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93第9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3第93章 (第3/6页)

经被敲诈了这么多钱。万一中不了进士,岂不是血本无归?”他把钱袋收起来,才来重新同程亦风问好:“程大人,在下久仰大名,当日因为有小人闹事,不得正式拜见大人,今日补上。”

    程亦风拱拱手:“恭喜你高中。也要谢谢你那天为程某解围。”

    哲霖道:“那天如何是在下为程大人解围?分明是冷将军来找在下的麻烦,连累了程大人。”

    冷千山是存心要同我过不去,程亦风想,无论什么事都能借题发挥到我身上的。

    “这几位是……”哲霖还不认识风雷社的人。士子们于是一一自我介绍。哲霖少不得也恭喜他们榜上有名,又道:“这次舞弊案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说来不巧,之前我买了份试题,想要和众兄弟一起追拿这卖题之人,不想被那冷将军搅局,试题帖子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后来听说那人留的地址是庆春客栈,就是在下的住处,再要去查,发现那人在大比第一日就逃走了。”

    原来他买试题这这个用意!风雷社诸人才“明白”了过来:“朝廷突然换了题,那些指望投机取巧的人还能不气急败坏?不过终究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该考不中的,还是考不中,银子也白花了。只愿天网恢恢,把那胆敢倒卖试题的人也抓出来,看看背后是何人捣鬼!”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猜测官员**的,有估计印刷所泄密的,但各个都表示,无论是哪里出了差错,他日他们入朝为官,一定铁面无私,秉公办理。程亦风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有心向哲霖打听,也许会有符雅的消息。但是自己算是符雅的什么人?这样向一个陌生的青年打听一个未嫁的女子,实在难以开口……再说,要怎么才能把符雅形容给人听呢?

    多天在贡院之中,既辛劳,又被担忧所煎熬,他身心都疲惫不堪。这时想到符雅生死未卜,自己连一丝线索也找不到,登时连勉强打起的那一点精神也都失去,渐渐觉得眼皮沉重,两腿发软,听不清风雷社诸人和哲霖在说什么,也看不清周围的事物,最后个“咕咚”一下,载倒下去。

    睡了就不想醒,仿佛那样就可以摆脱一切烦恼似的。程亦风一连在床上躺了好几天,终于满心不情愿地睁开眼睛时,看到小莫在床边:“大人,有好消息!”

    “怎样?”程亦风一下翻身坐起,“符小姐找到了?”

    “瞧您急的!”小莫道,“符小姐虽然还没有消息,不过,公孙先生有消息——他从西瑤坐船回来,沿着运河进京,说是这一两天就能到。”

    “哦?”程亦风想,公孙天成回来,也许对符雅之事能有所帮助。可是,心情才这样开朗了一瞬,旋即又阴沉下去:已经这么多天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呢?如果符雅真是被倒卖试题的人掳走,那这个人胆子也太大了——莫非大有来头?还是根本就毫不相干?

    看他皱着眉头,小莫道:“大人,还有另外的好消息呢——昨天举行了殿试,风雷社的诸位举人统统中了进士。”

    果然不负所望!程亦风才又感到了一丝欣慰:“都是一甲?”

    “二甲、三甲的也有。”小莫道,“一甲的似乎就是高齐高相公。”

    “哦,那么新科状元是……”

    “状元郎自然就是袁哲霖了!”门外响起了高齐的声音,“程大人,身子可大好了么?”话音落下,风雷社的一众人都走了进来。之前他们虽然百般讽刺八股取仕,但如今高中了,还是个个喜气洋洋。

    程亦风赶忙道贺。

    高齐道:“大人不要夸奖学生们。状元、榜眼、探花,都和我们风雷社无缘了。我只不过是一甲的末名而已。”

    “不过还是做了程大人的门生啊!”柳恒道,“就连我们这些‘替如夫人洗脚’的,也都可以大言不惭地自称是程大人的门生了呢!”

    听他用“赐同进士出身,替如夫人洗脚”这对联自嘲,就知道他是三甲,笑道:“同进士也是进士,太子殿下知道你们能办事,自然会让你们发挥所长。不过,门生的话,不要提了。程某只不过是个临时主考,什么也没有做,连殿试也没有列席。”

    “我们都是得了大人的指点才不至于误入歧途。”宇文雍道,“如今能参与新法,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都是多亏了程大人。所以,怎么能不算是大人的门生?”

    程亦风连连摇手:“为了避免结党营私,进士一律都只能自称是天子门生。你们自称是我程某人的门生,岂不是给我找麻烦么?”

    “清者自清!”高齐道,“对了,大人还不知道,你卧病期间,冷将军、向将军和鲁将军已经各自启程回驻地去了。他们暂时都不会再找大人的麻烦。”

    “阿弥陀佛!”程亦风抚着胸口,又问:“状元郎是景康侯的弟弟,榜眼和探花又是谁?”

    “榜眼叫彭茂陵,在殿上应答时,说了不少经世济民之道,深合我心。”高齐道,“探花叫刘春冉,对律法颇有研究,跟宇文老弟不相上下——看来太子殿下也是专门为新法挑选人才呢!”

    “果然如此,那是再好不过了。”程亦风道。

    “不过还是状元郎最叫人钦佩。”高齐道,“他之前身为天潢贵胄竟然身先士卒保家卫国,已经使人赞叹,后来又放着清福不享,寒窗苦读参加科考——我们殿上听他应答,说:匹夫勇猛,杀敌不过百人,若得贤臣良将文韬武略,富国强兵,则百姓安居乐业,边塞固若金汤——看来他是立志要继续抗击樾寇呢!琼林宴上我们与他深谈,原来他喜欢兵书战策,还擅长做边塞诗。”

    “他的武功也非同寻常。”柳恒接着道,“那日在茶楼所见,不过管中窥豹。昨天琼林宴上太子殿下让他表演,当真身轻如燕。刀枪剑戟赴约钩叉,简直没有一种兵器他不会使。当场有几个大内高手和他较量,都败下阵来。”

    竟然还是如此一个人才,程亦风心中赞叹,似乎有种传奇话本中的英雄活过来的感觉。“可惜我卧病在家,不能亲见。”

    “今后大人有的是机会见他呢。”高齐道,“太子殿下已经吩咐了吏部尚书,让状元郎到兵部供职。做了兵部员外郎。”

    “果然?”程亦风长久在兵部深受冷千山“架空”之苦,暗想,倘若得了哲霖这个得力的帮手,办事大约会顺利得多——若哲霖果真是个能够委以重任的人才,自己便可以索性把兵部交给他,岂不乐哉?“不过……”他又有些惊讶道,“殿试才结束,就已经补实缺,这倒少见。”

    “太子殿下有心改革,并不理会那些繁文缛节。”高齐道,“不仅状元郎立刻要上任,榜眼、探花——所有新科进士都已经或者由吏部分配了职务,或者让他们各人提交擅长的事务,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官,十月底之前都要开始办差。”

    少年人还真是雷厉风行,程亦风想,又问:“那么诸位学弟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