家别来那套虚客气,不然她吃不下。 那四位都笑,应下了。 唐果满意。嗯!这就好。 史湘云三位开始还拘束,后来见唐果说到做到,自己坐在首席吃得开开心心,也都放开许多。 后宅气氛和煦,前边总体气氛也不错。 今儿来的,本就是站在这一边儿的,唐果到了之后,他们更放心了。大家该怎样怎样,喝酒吃菜,高谈阔论。林岳没请戏班子,知交好友聚聚,懒得摆那虚谱。戏都是听烂的了,不如大家说话自在。 不自在的只有贾宝玉和贾环。 贾宝玉的不自在一如既往,与这些经济之人应酬他不喜欢。 贾环的不自在是另一种。他心里觉着奇怪。林二叔对他和宝玉一视同仁,以前是,一直都是。这可是他没得过的待遇,他觉得不安。 再者,陪他们这一班小弟兄的是林岳那两个学生,沈千山和富察.肃宁。 贾环所在这一席除了贾家两个,就是戴家两个、史家三个、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