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六章,云涌(十六) (第5/5页)
?” 心里忧愁的齐文昊又心忧岳母的病,他也觉得不大可能,不过再出来安慰端慧也是必要的。打马往岳父家里去,在门上下了马,齐文昊匆匆往里面来。 熟门熟路进来,齐文昊只想着这事情可怎么办,还来不及想岳父和舅兄们见到自己脸色会是如何。耳边一道劲风闪过,再听到“嘭”地一声,一个皮球踢过来,重重地砸在身旁一株树上。 那株树粗如碗口,也被这皮球砸的摇晃几下,落下一些树叶来。一个小厮跑过来捡起皮球送回去,十几步外站的是胖倌儿,他用手臂挟着刚送过来皮球,叉着腰气势汹汹地看着齐文昊。 这才想起来舅兄们会是什么表情的齐文昊对着胖倌儿走过来,勉强笑道:“胖倌儿,文昊哥哥来接你jiejie。” “你站住,”胖倌儿举起来皮球还要砸他,一面怒气冲冲的道:“胖倌儿现在,不和你好了。”然后对着齐文昊亮一亮胖拳头:“不许你进门,你要看我jiejie,先过我这一关。” 齐文昊觉得心中酸楚,胖倌儿都这样,岳父和舅兄们一定是更不客气,可是再不客气,齐文昊也要见端慧。 “胖倌儿,你让开,我是你姐夫,我接你jiejie是应该的。”齐文昊看着胖倌儿身边的小厮:“你们要是懂事的,把小王爷拉回去。不然我回过岳母,一定责罚你们。” 小厮们却是拉不动胖倌儿,只能对着胖倌儿好劝,齐文昊已经明白,不是岳父和舅兄让胖倌儿在这里拦自己,这是胖倌儿的私意。胖倌儿一定认为是自己欺负了端慧,齐文昊这样想着,心里是格外的难受。 二门上胖倌儿把姐夫堵在门外不让他进来,小厮们要不拦着,胖倌儿要过来打齐文昊。心里难过的齐文昊无心与胖倌儿计较,看着他和他自己的小厮们在争闹,心灰意冷的小侯爷在这秋风里,觉得有如寒冬。 “胖倌儿,住手!”毅将军赶过来,虽然是冷面冷眼,却喝止了胖倌儿,对齐文昊道:“随我来。”跟在后面走的齐文昊跟在后面只是叹气,毅将军和胖倌儿头也没有回,带着齐文昊进到房中来,朱宣和儿子们都在这里。 这里却没有端慧在。朱宣看着女婿在面前行礼,再问岳母的病。这才淡淡道:“前几天夜里贪凉,我只说歇两天就好了,不想这就病重起来,又说心口只是疼。你一会儿进去看看去。” “岳父,”齐文昊垂头丧气,想对着岳父解释一下,这一个房里的人都是冷着脸,象是这事情自己是罪魁祸首一样,齐文昊还没有来得及说。听到岳父又开口了, “你来的正好,我正有话和你说,你岳母思家,越往后京里越寒冷,她其实是一直住不惯。我们是订好行程要走,这一病是耽搁几天可是还是要回去,我想让端慧侍疾回去,正要让你大哥去府上对公主和武昌侯说一声,你就来了,”这就是朱宣的主意了。 他一听这个消息,气的就差没跳起来,新婚燕尔的夫妻房中赏人,太后还真做的出来。南平王什么话也不想听,女儿是我的,嫁出去也是我的,给我们委屈受,那就去没有委屈的地方。人也嫁了,亲也成了,南平王本来就打算离京回去,这就行程不变,只是要把端慧也带走。 “等你岳母好些,再让端慧回来,”朱宣对着女婿这样说,齐文昊看着岳父只是泪下,心里明白端慧这一离京,再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房中丫头走出来:“老王妃请姑爷进去。”朱宣嗯一声:“你去看看吧。”齐文昊走进去,过了一会儿,房中传来他的大哭声:“这事情,与我无关,与父母亲也一定是无关。” 妙姐儿睡在床上,她不心口疼,也没有病,不过为忧愁面色是苍白。朱宣这个主意如果亲家是别人,也还行,可是面对的是太后。 儿子们都有种听老子的,只有做母亲的想一想要为他们担忧,再为女儿担忧。这就愁上加愁。等到齐文昊进来以后,跪下来就大哭,妙姐儿这就心口疼了,心都疼的不行。柔声安慰文昊:“我知道,我相信你,” 齐文昊只是大哭不止,把心里积压的酸痛都借着泪水哭了出来。床旁是侍疾的端慧郡主,默默递过来自己的丝帕。小侯爷听着岳母柔声道:“你和端慧说会儿话吧。” “端慧,”齐文昊拉起端慧的手:“不要走,你走了抛下我一个人,我怎么办?”家里说话算数的是朱宣,端慧郡主是他最疼爱的长女。端慧郡主已经被父亲好好开导过,这就低下头也紧紧握着齐文昊的手,心里是十分的不舍,可是想想父亲说的对。端慧郡主低声轻泣道:“父亲要我跟他回去。” “不要回去,端慧,”齐文昊对着端慧恳求地说道:“有我父母亲在,有我在呢,不会委屈你。”妙姐儿睡在帐中看着这一切,心里疼而且酸楚,儿子媳妇不和她都能帮的就帮,何况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一块rou。 丫头重新进来:“王爷请姑爷出来说话。”齐文昊擦拭过眼泪,对着端慧再柔声安慰一句:“你别走,我就来看你。” 端慧郡主看着齐文昊出去,转身扑到母亲怀中开始痛哭:“母亲。”妙姐儿抱着端慧郡主,为她擦眼泪,再陪着她泪下。 过了一会儿,朱宣重新进来,在床前坐下来。他是一笑来解妻女哭声,先拉开女儿:“端慧,别再招你母亲了。”再来女儿泪眼已经红肿,朱宣温和地告诉妻子和女儿:“咱们回去,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父母亲都疼端慧,还象以前那样。” 端慧郡主点点头:“我知道。”父亲说的话深深印入端慧郡主的心中,她觉得父亲说的是对的。朱宣对着女儿单独说这件事情:“这是太后不待见你,她要是不待见你,你留在京里,父亲不放心。自你成亲以后,觉得家里象是少了好些人,既然如此,你就跟着父母亲回去,还是家中的小郡主。文昊他有太后疼着,自然是有人服侍,你不必挂心。” 朱宣可以说是气急败坏,他也明白圣旨是不可以违抗,这个主意对于朱宣来说,是不让端慧受委屈的一个方法。至于女儿和女婿分开怎么办,朱宣就全然不管,而且要怪罪公主和武昌侯,我把我的宝贝女儿嫁到你家,就出这样的事情,这一位老王爷对着亲家是一心的愤怒,既然如此,那就不过了。 苦的只是端慧和齐文昊,端慧郡主还觉得父母亲疼爱,而齐文昊面临鸳鸯两离分,他又恨谁,恨举起这一根大棒的太后,太后并没有让端慧与他分离。换一家岳父也少有这样的事情,不一样的亲家对上来,这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先回到自己的家中,齐文昊问过父母亲都已回来。高阳公主和武昌侯是太后被撵出来,这种待遇也是自小儿第一遭有。 听齐文昊说过话以后,长公主和武昌侯一起愤怒:“他这是什么意思!”岂有此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