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_83、林家的婚嫁会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3、林家的婚嫁会议 (第2/2页)

公子又病弱,定然家里要指望这二公子的。这沈大公子因为病弱,所以沈家的长媳却是小门户出身的,沈家也没带她出来过,也不知道是什么的。”

    前头说了优点:吏部侍郎次子,二榜进士。现在说缺点:庶出;嫡出哥哥病弱,所以沈家不会让他分家出来,还得和嫡母婆婆一起;妯娌是小门户出身,不大上台面,不过沈家倒也不喜欢这媳妇。

    黛玉想了想:她对管家其实兴趣不大,现在不过是知道是必要技能,所以努力学习。所以不是嫡子长媳,也不太在意的。考虑这将来的沈二少奶奶面对的问题是:婆婆不是亲的,妯娌不上台面,又不能分家。不过想想妯娌如何也不是什么大事,沈家这样书香门第自有规矩在,媳妇要框外了,婆婆也不答应。婆婆不是亲的,这个么,想想贾家大舅舅也是外祖母亲生的,可是也一样偏心的。兰儿是二舅母的亲孙子,也没见二舅母上过心。所以亲生的也不一定就能亲了,所以不是亲的也无所谓吧。这种高门主母,对庶子大面上都要个体面的,既然嫡子不能举业了,也不会压制庶子了。不过是将来财产上偏袒,自己也不大在意这个。

    黛玉想好了说:“在贾家时,他们三姑娘常说最恨自己不是男儿,要不就庶出的也罢了。”就是说:男儿么,庶出的也不要紧。

    这样楚夫人把沈家二少爷的情况说给黛玉了,黛玉考虑了条件也可以接受。从此林家就开始表示出这方面的意向。沈家当然也考虑过了,沈侍郎夫妇也同意黛玉的条件。至于暗地相看方面,双方家长代表都见过孩子本人了,也没问题。现在不过就是重点接触了,所以连南安王妃对黛玉都另眼相看了。下面就可以谈婚论嫁了。所以这时候,无论楚夫人还是黛玉本人都不想节外生枝的。

    倒不是黛玉多想嫁给沈家二公子,连见都没见过的,怎么能有什么想法啊?不过正因为黛玉没谈恋爱,所以头脑清醒,思路清晰。这年头,婚姻可是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选择,所以一定要仔细了,否则这一步要错了,就万劫不复了。

    作为普通姑娘来说,这婚姻要美满就一定要遵循社会主流标准。别说黛玉不是普通姑娘,她现在见了这么多名门闺秀了,很清楚自己不过是她们中的一员,顶多比大部分姑娘人聪明些,漂亮些,但是人家还有比自己性格温婉的,比自己出身权贵的呢。

    所以现在的黛玉不是盲目的自视甚高,而是头脑清醒的分析自己的情况,以此来衡量对方的条件是否适合。当晴雯知道黛玉这一想法时,对黛玉更生几分倾佩。要是人人多公正的评价自己,然后客观以自己的条件衡量对方的条件适合与否,那么天下的婚嫁会顺利许多。就是到21世纪,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要不论坛上能那么多对骂,女人嫌弃男人没房没车不算男人,男人说女人不看看镜子,都以为自己能麻雀变凤凰。

    也许21世纪能有灰姑娘的童话,汉朝能有歌姬出身的皇后,但是现在的官宦豪门的婚姻,可没有麻雀变凤凰的可能。

    虽然不一定完全的门当户对,但是也只是略低略高的问题,这点曾国藩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所以除非填房,否则黛玉不太有机会嫁的太高,当然给皇帝当小老婆另说。当然也不肯太低就,比如楚家要是一点根基门第都没有过的,楚言就是状元郎,韦家小姐恐怕继续在家剩着也不嫁。

    所以客观分析,权衡利弊,选择和自己家儿女相配的最优者,是这个时代的父母决定儿女婚姻的基准。当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理智定位自己儿女,谁都看着自己儿女最好。可是高攀也不容易,你家高攀了,对方就是低就了。当然低就一般人家不愿意的,所以谁都想高攀,可是人家对方不愿意,也是不成的。所以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一个登对的。

    因为楚夫人是善良型继母,所以和黛玉商议她的婚事,这样一来,黛玉也有对自己婚姻的决定权。那么要想有个合适的婚姻,也要遵从这一基准来选择合适的夫婿。

    从理智角度看,黛玉不认为宝玉是个适合的婚姻选择对象,无他,俗话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黛玉不了解其他大宅门的是是非非,但是对贾府的乌烟瘴气的情况却清楚的很,所以当然不打算往里跳了。

    从感情上看,宝玉是黛玉的朦胧的初恋情人没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