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2、银子问题 (第2/2页)
圆场。宝琴说:“晴雯你也不用去了。我也没心情做针线的。我正好和林jiejie说说话。”正对晴雯下怀。 两人说些家常过日子的话,宝琴就说了夏金桂如何厉害,挟制了薛蟠,薛姨妈也没办法,现在是宝钗和她暗斗。 这薛家大房的情况,谁也知道,薛蟠不争气,薛姨妈不认字,只有宝钗才是薛家的暗总管,虽然管不了太多外头铺子上的事,也是捏着薛家的命脉银子的。要不王夫人能一心一意的要她做媳妇。可是这夏金桂也是个商人家出身的能管家的姑娘,认字会算账,人家进了薛家门以为就是薛家的管家奶奶了,可是宝钗偏偏不交权,这擂台能少打么? 据宝琴说的,倒霉的香菱又卷进去了。夏金桂奈何不了宝钗的时候就没少扯出香菱撒气。 宝琴最后说:“要是贾家二jiejie有我大嫂子的泼辣本事,那个二姑爷一定也不敢欺负她了。不过贾家大老爷要是真的欠着人家银子的话,就不该把二jiejie嫁过去。要不遇上个混人,就是给了嫁妆,这账也是不清的。还不如把二jiejie的嫁妆银子给了人家还钱,二jiejie另嫁个好人家,就是嫁妆少些,嫁的门第低些,也好过这等日子。” 黛玉知道宝琴不知道迎春的嫁妆风波,不过毕竟是自己舅舅,这么丢人的事,她也不好说,就说:“二jiejie的嫁妆是官里和老太太出的。”言下之意就是贾迎春的嫁妆不要贾赦掏钱,而还钱要贾赦自己掏钱。 宝琴听了也不是听不懂的,只是叹口气。夏金桂在薛家横行霸道的底气就是人家嫁妆多,一闹起来就是你们去求得我家,结果我进的银的都陪送了,你们要害死我谋算我嫁妆呢,虽然不这么直白,就是这么个意思。薛姨妈又真的眼皮浅,看中人家嫁妆的,所以只敢骂儿子占人家丫鬟。 这夏金桂要是处于迎春的地步,估计也不能如此剽悍跋扈。不过她那泼辣劲,也断不能让人这么欺负了去。也不知道那孙绍祖是个什么人,像迎春幸福点这么低的人都过这苦不堪言了,难道是个疯子?这迎春她们的熟悉,又不要什么爱情,也不要多少尊重,只有能安稳平静的过日子就是幸福了。 两个小姑娘都相对无言。她们的前程会怎么样,她们的良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啊? 宝琴听哥哥说父亲给自己定的亲是极好的,但是自己千里迢迢来京城成亲,人家家倒是不言不语的外任去了,别说给自己家消息了,就是到了京城,梅家就几个看房子的,连个话都没交代,这叫什么事啊?还没过门就这么不重视,以后进了门怕是也没自己的地位。不过翰林家是清贵的,自己出身商贾人家,又不是长房,原来自己父亲还在的时候还好,现在怕是人家想悔婚,不过是为了面子才没明说。 黛玉知道楚盈努力给自己选个好夫君,但是毕竟是个女眷,怎么知道人家的真正的品性啊。她没有和自己亲人外的男子接触过,想象自己的未来丈夫不是欣喜而是惊恐,除非,除非像那个人——黛玉努力告诉自己不能想,可是却忍不住要想,是啊,那个人,何澈初,救过自己的人,其实在此之前她也听过他的声音,但是那只是个陌生人,可是现在两个人不算陌生人么? 两个姑娘各怀心事。直到贾母传饭才回过神来。 饭后黛玉又去看了迎春,回来问晴雯:“五千两银子很多么?”黛玉的财物总管紫鹃还在林家养伤呢。只能问晴雯了,晴雯想了想:“我听说一般庄户人家二十两银子就够一年的花费了。我还听说有人花了220两的银子买了33间房舍的宅子呢。对了,据说一品的大人们一年的俸禄银子是180两,二品大人们是150两,到了县令大人们只有45两了,当然还有些米粮的补助。”前头是书上刘姥姥的话,后头是晴雯前世偶尔看见的史料记录。 黛玉想了一下:“那么说来这荣国府也才三千两,不过有花园的,就是多了算,也就五千两银子了。” 晴雯说:“帐不是这么算的,我说的是民房,就是还不如我们下人房好的房子。想我们现在住的这样的房子可是不能按这个价算。” 黛玉问:“那怎么算啊?” 晴雯说:“咱们家的宅子花了六千多两。咱们才路五进的宅子。这荣国府有三路呢,还有个大观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