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八卦周刊_302、黛玉出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2、黛玉出阁 (第2/2页)

人呢。可是再看见何雁,晴雯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了。他生下来不是要作为那个女子的儿子,而是何家的五少爷。对他的生母来说他等于五千两白银,当她发现这个孩子对何家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她得到的报酬,她就能做的出要挟何家的事,为的是她另外一个儿子,或者说她自己的儿子。对何家来说,也同时对安娘子来说,何雁是何韦氏的儿子,就像现在人们希望他能成为的是那一代名相韦淳熙,他的外祖父。至于之前谁把他生下来,以后估计没人再提起了,这是何雁,甚至何家这么多年努力要实现的。

    晴雯转过视线,把精力集中到黛玉的催妆礼上。

    等起妆的时候,真的如同书上描写过的一样:一杠杠,一抬抬都是朱漆髹金,流光溢彩,洋溢着吉祥喜庆,一抬一抬的走出了林府的大门,远看那蜿蜒的队伍,真的如同披着红袍的金龙。

    之后,晴雯听说黛玉的嫁妆,真的引得万人空巷的围观,多年后还被人提起,林家女儿的十里红妆。

    遗憾的是,何府和林府可能没有十里的距离,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最前面的嫁妆进了何府的大门,而最后的嫁妆还没出林府的门。

    第二天,就是黛玉出阁的日子。

    因为林家在京城没有亲族,所以给黛玉梳头,请的是刑部沈侍郎的夫人,按封建社会的说法,这是个全福的人,父母公婆都健在,丈夫和睦,儿女双全。

    晴雯因为是现在的身份,是站在一边送嫁的。

    听着沈夫人的念着那古老相传歌谣: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晴雯的眼圈有些湿润,就低下头掩饰,结果发现林夫人楚盈的脚下落下了点点湿润。

    嫁女啊,母亲们最重大的事业之一,但真的把女儿嫁出去的时候,母亲的眼泪里有喜悦,也有心酸。自己的千金娇女,从此就要踏上她自己的命运之路了。

    起嫁酒,林家和黛玉的嫁妆一样,cao办的十分隆重。而且之前,楚盈就派人到苏州老宅,把当年黛玉出生时候埋下的女儿红取了来,在黛玉的婚宴上用了待客。埋藏了十八年的女儿红,醇香动人,是父母给女儿满满的祝福和期望。在家乡的故土里埋藏了十八年,就是等着那满堂烛影摇红的花嫁日。

    黛玉的起嫁酒,薛家的宝钗母女都没来,只有刑岫烟和薛宝琴来了。

    就这样,黛玉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大红嫁衣,坐上了何家的花轿,从林府的大门离开了自己的娘家,被抬进了以后要度过一生的新家。在这一天乐,林黛玉就从林家的女儿,成为了何家的媳妇,有了一个新的称呼——何林氏。

    送走了黛玉,晴雯回到自己家,有些寂寞,就像曲终人散的感觉。

    从此,她就完成她一直想要完成的事。那么往下,该是什么了?

    晴雯看着摇曳的烛光,心里有些惆怅。黛玉的世界有了新的开始,而自己不是这个新世界的一部分了,她陪伴黛玉日子结束了,也就是她习惯的日子结束了,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都跟着黛玉的花轿离开了她熟悉的就环境——林府,开始了新的时代。

    自己呢,不是被扔在了旧的世界了,而是开始了自己另外的新生活了:林校尉家的小姐林晴雯。

    然后呢,要选择一个丈夫,婚礼,开始婚后生活……一个古代女人正常的一生。

    黛玉归宁的那天,传来一个消息——贾政去世了。

    晴雯从林府知道的这个消息,所以从林府回来就直接去了薛家。

    薛宝钗已经换上了一生重孝,正打点行装,准备去金陵奔丧。按封建“三不出”的规矩,薛宝钗给公婆守上三年孝的话,贾宝玉就不能休妻。可是……贾宝玉如果你是个男人就应该出来,主动和宝钗和离。你消失不见,致宝钗与何地?寡妇?弃妇?如果稍微为宝钗考虑,也该给宝钗一条出路。哪怕就是休妻,总比这守活寡强吧。贾宝玉如此,贾家也如此,王夫人你就不能代替你儿子给你外甥女一条活路?

    晴雯为宝钗不平,不过宝钗自己很平静。

    ————————————————————————————————

    修改好了。这章从晚上九点开始写,写的我都难受,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个的不舒服的感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