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3、风云变 (第1/2页)
晴雯说:“何雁将军应该去吧。他应该需要些战功吧。”毕竟他本人再能干,人家看来他就是一个凭着有位高权重的老爹,战功赫赫的长兄,还有个做皇后的jiejie,才平步青云的二世祖罢了,他要更进一步就一定得有战功做基础了。而听铁老太太说北方边境驻军的统帅正好是他大哥,你说他不去镀镀金,还待何时啊?对了他成功的背后还有个运筹帷幄的老娘呢,那个贵夫人一看就是精明入骨的主儿,不过按这个社会的法则,一般人想不起来这一点的吧。 柳湘莲说:“何雁是需要战功,可是这一战的统帅可是他大哥啊。” 晴雯说:“不是正好么?正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么。长兄如……”晴雯在柳湘莲不屑的眼神了回过神来,“难道怕人说何元帅重用私人,偏袒不公?我听说何元帅是个光明磊落的人,可是难免小人口舌……” 贾宝玉听的不懂,更不耐烦说:“你们竟说些话,晴雯一个好好的女儿怎么……” “闭嘴!”柳湘莲和晴雯一起说。宝玉突然受了惊吓,一时真闭嘴了。柳湘莲和晴雯对视一眼,不理宝玉继续谈话。柳湘莲说:“你说的顾虑何家自然有,不过不是全部。” 晴雯说:“要是有人说何雁是因为他哥哥庇护偏袒才得的军功,那么何雁参加这一战就没有意义,是这样?”晴雯心里说,这个柳湘莲你直接说清楚不就好了,给我出智力题么?还循循善诱的,你以为是人民教师么? 柳湘莲说:“晴雯姑娘果然聪慧,见识不同一般女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何家子弟虽然不少,但是出色的却不多,别看何元帅神武英才,他那些弟弟,就何雁能支持局面,当然他们家二少不死没准也是一个不凡的人物,可惜了。所以何家不可能不两个支撑家业的儿子同时送到战场上的,倒是为了表示他们家光明磊落和为国分忧,没准把他们家其他儿子送去呢。不过何雁一定不能。” 说到这里,晴雯不由心里发冷,她心里发冷当然不是因为自己猜错了何家不让何雁上战场的原因,这个本来就无所谓,又不是高考;甚至不完全是何雁不去,何澈初就非常可能要上战场,而他是黛玉爱慕的未婚夫;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晴雯第一次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可能的恐怖后果。就是三军统帅何允的父母也不能不考虑和允永远回不来的可能,要保留家中另一个有生力量。 这时候晴雯倒是对何雁的印象好起来,他是有一种远超过他年纪的算计和手腕,晴雯不喜欢这样玩弄权谋的人,不过考虑一下他家族对他的希望,就能理解了。在他的家族里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像他大哥何允一样家族支柱,可是据说何允是个天才,但是何雁显然没有这样的美誉,那么他就要非比常人的努力才行。 不过现在的情况,顾不得想何雁了,自己姑娘的未来姑爷要上战场了,怎么办?虽然晴雯说陈瑞文“男儿志在杀戮场”,但是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真要上战场,可不是浪漫诗意的事,不说“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桥”的艰苦,何况“古来征战几人回”,“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想到这里,晴雯就不敢想了。 晴雯说:“不知柳公子和晴雯说这个有何意啊?” 柳湘莲说:“没什么,就是提醒你们有个心理准备?” 晴雯心说准备什么,准备了何澈初就能不去么?贾宝玉有回过神来,发表一番贾宝玉风格的时论,不过晴雯压根没听进去。和他们告辞直接就回了林家,连去贾府后面看多姑娘也提不起兴趣了。 回到黛玉房里,气氛有些不对,晴雯偷着问雪雁怎么了,雪雁说:“晴雯jiejie出门不知道,何统领这次要出征了。”晴雯一愣,果然啊,这柳湘莲干什么的,消息倒是灵通。雪雁以为她听了何澈初要出征的消息吃惊,说:“铁老太太说了,这次一定用的到禁军了,五大禁军去了三支,留下扈将军的中军和何雁将军的左掖军驻守京师。”这个是当然了,中军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把小舅子留下守京师,当然皇帝老儿更放心的。 晴雯问:“姑娘怎么说。” 雪雁说:“姑娘就说‘男儿西北有神州’什么的,反正意思是支持何统领去。本来么,建功立业的事,女人当然应该喜欢的。”喜欢个鬼?没听说过悔教夫婿觅封侯么?不过现在的黛玉看上去果然完全不紧张,这个养在深闺的小姑娘还意识不到战争的残酷,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