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3、京城头一份的稀罕事 (第2/2页)
说:“就是她闷sao,也没个去处啊?咱这园子里就宝二爷一个男人,可是宝二爷身边那么多人呢,能和她做这造孽的事?” 最后那个说:“那京里的粉头多着呢,怎么咱们家水月庵就出名了?男人好的就是这一口。” 第二个又说:“这么说也是,那些小尼姑小道姑们,娘娘省亲的时候,我正好看见过,长的真是平常的。” 那个就得了意:“我就说是吧。” 还是第一个说:“难道就没个诚心修行的了?” 其他两个说:“诚心的自然有的,不过都是自己去寺里庙里的,这些个买进来的哪有诚心的?” 晴雯听见都是这些话,赶紧拉着黛玉紧走了。走到大路上,黛玉看四下没人说:“这府里怎么这样了,就这么编排人。那妙玉的性格是个不和世俗的,也不能这么说啊?还有宝玉,怎么也算宽厚的,怎么这么败坏人的名声啊?” 晴雯说:“妙玉这性子谁知道怎么就得罪了人,可是这园子里就宝二爷一个男人,可不是就连他编排上了,不过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吧。” 黛玉说:“妙玉这性格是偏颇了些,不该我想着她怎么也是出家人,性格自然与世俗的不同吧?” 晴雯说:“都和姑娘一样想,不就都容下她了么?” 黛玉说:“可能是当年我也体弱,又寄人篱下的,所以生怕人小觑了去,人家说了什么就以为说的自己,可是闹了不少事出来。现在想想也是小时候不懂事,自己烦恼,人家别人也不耐烦。母亲总说看人也要从这个人的角度看,想想要是自己处在人家的地位,自己能不能比人家好,如果不能,就不要说人家不够好。我就想了这妙玉是不是也和我小时候一样,才闹得这般性格。” 晴雯说:“可能吧,我看这妙玉师傅不是个普通人家的出身,想当年一定也是金尊玉贵,千娇百宠的,现在沦落到贾府里寄住的女尼,这天壤之别的落差,当然心里不舒服啊。” 黛玉说:“是啊。有些人比较能适应新境况,有些人就不太容易了。” 容易适应的就是指穿越晴雯的我么?要不怎么办?妙玉还能装装冷艳,她一个高知高薪高职女穿越成此身都不归我所有的丫鬟,不也马上接受现实,进入角色了。难道还能一头撞死?所以晴雯说:“要我说,既来之,则安之。抱着过去不放有什么用啊?” 黛玉说:“哪能人人都想你一样看的开啊?天塌了用手撑就行了的想法,也就是你有了。不过想想,人还是要像你一样过,才能少些忧愁。” 晴雯说:“姑娘也看开了就好。” 黛玉说:“我也能看开了。不过不是谁都能看开的,还是母亲的话,要站人家的位置想想啊,人家就是看不开的性格呢。再说这世上连花都是各式各样的,何况人了。谁和谁也不一样么,所以妙玉师傅人家就是个不和世俗的人,也没法要求她和其他人一样啊,要不岂不不是她了。” 晴雯说:“也是。谁有谁的活法,这些人看不上人家,人家还不稀罕她们看上人家呢。” 黛玉说:“就是这个理啊。” 她们主仆在路上说话,却不知道有人正在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后头听见她们的对话,而这个人就是她们话题的主角——妙玉。 这个为什么在大观园里经常能听的人家别人的私密谈话啊?这个都是因为贾府这大观园不过三亩半地,却恨不得把天下的景致都修进来,所以后果是景致密集,四处都是山石,树丛什么的隔开一条条小路,所以想不听到另外路上人说话也不容易。所以并非大观园里人人都有窃听癖,实在是环境造成的,你说话的时候看不见隔着一道山石或花木后头有没有人,可是这些东西只遮挡视线,不隔音,所以才造成大观园成为被动偷听的重灾区。除了路上,花丛边什么地方,就是景观房也不安全,比如宝钗听见小红和坠儿的私房话,就是在景观房外头。 所以你要真是私密的话,一定要回到你自己房里关上门说话,这样就基本安全了,不会误听了,不过有没有故意听墙角的,就得自己小心了。 妙玉听了她们的话,还真没想过这个声音文文弱弱的小姑娘这么包容,虽然和自己的个性不同,却倒能做自己世俗的知己。所以就绕了几步,到可以看见她们的树丛后头看看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