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名不正者是为贼 (第2/2页)
知道这老夫子为人的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韦福嗣独占宠幸的嫉妒之火作怪罢了。 怒斥之声不绝于大殿,振奋之言此起彼伏。 杨玄感并不怎么理会,他最想听到的是韦福嗣的说法。 “哈哈哈,天下响应者不计其数,这话不假,可是郡县以上的官职投诚者能有几何?贩夫走卒能成甚事?杨广无道是不假,民心尽失也是真,可是代王越王还是在的。”韦福嗣看到自己已然是犯了众怒,所以干脆索性豁出去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哑。 是啊,代王和越王还在啊! 即便是代王越王年纪尚幼,可是蜀王等王爷也还在啊! 汉董仲舒上表汉武帝,独尊儒术,自此之后,儒家思想便统治者全中原,儒家理念也是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其中的正统思想更是被所有人认同。 即便是杨广不在了,代王是正统,越王是正统,甚至蜀王也算是正统,可是杨玄感却万万不是的。 杨广未死,即便是死了,天下人也只会觉得杨坚嫡系才是天下正统,只要杨坚一脉未绝种,那么杨玄感称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杨玄感颓然跌坐! 听到韦福嗣的话之后杨玄感一个没忍住,竟然站起来了,想明白之后便颓然跌坐在椅子上。 在一旁静观其变的李密心中一动,很是诧异地看了韦福嗣一眼,他知道时机到了,韦福嗣已经差不多说动杨玄感了,这时候自己再下一剂猛药,肯定可以打消杨玄感称帝的心思。 想到此处,李密大力推开众人,大声说道。 “从前陈胜打算自己称王,张耳规劝却被排斥在外,魏武帝曹cao打算谋求加赐九锡,荀彧劝他却被诛杀。我开口直言规劝,便已是做好了落得张耳、荀彧二人下场的准备。鸣而死,默而生,这个道理我李密当然是知道的,但是阿谀奉承迎逢上意,又不是我的本意。为什么呢?自从我们起兵以来,虽然屡次取胜,但郡县一级的官员却无人响应。反观东都的防卫力量还很强大,全国各地的援军到的越来越多,楚公您应当挺身奋力作战,可您却急于称帝,如此狭隘的眼光怎不让天下英雄胆寒呢?” 落地铿锵,字字似刀剑,一字一句都刺进了杨玄感的心窝子里。 抬头看了李密一眼,苦笑了一下,然后又看了韦福嗣一眼,依旧苦笑,杨玄感摇了摇头,兴致不高,声音很淡。 “好吧,称帝一事还是从长计议吧,今晚把酒畅饮,欢迎李将军,不谈军事。” 众人慢慢散去,回到自己的桌案前。 歌舞继续,羽裳飘舞,但是每个人的心思却是发生了那么一丝丝的变化,都在不经意间。 酒酣人醉夜已深。 就在众人朗朗跄跄准备一一作别归家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夜的沉静。 马蹄未歇,兵甲声动。 因为走路而引起盔甲摩擦的声音很是刺耳,本已兴致乏乏的杨玄感皱了下眉头。 深得杨玄感心思的管家早在杨玄感发飙之前开声训斥了。 “站住!你让你进来的?” 声音很是严厉,大有把人训死的味道。 “属下有紧急军情要禀报!” “楚公在里间设宴,再大的事情稍后再禀。”管家有些不高兴了。 “事关重大,刻不容缓!”虽然已经从那严厉的语气当中感觉到了管家大人的不高兴,可是那报信的军士还是硬着头皮顶上来。 如果众人在院外,透过院外大红灯笼的映照便可清楚地看到管家的脸色非常的难看,相当难看。 管家没有说话,平时自己一句话哪次不是把这般人训的服服帖帖的,这军士既然敢顶撞自己,看来事情真的不小啊。 就在管家沉吟之际,杨玄感已经发话让这报信的军士进屋了。 满面灰土色,风尘滚打多日,一览无遗。 在座的人一看这人就知道,这不是洛阳附近的兵。 “你是何人部下,有何时需亲自报于本公听?”杨玄感想要转移众人的目光,不让大家还停留在刚才的事情上,这时候正好有人进来报军情,他自然是顺着台阶就下了。 小小士兵,哪知道杨玄感是怎么想的,他进来之后看了首座之人,正是以前自己有幸远远见过一面的杨玄感杨柱国,错了,现在是楚公了,急急忙忙就把自己知道的报出来了,一张口就是倒豆子,倒了个干净。 小士兵是爽了,任务完成了,可是杨玄感听到这消息却是几乎晕倒在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