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_135、金风玉露一相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5、金风玉露一相逢 (第2/2页)

一个农民早上起来耕作,回家吃早饭的路上遇上了本村的和尚,就问和尚新佛像什么时候开光,好去参拜。回家发现儿子发烧,就到村口的教堂请神父看病,回去发现老婆已经找道士要了符水回来,就把西药和符水都给儿子吃了。然后又想起是关老爷的生日,赶紧招呼本家兄弟们一起给关老爷磕头去。磕头回来,路过土地庙,发现有些破损,就商量和族长说说应该修了。晚上饭后,和邻居闲聊,争论是本村那个供蛇仙的大仙灵验还是邻村新出马的龙凤堂厉害。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晴雯前世做了无神论者,但是骨子里还是这样的模式。

    回归正题,黛玉想了采纳雪雁和晴雯的意见,还是得烧了香才是。这时候,外头林家的小厮来回禀:“刚才那几位公子说,他们等姑娘上完香,护送姑娘到城门外。而且问姑娘要派人回去送信么?”

    晴雯听了想做了评价:很细心,很体贴,很理智。

    她们刚刚遇劫,自然还是怕的,就是派人会让找家里来接,是一来一回的时间可是不短,怕是要天黑了才能接走她们。而就是来接,林家不过普通人家又不养打手保镖的,就是来接了,回去也成问题,有了他们护送自然就能放心顺利的回去了。

    而且人家说了到城门外,这个才是最体贴的做法,到了城里自然就不怕了,也好走了,而且还可以让家里来接的人在城门接应。至于为什么不送回家啊,因为这林家姑娘被一群少年送回来了,说是路上遇到强盗了,被他们救了。这话一传,就是这几个救人的公子再怎么解释黛玉连面都没让强盗看见也没有用了,黛玉也不用再想说亲了,直接找个地方出家比较靠谱。所谓人言可畏啊。但是送到城门外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被人看见的可能性小,就是看见了说林家姑娘上香路上遇到抢劫,被他们赶上救了,这不林家来接了,这个就没事。要是这个没什么区别啊,可是上不上门在这个社会就是有天壤之别。送到城外就是路遇的问题,送的家就是出了大事的情况。社会风气形成的人的心理印象就是这么奇妙。

    对了人家还留着时间给她们上香,这一说就更好了。那林家姑娘完全没事,还安然的上了香的,就是没受什么影响的。这个比吓坏了的她们自己想的还周到呢。

    晴雯立刻把自己受了隐形言语调戏的事忘到脑后了,对这些人的看法一一百为基准,他们可打300分了。真是好人啊,做恩人没白下拜他们。

    晴雯想着,看黛玉已经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整装了。好在这个碧云寺在京城附近的寺院里虽然算边远的,但是因为以灵验著称,所以香火很盛,今天因为不是初一十五也没有其他佛教节日,所以才冷清的。于是这给贵族女眷准备的禅房还是考虑了这些女子的基本需要的,洗把脸,梳梳头还是行的,不过梳子、镜子要自备,好在这个清歌还是带着的,没仓皇间丢了。

    晴雯见黛玉已经洗完了脸,就帮她梳头,黛玉有些犹豫,低声和晴雯说:“梳的简单些吧,能快一点,要不让人家等不好的。不过……不过能有简单好看的样子来梳,……要不显得太狼狈了,可是也不好让人等我们。”这个姑娘啊,从这里会城外,这么长的路,还在乎这一会儿?不过晴雯知道黛玉素来要强,不肯麻烦人的性子,自然能省一事|时就省一事|时的。晴雯在感情上绝对是个大棒槌,压根没注意黛玉的小心思,已经不是寻常时候的小姑娘平时爱美的情况了。

    在晴雯和雪雁给黛玉梳妆的时候,清歌也帮助不好行动的紫鹃、王嬷嬷收拾了。然后她们三个也略整理了一下,不那么狼狈就好,好在她们也就是裙子脏了,簪子钗子略松了些,别的也没什么,把头发稍抿一下,簪子钗子紧紧,裙子是没处换去,就这么样吧。

    黛玉低头看自己裙子的狼狈,有些沮丧。不过想可能也不再见人家了,也罢了。

    然后就去上香,到了大殿,黛玉见刚有人上过香的样子,那知客僧看她正看着那残香,就说:“刚才几位公子们也上了香。这会儿去和几位师叔讲经去了。”黛玉没想这些明明是武人倒还兴趣讲经,不过又想他们和这寺里的僧人相熟,自然通晓佛理,要不怎么会和僧人来往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