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06第10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6第106章 (第5/6页)

家樾寇的凶残与狡猾,这样,一旦外部时机成熟,民心也成熟,那些反对北伐的人——诸如程亦风就不会再有支持者。煽动民众请愿的用意原在于此。

    然而这些根本用不着跟康亲王说——在这个老家伙面前装得越傻就越容易引出他的真话来。因此一言不发,等着康亲王的下文。

    康亲王也果然接着道:“听说方才在街上,程亦风他不仅将出兵北方的事敷衍了过去,还当街给袁大人找麻烦,坚决不把自己逮捕的樾国jianian细交给细作司,还要袁大人回家来写什么‘细则’,是也不是?唉,你们两个之间误会矛盾还真不少,今后要共事都困难,还怎么指望他帮你复国?”

    这是要挑拨自己和程亦风的关系!哲霖当然听得出来:这老家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他野心勃勃,不管他是想篡位也好,想将来cao纵竣熙也罢,都必须解决程亦风——要么拉拢过来,要么彻底消灭。程亦风如此深受百姓爱戴,拉拢是为上策。但程亦风又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要拉拢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康亲王就准备挤垮他。恰恰哲霖与程亦风又有矛盾,所以康亲王就选了哲霖作为工具?

    他不禁暗暗好笑:你当我袁哲霖是个傻瓜么?想借我的力量来作乱,将来再一脚把我踢了?我才不上你的当!别看程亦风迂腐不识变通,但这也正是他的好处——虽然我二人眼下有误会、有矛盾,但天长日久,互利互惠,程亦风总有看到我袁哲霖好处的一天。到时,我就可以跟他这个坦荡君子合作,何苦跟你这老家伙一起祸国殃民?

    虽然心里这样想,但面上却做出不耐烦的神气,道:“王爷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下官实在看不出来王爷说的这些跟揭发冷千山一党有什么关联。莫非冷千山一党被革职,程大人就突然从主和派转成了主战派了?就突然对下官也改观了?”

    “年轻人,不要着急嘛!”康亲王笑呵呵的,“你也晓得我国的‘战和之争’,想来‘冷千山和司马非之争’你也知道了——如果你再和程亦风争起来,便又成了一道新风景。”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唉,其实你们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程亦风这书呆子无可否认是治世之良臣,而袁大人就是乱世之枭雄。你们二人一个适合攘外一个适合安内,取长补短,才是楚国所需——同时也是光复馘国之所需。如果你们两个争起来,那就太可惜了。”

    这是一句实话,哲霖想,然而从康亲王口中说出来的实话却让人很难相信。

    康亲王接着说下去:“你知道程亦风在朝为官最深恶痛绝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党争。‘战和之争’就不提了,左右你也没法插手——因为程亦风一定是主和,而你多半主战,政见不同,最好别挑起争端来。而‘冷千山和司马非之争’却是你的大好机会——当初如果不是司马非力保,程亦风也不会成为民族英雄,所以司马非算是程亦风的恩人。而冷千山一方面跟司马非作对,一方面强力主战,另一方面还不服程亦风做兵部尚书,挖空心思要找他的麻烦。若能把冷千山一党铲除,在公在私,程亦风都会很感激你。”

    “多谢王爷这样为下官和程大人的关系费心。”哲霖道,“但下官还是那句话,骤然将三位担负北方防务的将军革职,边境谁来守卫?”

    “这个老夫也帮大人考虑好了。”康亲王道,“我国有许多优秀的青年将领,只不过因为现在老将当道,年轻人才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其实就连文官中也有不少将才呢——你知道风雷社么?这些士子当初结社是为了研习兵法,抗击樾寇。后来被程亦风劝阻,才又回头来读四书五经。今年恩科,风雷社有好几人和大人一起金榜题名。现在他们都是新法的主力。虽然他们没有一个是武将出身,但是论到兵书战策,他们比冷千山等人要熟悉得多了。他们又都是热血青年,若告诉他们北方诸将都是以群贪污**之徒,现需要他们文官代武职,他们必然同意——况他们都崇拜程亦风。程亦风自己就是文官代武职的嘛。”

    “王爷说的也太轻松了!”哲霖摇头道,“熟悉兵书战策就能领兵么?我看他们只能纸上谈兵而已。就算他们真的有谋略,一群素来没有上过战场的人骤然被提拔成军中主帅,岂能服众?程亦风文官代武职是不错,但他头两次在战场上发号施令都是极度危急且别无出路的情况——当年的凉城之围,他手下指挥的也没有几个是正经的士兵。落雁谷之战倒是建立起他的威信来,后来他再去鹿鸣山剿匪,大青河抗敌,士兵们早已经信服他,这才能够成功。如今王爷要灭了冷千山、向垂杨等人,把文渊、高齐那些书生扶上将军之位,军队之中谁认识他们是张三李四?”

    “袁大人所虑极是!”康亲王道,“风雷社这个例子只不过是老夫随口说说的。曾经参加过对樾战争的青年将领大有人在,正经武举出身的就更加多了。如果袁大人不熟悉这些人,老夫可以开个名单推荐几个。”

    名单?哲霖心中一闪:这可终于露出狐狸尾巴来了——还不是要推荐自己的心腹党羽么?玉旈云在北方虎视眈眈,康亲王非但不关心怎么守卫边境,还处心积虑想着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将领的位置上——简直比冷千山还可恶!若让他得逞,别说光复馘国,就连楚国也要灭亡!

    不过康亲王的话还没说完。他捻着胡须继续下去:“其实老夫推荐的,袁大人也许根本就用不上。袁大人自己不就是一个将才么?兵临城下是十万火急,将军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虽然不是火烧眉毛的情况,但是士兵们知道了真相,谁还愿意为这样的将军出生入死?这也算是紧急状况了吧?程亦风能够在落雁谷的危急关头掌握兵权,袁大人你怎么就不能在这个时候成为北方军队的统帅呢?”

    哲霖一愣:这个他倒没有想过。在他的计划里,之所以需要和程亦风合作,乃是因为程亦风掌握着兵权又深得士兵的爱戴。如果他自己能够成为第二个程亦风,他还需要那个书呆子干什么呢?掂量一下自己的本领,文才武学较之程亦风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何况还掌握着一群江湖侠客,程亦风能做到的事,他袁哲霖没理由做不到,血液不由沸腾起来。只不过,驻守北方重镇的不单单是冷千山一党,还有个司马非。司马非会袖手旁观吗?

    康亲王好像已经看到他心里去了,微微一笑,从袖中又取出一只信封来:“交友之道贵乎诚,能帮朋友做的,没理由不做。袁大人拿去用吧。”

    哲霖也不客气,接过了,拆开略一浏览,里面记载着司马非的独生子如何在家乡与人争地的一桩陈年公案——这年轻人本来只是失手打死了人,但是怕给父亲一世英名添上污点,就硬逼苦主改了供词,又向那个做事一板一眼的地方官施压,结果那地方官不屈自尽,幸亏新官是个阿谀奉承的角色,将此案不了了之,风波才平息下去。

    “这件陈年往事袁大人还不知道吧?”康亲王笑道,“其实别说袁大人,连司马非自己都不知道他儿子干了这样一件事呢!袁大人别以为这个年轻人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子弟,论到文才武功,他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