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3、混乱 (第1/2页)
不几日,就是湘云大喜的日子,楚盈和黛玉一早起来,梳妆打扮了,带了礼物,就去史侯家参加湘云的起嫁酒。虽然楚盈和史家没交情,但是因为黛玉是在室女,根本能自己出去应酬,所以史湘云下帖子的时候就邀请了楚盈,而楚盈也因为黛玉要去就也都去了。 晴雯第一次去史侯府,不亏是“阿旁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史侯府好大啊。不过那句是说史家人丁兴旺呢还是说史家仆从如云呢?不知道。不过史家到金陵四大家族的最后了,还能一门两侯,也还是不错的。 这起嫁酒也是办的豪奢热闹,要是这里的客人们听说湘云总暗示史家刻薄她,一定会骂史湘云白眼狼。不过晴雯的理解是史家已经清醒的感觉到富贵不长了,所以赶紧及时行乐。不像贾家的享乐,是认为以后还有百年的宴席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个可是圣人说的啊。 楚盈坐到地位相仿的夫人中间,黛玉和几个相识的姑娘们坐到一起。姑娘们的丫鬟居然没有人问贾府水月庵的事,不知道是知道黛玉等留面子,还是这样的龌龊事根本不敢让姑娘们知道,所以对姑娘的丫鬟也封锁消息。不过晴雯知道这样的封锁对被动的听众可能有用,但是对主动的八卦爱好者影响不了什么。 湘云的嫁妆是以她母亲当年的嫁妆为基础的,大件珍品基本没变动,不过是些消耗品用了或者花样过时了,要添上新的、时兴的什么的,要不真显得史家刻薄了湘云。 晴雯没事和几个一样没事无聊的丫鬟去前头看了湘云的嫁妆。 有些地方的风俗是提前一天或者几天送嫁妆——晒妆啊。不过史家的方式是让嫁妆跟着姑娘的花轿过去。所以晴雯也看见了,看起来很体面。想当年史湘云的母亲嫁入史家的时候,史家还兴盛吧,所以自然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嫡出女儿吧,有份体面的嫁妆不稀罕。而且史湘云是独生女,她母亲的嫁妆应该完全由她带走,不留在史家,这个可是有律法可依的。 当史家的起嫁酒席正到高潮的时候,发生了誰也意想不到的事情,风云变色一瞬间啊。 正当史家的宴会正到好处,戏台上也热闹,一时间大家也没留神,突然听见外头乱起来,不是一般的乱,史侯夫人就派人出去看,那丫鬟还没到门口,一个穿着体面婆子就冲进来了:“夫人不好了。” 史侯夫人站起来说:“怎么没规矩!什么大事这么撑不住?” 有一个打扮体面的媳妇进来:“了不得!来了,来……” 有些人家的太太,奶奶,姑娘有些撑不住事,慌乱起来,他们的丫鬟婆子也就不成样子。晴雯赶紧看楚盈、黛玉,楚盈姿势表情一丝不变,黛玉也端坐不动,只是目光看向那史家的婆子,有些迷惑不明白怎么回事。晴雯想莫非史家抄家,赶上今天,史家嫁女,是故意的吧? 这么一来湘云也够可怜,本来几个时辰以后,她就不是史家人了,虽然以后刚到了夫家,娘家就倒台了,在夫家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不过如果对方不是孙绍祖那样的混人,顾及面子,她还能是奶奶,也有自己的嫁妆周转,日子也能过的去。要是史家现在抄了,她就惨了。 晴雯正想着,进来一队太监。晴雯以为要宣读圣旨,又想贾家人听圣旨好像不是和原来晴雯前世看的古装大戏上演的那样来个太监说:“圣旨到!”在场的都跪下,然后太监读了圣旨就可以的,好像……还没想完,那为首的太监说:“东平王今天奉旨查抄,所有史鼎族人外的女眷请从自行离去。” 这个皇帝到周到,还有可以见女眷的太监来通知无关人员撤退。 晴雯赶紧来扶黛玉,黛玉也站起来了,各家的姑娘都向自己家的母亲,祖母,伯母,婶娘,嫂子什么的带她出门的家族的太太、奶奶们靠拢。而太太、奶奶们也站起来,招呼自己家的媳妇,女儿,侄女什么的。虽然这些太太,奶奶,小姐都很文雅,没有拥挤碰撞事件发生,但是正是大家顾着体面,不肯挤来挤去,又着急,人又多,场面十分混乱。紫鹃和晴雯只是护着黛玉,可是现在这前头全是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的晃来晃去,看的人眼晕,哪里还找的到楚盈。当然别人家姑娘也一样找不到自己长辈。于是开始出声呼唤,开始顾着面子还小声,后来发现声音不够大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