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_297、纳征完成法律承认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7、纳征完成法律承认了 (第2/2页)

的过了,姑爷不过提了一句。再说人家兄弟媳妇的陪嫁丫鬟,爷他还能有什么想法不成?”

    那奶奶说:“呸!什么一句,说了都不止一次的。你是不懂这么龌龊事啊。”

    那丫鬟又劝:“只是特殊情况,见到了。要按规矩,就是林氏嫁过来,爷也没机会能接触人家丫鬟啊。奶奶别乱想了,咱们还是回去吧,一会儿让人发现就不好了。”

    等她们走了,晴雯和凌风也兴趣索然了,凌风说:“晴雯jiejie,这不知道什么个奶奶,你就当她抽风。一定是因为嫉妒咱们姑娘才胡说的。”

    晴雯和凌风分手之后,又找到个婆子问:“何家来了都是哪房的太太、奶奶们啊?有没有一个年轻的,刚才我遇上一个说是何家的少奶奶,怎么也来了?”

    那婆子想想说:“晴雯姑娘说的是何家五房那个少奶奶吧,她来接她婆婆过来的,她婆婆身体不好还是怎么的,她过来接了。”

    晴雯点头说:“原来是这样。”

    晴雯想,黛玉的丫鬟,不就是紫鹃、清歌、雪雁和自己么,怎么就见到何家五房的什么爷了?这何家五房是什么个身份?没印象啊?难道是紫鹃、清歌、雪雁谁自己出去见到了?好像就自己老往外跑,最多加一个清歌。紫鹃和雪雁基本没有自己出过门,都是跟着黛玉的,怎么也不应该见到什么外男。自己么,除了何澈初和他那个叫何澈易的堂兄,剩下姓何的就是何雁家兄弟了,没记得什么时候还见过其他姓何的。什么时候何也成了大姓了?

    晴雯实在想不出,估计是什么时候见过清歌吧,清歌和晴雯不同,就是和已经有了去向的紫鹃也不一样,她适应也喜欢这豪门里的生活,也许会一生都在何府生活了,虽然因为内外分明的社会规矩,应该无碍,但是有这事总是不好。不过也许没什么事,这个嫉妒别人的聘礼比自己多的女人说的话,也不靠谱。

    终于等到宾客散了,黛玉她们都回房了。

    黛玉低着头,但是能看成喜悦之情的,要是黛玉当然是个淡薄名利的人,但是这聘礼,也代表了男方的态度,如此隆重丰厚的聘礼,当然说明何澈初是多么重视和黛玉的婚事,林黛玉怎么能不欣喜。其实女人不一定都在乎钱,但是没有一个女人不在乎她爱的男人对她的态度。晴雯看着黛玉头上多了一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再看腕上是一对崭新的金镶宝石碧玺牡丹双扣镯,看来是今天插戴的首饰。

    清歌、雪雁她们叽叽喳喳的说起何家来了什么人,多少聘礼,什么样的之类。晴雯笑骂:“你们两个,知道我没看见,还来眼馋我。”

    紫鹃一边服侍黛玉脱下正装,一边说:“现在没人了,东西还没收呢,你现在去,还能看见呢。”

    晴雯就不和她们聊了,去看给黛玉的聘礼。

    八十八担啊,摆了一院子,各个管事都在指挥丫鬟、仆妇们正收拾,晴雯去转了一圈。

    何家也不是光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那什盒都是京城最有名的喜店定制的,里面也丰富,把时下下聘用到的聘礼之物应有尽有。东西品级也高。

    晴雯眼力好的很,这些绸缎尺头都是上等的料子,而且全部是新式的样子,和贾府常年用祖先压箱底的料子可不一样,那是由祖上的富贵更显出日渐的没落,而这些时兴的丝绸炫耀着一个家族现在的荣华。

    各色头面,整齐贵重,有时下流行的样子,都有京城最好的银楼的标记;还有一些旧样式的,应该是所谓祖传的,祖母、母亲的嫁妆之类,表示祖上的根基。

    金银器,也个个真工实料。

    酒,晴雯不懂,看包装就知道价钱很贵的东西吧。

    海味,果糖,茶叶等物这些,晴雯还是能分辨的,自然品质上佳;不过林黛玉丧父,所以三畜之类都有删减。

    聘礼的金银更是成色极好的。

    尤其那帖盒,紫檀八宝镶,富丽非常。

    “晴雯姑娘今天没出来啊?”一个管事娘子和晴雯随便搭话。

    晴雯说:“可不是,所以这会儿赶紧出来饱饱眼福。”

    那媳妇夸耀说:“那晴雯姑娘可惜了。那给咱们姑娘插戴的长公主,还有做咱们姑娘大媒的何夫人,就是皇后娘娘的母亲,哎呀呀,那体面,那风度,就是不一样,把何家来的那几个太太比没了。”

    晴雯趁机问:“我听说何家那些太太们,还有一个带着儿媳妇的?”

    那媳妇摇头说:“是传给晴雯姑娘的,都传变形了。那有这事带着媳妇的?不过是何家五房那个太太偏昨晚病了,又不好说让换人来,就来了,结果忘了带药,她媳妇就送过来了。就算宾客了,反正这个媳妇也是全福之人。”

    晴雯继续问:“何家五房啊?没见过她们家的人呢。”

    那媳妇因为等着登记完了才能收东西,所以没事,正好和晴雯八卦:“不是很近的了,所以自然也平时不见的,不过这不是要全福之人么:公婆、父母皆在,丈夫自然不用说,还要儿女双全的。这样的不就找到她家了么。”

    晴雯听了这话,知道林家对那家估计知之甚少了,就不再问,反正何澈初给林黛玉下地聘礼已经参观过了,就告辞回去了。

    当然听紫鹃、清歌她们说,林家的回礼也匹配何家给的聘礼。

    这样何澈初和林黛玉就完成了纳征。从法律意义讲,纳征的完成标志着订婚阶段的结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之一。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就是说,经此仪礼之后,婚约完全成立了。

    好吧,按古礼上讲,纳征重在形式,而不在于数量,不过现在社会倾向奢靡,各家难免有攀比之心啊。

    这过完了大礼,下面就是该“请期”了。然后就到了“亲迎”黛玉成亲了。晴雯想这样就算功成身退了吧。

    不过林莘来接晴雯,说房舍已经安置好了,让晴雯回去看看,看有什麽要添置的。晴雯想想在林家现在是不太方便,早晚也要走了,既然来接,就先去,然后回来在收拾东西。

    林莘的新宅,不是是购买的,还是配发的,这个晴雯没问,不过晴雯观察周围环境应该是自己购置的,因为邻居的身份比较混杂——这个年头的好处,你可以从一户人家的大门上看出这家的基本情况:出身、职业、级别什么的都一清二楚。

    晴雯到了林莘的新宅,也是晴雯以后的新家——当然也不知道能住多久就该出嫁了。这是个田字型的宅院,简单说就是四个四合院连在一起,两纵两进的宅院,青砖灰瓦的建筑。晴雯自己一个院落,虽然是秋末了,但是可以看出院里本来花木茂盛,恩,好像太茂盛了点。以至于,林莘问晴雯:“这里也不知道都是什么花木,不过太多了些吧,还是有这不是草么,还是什么花,反正我不认得。你喜欢么?不喜欢就拔掉一部分吧。”

    晴雯不至于到信仰万物有灵,但是人家活的好好的花木,就是草也一样,你为个个人爱好就剥夺人家生命的事,晴雯还是不愿意做的,没准以后就是什么树精草妖了呢。所以晴雯摇头说:“挺好的,留着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