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4 意外又是意料中的贬职 (第2/2页)
哦,原来是这样子的”。不过,对于大儿子这样,她也没说什么。孩子大了,总有些自己的想法做法的,不可能要求儿子把他想的做的都一一对自己说仔细的,自己真要那样要求儿子们,那自己就是打着关爱的名义控制儿子了。她只需要孩子们在大方向让自己知道就行了。 不过,大儿子那一句“首先是当今圣上”和这几日明显的沉静,还是让芳仪吃惊并心痛的。看来,这孩子总算是真正明白了自己那时候说的话了,皇阿玛,先是皇其次才是阿玛。这可并不是儿子们现在人前人后不同的称呼这样简单。 芳仪的眼神又落在了胤礽身上,心里想着,老大是明白了,那老二呢?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明白过来?这事儿,是父子人伦,自己也不好在儿子面前说的太多。 康熙对舒穆禄氏的安抚,来得比承祜想象中的快。不过,这倒不是表现在朝政上头。丹若出嫁了,这康熙十九年时万岁爷指下的亲事,历经一年的备嫁,于康熙二十年十月成礼了。而太子承祜,竟然在万岁口谕下,充以女家送亲之人,给丹若送嫁。这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也是大清朝没见过的。其实,这也怨不得人家稀奇,大清朝到现在,只有承祜这一个太子。所以不管万岁爷吩咐太子殿下做什么,都是前无古人的。 经这一事,人们又明白,这舒穆禄氏是圣眷未衰啊,这又有人贴上去了。 这一些,看着都与内廷没什么多大的关系。皇后娘娘还是那样的作息,大部分的时间,可都放在了几个小的身上。就有一件事情,对内廷有着莫大的关系。平南王吴三桂及其孙子最后的伏诛,标志着历经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了。这正是个内外皆欢的事情。外头前朝是为了什么也不用多说了,而这内廷,自然是康熙亲自下旨封妃了。 虽然真正的册封仪式和玉牒著录要等过了年,万岁爷祭过天地诸陵才能成礼,可是,现在却不妨碍人们先庆贺起来。这一次,除了上次所说的妃位,还有嫔位。而这些嫔位,倒是与芳仪所设想的出入稍大。 芳仪的提议,被改了好几个。郭络罗氏册封宜嫔,董氏册封为端嫔,这封号不去说了,人名倒是芳仪提的。万流哈氏被划去了倒了算了,毕竟这人没有生养,可和董氏一样生了公主的兆佳氏也被划去了,这还不算,就连生了儿子的戴佳氏,也没捞到册封。反倒是平时不声不响的李氏,倒被康熙添了上去,册封为安嫔。 康熙看着芳仪不解的样子,有些个好笑,指着李氏的名字说道:“满汉一家啊。”这下,芳仪才想起来,这李氏是汉军正蓝旗的,来自江南。这江南,最是富饶,读书人也更多,仕子文人更是集萃。虽说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是口诛笔伐也是康熙大忌。 可是,为什么这戴佳氏没有册封?芳仪倒不是想为戴佳氏说什么,戴佳氏如何她不关心,没有册封也不错,毕竟她的儿子可不是历史上那个有腿疾的七阿哥,只是,她总想搞个明白。 康熙这回倒是不想细说,只说了一个词儿“闹腾”就闭嘴了。闹腾?宫里比她闹腾的人可多了去了,怕是那时候为了儿子跟康熙撒泼让康熙不舒服了吧?还是暗地里跟卫氏来往被康熙知道了? 不管如何,这圣旨下来,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宣妃、惠妃、荣妃、佟妃,四妃的位子倒是满了,可只有宜嫔、端嫔、安嫔三嫔,还差三位呢。而且,虽然妃嫔皆有定数,可只要万岁爷喜欢,多封几个,也没什么的啊,再说了,这更上头的,还空着呢。 旨意下来,虽然让很多人沮丧,可不一会儿又鼓足干劲。其实这次册封,更是让人看到了希望,万岁爷自登基除了那些特别的,就没有按例册封过,现在好歹是开了个头了。于是,没有封的想着那几个位置,得了封的想着如何再更上层楼。一时间,倒是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的。 皇后千秋节、太子殿下诞辰自不必说了,就在这样“欣欣向荣”的景象中,过完了康熙二十年。这新年伊始,就有许多要忙碌的,除了祭奠天地列祖,还有元月朝贺等等。而除了这些,宫里大力cao办的就是太皇太后娘娘的千秋节,而二月十二四位皇子皇女的抓周。 其他的与往年并没什么太大区别,可这抓周倒是抓出了乐呵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