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8、古董珍宝的废物利用 (第2/2页)
南边带来的,可以给二姑娘添妆。又精致又贵重。” 晴雯也在考虑这蘅芜苑里摆着的黛玉带来的东西,因为考虑到黛玉不可能搬走了,黛玉面子上过不去的。所以不能便宜了贾家,准确说是便宜了以后抄家的人。不如现在做了人情,体面又大方,其实不过是废物利用,反正也拿不回来了。 黛玉说:“那个紫檀百宝嵌花卉笔筒怎么样啊?” 晴雯想想说:“二姑娘又不爱写字,也不爱针线,所以还是按雪雁说的送这个孔雀石嵌珠宝盆景吧。又体面又贵重的。”笔筒,晴雯早就想带回林家去的,那剔红雕漆盒在林家呢,当然没有往这里拿的事。所以还是摆在外面,而且又重又不好拿的孔雀石盆景给了迎春吧。反正因为已经摆在蘅芜苑了,黛玉不肯收起了拿回林家去,不好意思的。所以干脆送给迎春算了,迎春需要了还能换些钱呢――如果迎春有这倒腾东西出去的本事的话。 晴雯想了:二姑娘送这堂屋条案上摆的孔雀石盆景,三姑娘就送那卧室案上摆的兰玉冻石小鼎,四姑娘,四姑娘应该不用准备了,她不出嫁的。宝钗和宝玉结婚,送一样礼就行了,亲上加亲也好,给亲戚们省钱,二个人一份礼就行了。不过既然送一份就贵重些,就送那对宣窑青花折枝花纹六方对瓶好了。湘云能算了最好,算不了,就把书架上的红芙蓉寿山石瑞兽摆件给她好了。琴姑娘也不能漏了,那个黛玉书案边放画轴的粉彩枝番球缸给她最合适,晴雯发现她早就喜欢了。 这些都是古董,所以不用当心人家挑剔是黛玉摆过的,因为反正都是N手的了,不是N手那就是假货了。 为什么晴雯敢自己分配这些礼物啊?因为黛玉和紫鹃都是对金钱宝物没概念的人,虽然也不是不通俗务,不过因为从小生长在富贵丛里,所以总是不明白这些宝贝的价值,所以虽然知道什么人送什么样的礼物合适,但是不知道怎么样能少花钱送同样的礼物。比如紫鹃说的剔红雕漆盒也合适,但是放着贾府里自己的东西搬不走,不做了人情,再从自己家里拿东西,不是浪费么。雪雁这点就强,这个姑娘平时憨憨的,其实才是真的大智若愚的。 黛玉想了想反正剔红雕漆盒和孔雀石嵌珠宝盆景也差不多,都是合适的礼,索性就省心用近的吧,于是她们就决定送这个孔雀石嵌珠宝盆景了。 黛玉刚丧父从南方回来,带来不少东西来贾府,虽然搬回林家的时候带回了大半,但是已经在蘅芜苑摆上的就不好带走了,贾母说蘅芜苑给黛玉留在,什么时候来了直接住,当时不是把晴雯都留下了么。所以东西当然还摆着不动的。这一放就搬不走了。 晴雯可是心疼这些古董。虽然在晴雯眼里这些玩意儿不能吃也不能喝,没什么用处,摆着还落灰,还得人伺候着,但是确实都是等于真金白银啊,起码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而且能换成真金白银的。所以晴雯还是不想舍弃了,白白便宜了抄家的。于是晴雯就早就开始搬运工作了。 比如晴雯去年秋天就用个土定白釉瓶把黛玉原来的宣德青花兽耳折角瓶换下来了,理由是这个瓶子最配菊花,又合外头的院子里的风景。今年春节用个积压不用的银如意镇纸换下了黛玉原来在贾府里用的那个翡翠貔貅镇纸。这次专门从林府带来个杨木雕的梅花纹笔筒来换黛玉说的那个紫檀百宝嵌花卉笔筒。 这样愚公移山,以次的代替好的,渐渐把黛玉留在贾府了不是太显眼的宝贝换下来,带回林府去了。这么做也不显山不露水的,贾府的奶奶,小姐们也没注意,就是注意了,也说不出来,你还管人家喜欢用银如意镇纸还是翡翠貔貅镇纸啊。人家自己的东西换着用,谁也管不着不是? 除了一个摆的太显眼的又大件的实在没法替换下来的,晴雯都没打算留在贾府。现在好了,索性送了人情贺礼,也不浪费。 然后她们午饭后去薛家,再不去薛家就要搬了。再来往就是林府到薛宅了。当然先拜见薛姨妈,薛姨妈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整个人都精神不少。可不是这么混账的儿子却找了个有钱又漂亮的媳妇,怎么不高兴啊。倒是宝钗再一边看的出笑容有些勉强,夺权的人要来了,哪里高兴的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