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硕叔 (第2/2页)
当听到黄硕自比“老鼠搬家”时,小崔莞尔,猪哥则直接开了会儿小差。等他回过神来,黄硕已经口述完毕,摇头晃脑的逗宝宝说:“落款。硕书。” 宝宝奶声奶气的跟着她学道:“鼠鼠鼠。”顿时唾沫星子横飞,口水呈瀑布状。 众人皆笑。 等黄硕和陈菁联手把“口水果”收拾好了之后,诸葛亮那边已经大功告成了。诸葛亮的人品才学那都是经得起考验滴,他写的东西绝对是信得过产品。所以,黄硕看都没看一眼,就让人把信送走了。 一个月后,雷迅回信了,代表董事会大力肯定了小崔的成绩,同意了建立中转站的提议,至于详细的方案则由他们自己定度。末了,信尾一本正经的写着:“‘硕鼠’是你们哪个的新代号?” 众人听得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突然,小崔同学拍着大腿领悟了过来,几欲笑掉大牙:“莫不是‘硕书’吧!孔明兄也有写错字的时候啊。” 看到老婆变成了快要烧开了的大水壶,诸葛亮尴尬的拿羽扇遮了半边脸,不知死活的自我解嘲:“‘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此雅号来自于,诗情画意滴,很不错呢。” “诸、葛、亮。”大水壶里的水终于烧开了。黄硕气呼呼的亮出了爪子和牙齿。 小崔夫妇强忍着笑,连忙抱了宝宝很不讲义气的“落荒而逃”,去隔壁看黄夫人打麻将。 这边黄硕还没有着手修理老公,那边就传来了黄家老两口一阵阵“哈哈哈”的大笑。 晕,这两口子的嘴巴也太快了点吧。黄硕恼羞成怒,气得花枝乱颤。 诸葛亮笑靥如花,电眼巴巴的跟她陪不是。 唉,某个意志不坚定的主儿再一次被美男,不,是被美大叔撂倒。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府里上下便全知道了黄家姑奶奶的新雅号“硕鼠”。 晚饭的时候,黄夫人眉眼带笑,亲切的把“阿丑”换成了“鼠儿”。老太太特意强调:“这名儿好啊,鼠儿最会积财了,很贴切呢。” 从此,“硕鼠”一名便根深蒂固的被安在了黄硕身上。 黄硕破罐子破摔,奉母命,正儿八经的当起了“积财”的硕鼠。和小崔一起组织部分空闲下来的精壮劳动力,在过年之前,把粮仓里三分之一的稻米打了包,准备等来年雨季过后便从水路将这些粮食分批运出益州。 至于中转粮仓的地方已经选好了,隐蔽得很。事关重大,陈管家已经亲自率了亲信去张罗了。 将一串串鸡零狗碎的杂事处理好后,不知不觉中又是新年将至。陈菁让婆子们制作的腊鱼腊rou已经挂了满了厨房前的走廊。山谷中,年味渐浓。 谁知,腊月二十那天傍晚,建安十一年的第一场大雪下来了。先是豆大的沙雪当空一倾而下,打得屋顶叮当作响。转瞬之间,天地一片白茫茫。半夜以后,改成了飘飘洒洒的鹅毛般大的雪花。天亮后,人们发现,才一夜的工夫,大雪足足堆了一尺多厚。然而雪未停,天空昏暗发黄,似乎越下越大。 “糟了,搞不好要遭雪灾。”黄老爹有些不安了。 黄夫人急了,连忙问陈菁:“家里可备足了粮食?”唉,玩物丧志啊,光顾着搓麻将去了,也没分点神帮陈菁这个干女儿管管家务。 “吃到来年过冬都没问题呢。”还好陈莆有脑筋,看到房子盖在深山老林里,接手管家的头一件事就是安排人手深挖洞,广贮粮,准备了满满两地窖的米粮。 于是,黄夫人继续安安心心的和丫头婆子们搓麻将去了。 “只怕又有不少穷人要短吃少穿了。”黄硕有些担忧。她跟小崔商量道,“不如我们拿出一些粮食出来摆个粥棚吧。” 小崔也是这么想的。稍为准备了一下,小崔、诸葛亮和男人装扮的黄硕乘着大雪还没有封山,一起去了趟镇上。没想到,镇上已经遭了雪灾。一夜之间,大雪压倒了不少贫民的茅屋,很多人拖家带口的露宿街头。当中绝大多数人已经有一天一夜没有进过食了。 三人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分工合作:小崔负责调运米粮和一些搭建粥棚的建材;黄硕从难民中挑了一些年轻力壮的女眷当街熬粥;诸葛亮则负责带着庄户和灾民搭建大棚。 在天黑之前,灾民们住进了大棚,喝上了热气腾腾的稀粥。 第二天,镇上不少的富户和医馆也自发的加入了赈灾的行列。 第三天,雪停了,官方的赈灾行动也正式展开了。据事后的官方统计,在这场十年一遇的大雪中,这个名为茶花镇的小县居然没有一个难民外出逃难,创造了益州的历史纪录。 雪灾过后,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号:硕叔。关于这个人的传说有很多。有人说他是一个清瘦的青年公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胖老头,还有人说他是上天派来的神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大善人。 听着这些离谱的传言,黄硕有点不好意思:“嘿嘿,大家都出了力,没想到就我一个人出了名。” 崔州平和诸葛亮听了这话相视一笑,连是男是女都搞错了,这也算出了名? 其实,“硕鼠”演变成了“硕叔”是有原因的。在赈灾的时候,小崔和猪哥怕黄硕应付不过来,时不时的会抽空过来替她照看一二,口无遮拦的喊出了她的外号“硕鼠”。而旁边的灾民们却想当然的听成了“硕叔”。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灾民都看到过黄硕的,人们以讹传讹,竟越说越神了。 相比于“硕鼠”,黄硕更喜欢“硕叔”。 因为小崔不想暴露身份,黄硕不方便抛头露面,所以但凡需要公开活动,黄硕和小崔都索性戴了黄铜面具,顶着“硕叔”的名号出现。只是没想到,在买了几块农田和春耕春种过后,硕叔的名声越来越大,渐渐的竟成了益州粮商中晓有名气的人物。 除了陈管家、诸葛亮和雷迅,没人知道“硕叔”其实是两个人。 谢谢亲的粉红票票。 最新全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