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_95、后遗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5、后遗症 (第2/2页)

也是庶出,但是据楚盈说本人是不错的,何况两家多年的交情,所以也是不错的良缘。

    除了楚盈准备了丰厚的贺礼外,黛玉还给亲自给这个名义上叫做姨妈的闺密绣制一幅绣屏,绣活十分认真,所以成品非常漂亮,晴雯看着也不比贾老太太当做宝贝的什么慧纹差。不过要凭良心说,晴雯见过的最好的绣活是黛玉的闺密王家大小姐王碧烟。

    不过正经的千金小姐的绣活也就是姑娘、太太们相互看看,私下评论一下,无论如何高超的技艺也只是在豪门大户里流传,哪里会有绣品流落到市面上去的,还让男人们品头论足的?所以虽然王大姑娘的技艺比慧纹来要好,也没什么碧绣、烟纹的。所以晴雯认为贾老太太的那宝贝慧纹,恐怕只是早期的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当然也不排除真有什么特殊情况,使得闺门的绣活流落出去,毕竟看贾家少爷十好几了,还和亲戚家的姑娘们一起混玩的,再看贾老太太脑抽风,所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万事皆有可能,所以话也不能说绝了。

    不过这王大姑娘的绣技虽好,也不敢说绝无仅有,所以可能还有绣技更好的闺秀们呢。所以啊,贾老太太,您老的宝贝自己看也罢了,还要在重要宴席时摆出来,人家别人家的太太、小姐们要是平时就见过更好绣品,不让人笑话么?谁叫贾家的姑娘平时都不重视针线。

    楚盈和黛玉去参加铁家二姑娘的起嫁酒。铁家办的十分热闹,还请了京城着名的戏班子。晴雯在黛玉身后一看,台上的小旦居然是蒋玉函。

    晴雯也有好几个月没见到蒋玉函了,一时胆子大,主要是穿越人士的本性,总适应不了这里的对女人严格要求的风俗。这不晴雯看紫鹃和雪雁在,自己就溜出去了。平时跟着黛玉来铁家的次数不少,所以对铁家内宅的房舍方位,什么的都还认识,也认识些铁家的下人。等晴雯出来了,才想起这地方的风俗,现在自己不是宝玉的丫鬟了,而是林家姑娘黛玉的丫鬟,这去探班好不好呢?

    谁知道蒋玉函在台上也看见晴雯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知道黛玉和铁家的亲戚关系,所以黛玉是应该来的,于是晴雯也应该来的。这不蒋玉函下了戏也到外过道来了。这蒋玉函也是不好请人找晴雯,不过想来看看,遇到最好,遇不到就算了。事实证明两人是有缘分的,这不就遇上了。

    蒋玉函小同学还是感情丰富,见了晴雯眼圈都红了。虽然两人见面不多,但是晴雯言出必行,既然说了认他做弟弟,就真的把他当做弟弟,而蒋玉函在红尘里打滚多年,也擅长看人的,知道想晴雯这样无所图的对自己好的人极少,所以真的把晴雯当作亲人看待。

    你说他要是擅长看人,那么当年他怎么看上宝玉了?其实宝玉最初帮他的时候也是无欲无求、一片诚心的。不过宝玉做不到威武不能屈,所以一遇到强权就把他卖了。

    晴雯问:“你最近还好吧?我现在不大去贾府了,也就不怎么容易回家了。老见不到你。”

    蒋玉函说:“我知道的,听说了贾老太君和你们姑娘的事了。你们家姑娘是不大好常去贾府了。”

    晴雯想这样说来,估计常在这些豪门世家走动的人都听说了,说:“贾老太君可把我们姑娘害惨了。这不,沈家的事吹了不说,这几个月都没动静的。好容易过了年有几个有意思的,也多数不合适。好在刑部张尚书夫人有意向给他们家小公子说说,也是去年的二榜进士呢。希望这个好吧。老太君的话大家也该忘了吧。”

    蒋玉函说:“是刑部张炳文张尚书家的幺子张葳蕤么?”

    晴雯说:“我们也不知道那少爷名字,不过说是刑部张炳文张尚书家的幺子。”

    蒋玉函说:“要是这位公子,你们姑娘还是不嫁的好。”

    晴雯知道蒋玉函经常出入这些大宅门,和这些公子哥来往颇多,比一般人了解他们,就问:“这张公子有什麽问题么?”花花大少?爱好搞bl?不能人道?

    蒋玉函说:“这个张葳蕤公子在外头有个情人,好的不行。这样也罢了,不过听说已经有了孩子了。只是张家不认,不让那母子进门。”

    就是说这张家公子还没成亲呢,就在外头养二奶了。孩子都有了,张家还不让进门,那女人恐怕也不是好出身的。这么说来,那贾老太太脑抽风的影响还没过啊。

    蒋玉函见晴雯脸色不好就岔开话题了:“jiejie上次给我做的衣服真漂亮。”

    晴雯也就转过话题来,难得见蒋玉函这孩子一次,还是不要影响他的情绪才是:“是么?本来给你过年做的衣服,结果过了年才捎给你。”

    正说着,一个声音插进来:“棋官,这位姑娘是谁啊?”

    晴雯一转头,看见一个锦衣宝带的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心说:属猫的么?走路怎么没声音啊。不过一看就是她们惹不起的人,就回答说:“奴家是棋官的堂姐。”

    蒋玉函行礼说:“王爷,您怎么过来了?这是小人的jiejie,小人跟您提起过的。难得在这里遇上了,就说会儿话。”

    那王爷打量晴雯,晴雯赶紧低下头,这是这时代女子不能回避男子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晴雯暗想:王爷?难道这就是忠顺王?看来那写三流小说出身的红学家就是不靠谱,而虽然知道他一定不靠谱,还是不知不觉受他误导,就认为忠顺王是个糟老头了。原来挺气派的中年人啊。不过想那皇家选了那么多美女,怎么也应该能改善了后代的基因了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