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小故事_第六十八章 金榜高中入刑部 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金榜高中入刑部 十九 (第1/1页)

    老英雄没了踪迹,陈小姐身陷牢狱,苏州城内也算是就此安定了下来,而黄公子这边则是一心苦读,钻研大清律法,就待等着一年后参加科举,衣锦还乡。

    书要简短,闲话少说,这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科考之日,黄公子进贡院,洋洋洒洒写下三篇锦绣文章,几日后就被宣进宫中,当今圣上要当面殿试。

    黄公子的文采自然不必说,高谈治国之道,讲求依法治国,万事都要以大清律法为重。

    乾隆皇帝甚是喜爱,当即御笔钦点其为本年科考状元,而后又在汪太傅建议下,入刑部,官职为正五品,刑部院郎中。

    要知道,清朝律法,状元入职朝中最高也只能是从六品的官职,可乾隆皇帝直接赏了个正五品,足以见得乾隆对黄公子的喜爱。

    黄公子一飞冲天,平步青云,自然是满朝惊动,纷纷上前祝贺,黄公子也自然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

    而科考乃是为国选材的大事,如今状元已定,皇榜自然是张贴在北京城内,而消息也自然是传遍了天下,只是这黄庭松却不再是黄庭松,而是黄承松。

    消息传遍了天下,一月后,昔日的老班主也自然是知晓,听到是黄承松而不是黄庭松心里却是愤愤不爽,心想着三年前未能高中,如今还是榜上无名,难道这孩子真的没能活着赶到北京城?

    老班主这三年来浪迹天涯,也做了不少侠义之事,可这心里却时时挂念着那个少年,也不知道现在如何?

    老班主这三年的时间也去过一次苏州城,也打听过黄公子的事情,可当他听说黄公子的昔日心爱之人已经嫁人,并且含冤入狱,心里倒是想帮忙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可是暗中查访多时也没个头绪就只好作罢了。

    老班主坐在茶楼里,心不在焉的品了口香茗,想着三年前的事情,却见一人也不客气直接坐在自己对面,老班主定了定神仔细观看,心中却是一惊,此人竟是三年前的老道长!

    老班主连忙拱手,道:“老仙长别来无恙啊,一别三年,您还是如此健朗。”

    老道长似乎是不愿叙旧,摆了摆手,脸色难看道:“唉,学艺不精啊,当初说你六年后与那小公子还能再见面,却不想是我算错了,你现在速速赶往山东济南,济南府往北五十里外有一处荒山,你到那里等候,两月后黄公子在那里遇难,你务必搭救,到时有你的一笔大运,还能再见到几位故人。”

    老道长说完,也不在多言,身形一闪又是没了身影,只剩下了老班主一个人,对着空空座位发愣,不过也仅是片刻的功夫,缓过神来,付了茶水钱直奔山东济南……

    老道长离开了茶楼,却赶赴另一处。

    此时,老英雄李白晨正在苏州城内闲逛。

    自从一年前上告无望之后,老英雄就在江湖之内游荡了一年,现在看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回到了苏州城内,看着街边熟悉的一切,老英雄也是心中百感交集,也不知道老道长是何用意,如今自己回到了这里,可自己的徒弟却还在深牢大狱之中,虽然有众徒弟百般照顾,可那毕竟是牢狱,又岂能不吃苦?

    想到这里,老英雄最恨的莫过于刘家之人,虽然陈小姐进了牢狱,可这刘家却不肯罢休,一心想着杀了陈小姐,但奈何公文一直不曾回批,官府也不好自作主张,可刘家却暗中买通官府,想尽办法要将陈小姐置之于死地。隔上一段时间就会被调出审问,虽说是审问,也不过是酷刑折磨罢了,但好在众弟子庇护,也只是些皮外之伤罢了。

    而陈家的老两口都是贫苦百姓,也不敢说个“不”字,也不敢上告,只好任由自己女儿生死,也不作何办法,仿佛未曾有过这个女儿一般。

    至于黄家则是可怜得很,黄家已经被黄大少爷独占,老两口也被赶出家门,去了祖坟守坟,而黄大少爷却和刘家来往甚密,在生意上也是越做越大,成了苏州城内有名的望族。

    老英雄想到这些,仰天长叹,不由得低声嘟囔道:“天啊,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天理了吗?锦绣的乾坤也都是骗人的吗?”

    “胡说,朗朗乾坤,锦绣世界,何曾让坏人当道?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老英雄侧目看去,正好看到老道长在自己身边。

    老英雄顿时一愣,连忙问道:“道长,时机到了吗?”

    老道长点了点头,“到了,你现在进京吧,去刑部上告,找一个叫黄承松的刑部院郎中,他能还你个公道。”

    “黄承松可是庭松公子?”老英雄连忙问道。

    老道长不语,就只是将身形一闪,消失在街道之中。

    其实老英雄也想过,这个黄承松也可能是黄公子,但是仔细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个黄承松是当今太傅的公子,所以老英雄也就没有多想。但是现在老道长既然让自己去找,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老英雄也只好赶奔京城。

    只是这老英雄如今没有了快马,只好走水路,随着进京的商队上京。

    书写两边,再说回黄公子这边。

    黄公子自从金榜高中,入朝为官后,汪太傅为了避嫌,就不再让他住在府中,而是在自家附近另置宅院。

    却说这一日,二人正在黄公子府中闲谈,汪太傅突然问道:“我的儿,我记得你是苏州的人吧?”

    黄公子点了点头,“父亲好记性,我正是苏州城内的人。”

    汪太傅接着问道:“我记得三年前宫中有一名刘姓内宫之官告老还乡,就是去的苏州城,而且还是伺候万岁爷多年的人,万岁爷很是器重,赏了不少的东西,你可知道?那人在苏州为人如何?”

    黄公子心中“咯噔”一下,心说自己怎会不知?莫说这人了,这一家人都与自己有着天大的仇恨,当初还差点死在刘家人的手里,只是一想起锦郎曾经的话,只好咽下这恨,道:“略知一二,为人还算老实,在城中本分的很。”

    汪太傅点了点头,“这就好,这人与我也算是故交,不惹出什么麻烦就好。”

    黄公子心里暗暗捏了一把汗,心道好险,没有将实话说出,不然不知道又惹出什么祸端出来。

    黄公子虽然没说,但是这汪太傅心里却是舒服得很。

    汪太傅与两江总督尹大人也是故交,前段时间二人有书信来往,自然是提到了尹大人遇见的奇人,同时也道出了苏州城内的案件。但是却没有详细说明。

    汪太傅素知刘老太爷的心性,是个不争高低,为人和善的人,也断然不相信会做出这种事来,所以才会拿话试了试黄公子,听到黄公子这么说,心里倒是舒服得很。不过对于这种告老还乡的内宫官人还是担心得很。

    这种人在深宫中多年,城府极深,满朝文武也是熟悉得很,倘若是外放还乡自然是受人尊重,同样也难免不会作威作福,现在听黄公子这么说,心里倒是放心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