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07第10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7第107章 (第5/6页)

徒,为什么符雅会遭遇这么多的不幸?“神父你不用再说了。”他道,“只愿你们的天父会保佑符小姐,若他能让符小姐平安归来,叫我程亦风做什么都可以——倾家荡产给你们修建教堂,或者让我皈依耶稣,我也答应。”

    “大人这是在跟上帝谈条件么?”白赫德笑道,“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岂稀罕你为他做什么事?全能的主当然会保佑以斯帖——连天上飞的麻雀如此卑微,如果天父不答应,一只也不会落到地上,何况以斯帖是天父宝贵的女儿呢?”

    听他这样说,程亦风经忍不住有些恼火了起来——符雅现在如何了,尚且不知,他来说什么大道理?若天父视符雅为宝贵,就让他立刻施展法术把符雅变出来,平安无事地带回到他的身边!胸中气血上涌,就要发作。

    可白赫德却忽然从袍袖里取出一封信来,递到他的面前。程亦风一愕,拆开看看,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这不是符雅的笔迹么?而且写明是“丁酉年腊月初八”,岂不就是几天前?他双手颤抖,几乎拿捏不住。弯腰凑近灯光看,上面无他,只有一首《忆江南》。词云:“长夜尽,再见复何时?多少心情多少事,一杯浊酒两篇诗。勇去莫徘徊!”

    “神父,这……这是……从哪里得来的?”他眼眶发热喉头也哽咽。

    “这是今天早晨有人送到教堂来的。”白赫德道,“以斯帖有一封信给我,又请我把这首诗转交给大人。”

    “符小姐信上说什么?”程亦风激动地问道,“她在哪里?究竟是被谁绑架了?她还好吗?”

    “大人一下问我这么多问题,叫我怎么回答?”白赫德笑道,“以斯帖没有说自己在哪里,看来也不像是被人绑架。她只说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叫我们不要为她担心。”

    “真……真的?”程亦风盯着白赫德的眼睛,生怕他欺骗自己,接着又去看信纸上符雅的寥寥数语,希望那是一种密码暗语,可以从中看出符雅的下落来。然而无论他都多少遍,都只是一阙《忆江南》而已。“那……送信的人呢?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见到符小姐?找到送信的人,可能就会找到符小姐了!”

    “大人别着急。”白赫德道,“符小姐既然是自己要离开,必然她的原因,恐怕也不想让人找到。大人何苦要强求呢?再说那送信的人只是受托从郊外的农庄为教会带粮食和蔬菜来,一并带来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信件。以斯帖在信封上没有落款,恐怕是混在一大堆信件里捎来的。你去问送信的人,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程亦风虽然略感失望,但是知道白赫德说的十分在理,况且,只要知道符雅平安无事,别的也不需要奢求了。不过还是忍不住问:“不晓得符小姐什么时候回来?”

    “这她没有说。”白赫德道,“我想以斯帖有自己的安排。只是,她不想大人继续为她担忧,所以写了这封信给大人。你们中原的文学无比深奥,我是看不明白其中意思的。但我想,她总是要大人放宽心怀,好好做你该做的事吧?”

    可不是!程亦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阙词已经铭刻在心中。细细体味那句“勇去莫徘徊”,岂不正是符雅在告诉他,新政也好,军务也罢,都要放手按照利国利民的方针来办,不要惧怕沿路的牛鬼蛇神——冷千山的党羽,哲霖的势力,宫里的皇后,宫外的康亲王,不要让他们阻拦新政的脚步,不要被他们左右保家卫国的大计。

    他不由心潮澎湃:符小姐热心新政,关爱黎民,不畏邪恶,哪怕在自己遭遇危险经历困境的时候都不忘鼓励我。我岂能让她失望?

    当下,将那信再看一遍,珍重地折好藏入怀中:“神父若能够联络上小姐,请告诉她,程某人明白她的意思了。”

    白赫德点点头:“我虽然没法告诉她,但是天父总会让他知道的。在神没有难成的事。”

    这时月亮已经升了起来,天上的云彩散去,即使没有灯笼也可以看清道路。两人就相互扶持着,向废墟外面走。地上虽全是瓦砾,但月亮的清辉洒在上面,就像镀了一层水银,洁白闪亮。在这样奇异的微光里行走,程亦风甚至有一刹那以为真的是上帝显灵了,要给他指明道路,不仅眼前明亮,连心里都明亮了起来。

    因为门厅坍塌堵住了正门,两人不得不从花园围墙的缺口原路出去。不过,才绕过涂着磷粉的残墙,就听到背后传来一阵诡异的“沙沙”声。两人心中都是一惊,回身看去,只见月色之下,有人拿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剑正在刮除墙上的字迹。

    “谁?”程亦风喝问。

    那人似乎刮得专心,愣了愣,才转过脸来——原来是哲霖:“咦,程大人也到这里来了?莫非大人听说了此地是文正公的故居,特来参拜?”

    “我的确是好奇,所以才过来瞧瞧。”程亦风道,“袁大人难道也是来拜祭先贤的?怎么又在这里舞刀弄剑?”

    哲霖笑了笑:“下官不是来拜祭的。这剑也不是下官带来。乃是方才看到它插在花园的石堆里,才拔出来看看——程大人还记得今年中秋在凉城遭遇玉旈云么?其实那之前武林义师就一路想堵截她,可惜不成。我在武林大会上听他们说过,曾经在凉城外跟玉旈云交过手,还放了一把火,结果还是让玉旈云逃脱了。我依稀记得他们说过,交手的地点就是芙蓉庙——果然就让我发现了一把剑。大人看,这是琅山派的兵器——”说着,将剑倒转,递给程亦风。那吞口处的确刻着“琅山”两个字。

    程亦风对江湖上的事毫无兴趣,也不相信哲霖是特地来找剑的。指着墙上已经被刮去大半的字迹,道:“别人好好的在这里祭拜故人,大人为什么要加以毁坏?”

    “祭拜故人?”哲霖哼了一声,“大人不会真的这样认为吧?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这里虽然荒凉,但是总还有樵夫猎户或者来往商旅经过。可是从来没有听他们说过废墟里有异光。偏偏太子殿下亲自来迎接钦差时便出现异像。哪怕是祭拜也好,为什么专门要挑这个时候?”

    程亦风不似哲霖这般疑心病重,更加怕自己随便说话不小心又掉进人家的圈套,就不答反问,道:“袁大人认为呢?”

    “大人请看这里——”哲霖用灯笼指着假山的一角,黄晕的光下可以看见,石头上刻了些形状,仔细辨认可以看出是三个女人,一高两矮。高的妇人发髻如云,衣袂飘然,较矮的一个手持莲花,最矮的一个抱了一只猫。三人的面目因为岁月长久又遭遇烟熏雨淋,都不可见。但是,这雕刻者刀法稚嫩,线条歪曲,显然是个孩童。

    “这也许是附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