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108章:被气疯(双更合一) (第2/3页)
好使了,瞧谁都觉着面善眼熟。 心软可要不得啊! 谢老夫人微不可见的摇头。 话说到这份上,谢临与大傻不得不离开。 但他们并未走远,坐在离东次间不远的树下,竖着耳朵注意东次间的动静。 想着要是自家祖母真的为难阮妍,他一定会冲进去救她。 谢老夫人要是知道自家孙儿有这打算,一定会将他头给敲扁。 这死孩子,真是见色忘祖! 东次间里只有谢老夫人与阮妍二人了,屋子里很静很静。 静得让阮妍有些心慌。 就在这时,认真打量她的谢老夫人再次红了眼睛,哽咽着道,“像,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好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说着,一把搂了阮妍入怀。 谢老夫人温暖的怀抱,让阮妍的紧张感消失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亲切。 虽然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她可以肯定,自己所相像之人应该是谢老夫人的友人而非敌人。 阮妍等谢老夫人情绪稍稍稳定了些后,就柔声问,“老夫人,您……您说阿妍像谁啊?” 她的声音特别特别的轻柔,柔软得像一片羽毛,轻轻划过谢老夫人的心尖,令她浑身舒泰。 谢老夫人轻轻松开阮妍,让她紧挨着自己的身旁坐下,然后对她说起一件往事来。 二十二年前,谢老夫人去观音庙烧香还愿,只带了一个贴身的丫环上山,谁料在下山的途中,她忽然喘病发作,喉咙像被人死死的掐住了一样,呼吸困难,嘴唇都变成了紫色。 丫环见了,忙拿药给她吃,谁知道情急之下,手一抖,那药全都洒了。 而此刻她们正处在半山腰中,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寻大夫都来不及。 她以为今日会命丧此地时,一位容貌出众的年轻姑娘出手救了她,且还给她留了一张单方,说可以彻底治愈她的喘症。 年轻姑娘救了她之后就飘然离去,并未留下姓名。 但她回到谢家之后,立马让谢老爷子想办法去找到这位姑娘,要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经过几日寻找,终于找到了那位姑娘。 年轻姑娘当时正在姨母家小住,名唤崔玉莹,家住清河,母亲早逝,自幼与姨母亲近,故常来吉安的姨母家,住上几个月再回去。 她就邀了崔玉莹去家中做客,闲聊中,二人一见如故。 正好她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而崔玉莹又母亲早逝,她就收了崔玉莹为义女。 此后一年间,崔玉莹来吉安城更频繁了些,每回来,都要在谢家住上些日子,陪着她说话拉家常,二人像母女一样,无话不谈。 而且崔玉莹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针织女红不输他人,还爱研读兵书阵法,且又会养花,如今谢家后花园那几棵梅树还是崔玉莹当年亲手种下的。 当年谢老爷子总是暗地里夸崔玉莹乃是奇女子,如此全才的女子世间罕见,只要有机会,将来定会大放异彩。 一年后,崔玉莹成亲了,嫁给了当时名扬天下的威武大将军。 她当时也着实为崔玉莹高兴,嫁了位好夫君,也认为只有如此威武的男儿才能配得上崔玉莹。 自从崔玉莹成亲后,就再未来过吉安城,刚开始还有书信来往。 从当时的书信中可以看出,崔玉莹过得很开心,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谁料到,五年之后,就再也没收到崔玉莹的信,她写的信也如泥沉大海。 她就担心崔玉莹是不是生了什么意外,就让此时正在京城的两个儿子查查,看到底是什么回事。 后来,儿子们的信回来了,说崔玉莹因病而逝了。 听到这个消息,她当时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 醒来后,哭了好些日子,想着这样好的姑娘怎么就没了呢。 她后来叮嘱两个儿子,往后要对崔玉莹的儿子多多上心,能照应到的地方一定要照顾。 儿子们当时都答应了。 谢老夫人还有话没有明说,当时谢大爷与谢二爷答应要照顾崔玉莹的儿子,可当得知夏将军另娶了相国女儿为继室后,他们赶紧将这念头打消,不敢去夏家认亲。 因为他们深知,没有哪个继室会喜欢继子,更别提会高兴有人关心她的继子,那岂不是在她的心尖儿上扎刀子。 谢老夫人知道这件事之后,难过了很长时间,可是为了儿子们的前程,这事也只得作罢。 不要说崔玉莹只是义女,就算是亲生的女儿,恐怕也不能为了女儿而搭上几个儿子的前程。 一眨眼功夫,又过去了十五年,她的喘症早就好了,年轻时的很多事情也不再清晰,可对崔玉莹这位义女,她一直十分想念。 想着只有等她百年之后,才有机会再见到她。 同时也十分遗憾的是,因当年的毒誓,今生不再踏入京城半步,否则,她定要去偷偷瞧一眼崔玉莹的孩子。 谢老夫人怎么也没想到,会见到与崔玉莹生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姑娘,尘封多年的记忆一一被打开。 但是光凭长相,她还是不敢确定阮妍与崔玉莹一定有关系,所以才会让谢临去查阮妍的身世。 当看到阮妍的生母名字是崔玉莹,父亲是威武将军夏梁栋时,她才敢肯定,迫不急待唤来了阮妍,她要认亲。 当年不能照顾崔玉莹的儿子,一直是最大的遗憾,如今阮妍近在眼前,一定要给予她最大的关心和爱护,不能再有遗憾。 听完这个故事,阮妍瞬间明白,这应该是母亲的故事。 看来大傻没有说谎,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他真的是自己的哥哥。 原来自己的母亲名叫崔玉莹,也会养花。 不过,母亲比自己可要厉害千倍,难怪后来会被封为一品婉夫人,应该当年父亲立下的军功中少不了母亲的功劳吧。 唉,只可惜这样奇女儿,天妒英才,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阮妍的眼睛也红了,低声道,“老夫人,您说的人可是我的母亲?” 谢老夫人一把将她揽进怀中,泣声道,“好孩子,正是你母亲啊,原以为你母亲只得了你哥哥一人,以为她真的只是病逝,原来不是啊。老夫不长眼啊,你母亲不该受这些委屈啊。” 她并不知阮妍已知道身世,故有些话不好说得太明白。 阮妍则有些晕乎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