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第121章 (第2/5页)
来,也许就能逼他们现身了。” “霏雪!”康亲王沉声一喝,“还不回去?你还没有疯够么?这里岂有大家闺秀说话的份?我和程大人还有正事要处理,没空陪你胡闹!” 白羽音撇了撇嘴,很是不服,但毕竟不敢当面顶撞外祖父,只得垂首退开,还忍不住对程亦风多说了一句:“你可欠了我一个大人情,要记住哦!” 这时守备部队已经追随竣熙而去,程亦风也准备驱车同往,代替受伤的冷千山。康亲王却挡住他道:“程大人,本王有几句很着急的话要先跟大人说。” “王爷还要说什么?”程亦风无心对纠缠,“如果是想花言巧语解释今晚的事,我看就不必了。太子殿下缘何会出宫,有缘何会在王府遇上袁哲霖,难道不是出自王爷的安排么?” 仿佛是惊诧于他的直接,康亲王愣了愣,才道:“程大人明人不说暗话,那本王也不用拐弯抹角了。今夜的本王的计划是什么,大人肯定已经猜到了十之**。所以大人才兴师动众,连免死金牌都用上了。这样果断,实在叫人惊讶,又使人佩服——本王只想问大人,一会儿大人打算如何向殿下解释此事呢?” 原来是怕我向太子和皇上揭发他,程亦风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他叹了口气,道:“王爷大可以放心,下官还没有打算拆穿王爷的真面目。” “哦?”康亲王有些惊讶,“那要多谢大人,不过,为什么?” “王爷不必多谢下官。”程亦风道,“下官不去拆穿,第一是因为王爷手段高超,处处将疾风堂推在前面,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的证据供我指控;第二则是因为殿下信任王爷、敬重王爷。一夜之间,殿下已经被朋友背叛,下官实在不想再让他发现自己又被王爷利用。还有第三,或许下官也是一个天真的人,希望王爷可以悬崖勒马,放弃那些世所不容的计划。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康亲王盯着他,好像盯着一种稀罕的鸟兽,不相信世上有这样奇怪的东西。良久,才哈哈大笑道:“程大人果然天真!天真是好事。《庄子》云‘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岂不就是称赞天真之人么?” 程亦风不接话,在康亲王的面前多说话,只会多惹麻烦而已。 康亲王止住了笑,再次紧紧地盯住了程亦风:“我觉得大人还不够天真——或者说,天真得不够彻底——既然都‘不拘於俗’,何必还说‘大义’?所谓忠孝,都是俗礼,都是掌权之人怕旁人造反才编造出来的,暴君当道的时候,各路英雄揭竿而起,多少圣明的开国之君都是依靠推翻前朝才能登基为王?他们要是做忠臣孝子,暴君、昏君就会继续欺压百姓。那么这些忠孝两全之人和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jianian小有何分别?” 程亦风不答。很早以前,他也如此在脑海中和自己争斗,辗转过许多个难眠之夜。但是沉沉浮浮之中,不知何时他有了答案,下了决心——大义之所以成为大义,就是因为那是经得起考验的,若它是错误的,便不值得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而且前仆后继,从不停止。那些先烈中的每一个人,都比他程亦风要高明,他们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么,这个平平凡凡的程亦风,何必要去质疑呢?与其走到歧途上去探索一番,最后头破血流而回,不如选择大义,慷慨地走下去。于是他就这样做了,尤其是当初做县令的那段日子。元酆帝无疑是昏庸的,然而做元酆帝的臣子,尽己所能为百姓谋福就成为助纣为虐之举了吗?他并不如此认为。那大义就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明晰。会退缩,会懒惰,但是大义绝不动摇。康亲王爱怎么说就说去吧!他不想陷入一场口舌之争。 “太子殿下虽然少不更事,却勤政爱民。只要有贤臣辅佐,假以时日,必然成为一代中兴之主。”康亲王接着说道,“程大人为什么不站出来支持太子,替他扫平前途的障碍?太子早一日登基,新政早一日推行全国,百姓不就早一日过上安康的日子么?” “王爷不必再说下去了。”程亦风正色打断,“程某人是绝对不会和王爷同流合污的——王爷若是不想被揭发,就趁早打消这些大逆不道的念头,否则多行不义必自毙,哪怕我找不到证据,旁人也总有抓到王爷把柄的一天。现在程某要去助太子殿下剿灭乱党——王爷不愿相助,就请回府休息吧!”说时,拱了拱手,便欲上车。 “大人!”康亲王这次出手拉住了他,“大人好像还没看清楚时局——你以为是你在给本王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么?其实是本王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人一个做忠臣的机会。我再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到底愿不愿意做辅佐太子的忠臣?做老夫的同路人?” “王爷不必白费唇舌了!”程亦风甩脱他,“程某人正是因为要做忠臣,所以才和王爷不同路。程某也奉劝王爷——这一场由疾风堂引起的sao乱到此为止!从今以后,太子和皇上依然是父慈子孝,皇上愿意亲理朝政也好,愿意让太子殿下继续监国也好,那都是皇上的决定,做臣子的,可以直言进谏,但最终必须遵从。如果王爷再背地里做些见不得光的事,程某不会再保持沉默。” “到此为止?”康亲王冷笑,“程大人笑得太早了吧!袁哲霖从大人的手中全身而退,疾风堂的高手又潜伏在皇宫周围,如今京畿守备部队在太子的带领下去到了皇宫,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还不明白么!本王可以告诉大人,只要太子一到,战斗就会打响,不是剿灭疾风堂,而是从禁军的防线打开一个缺口,不管太子的意思如何——今日,他必须要大义灭亲,救万民于水火。本王是定意要为这份伟业出一份力的,我最后问大人一次——大人愿意与我同路么?” “你——”程亦风愕然,未想到自己兜兜转转,还是走进了康亲王的圈套之中——这老狐狸已经早有安排,他要挑起内战,逼太子就范!心中既愤怒又不甘:为什么jianian人总是棋高一着?不是先发制人就是后来居上?难道老天要任由事态如此发展下去么?他不愿如此,他要做最后一搏! 于是大步冲到车前,解下了马来,凭着一股激愤之情,甚至不需要人搀扶,就跨上了马去,狠狠一夹马腹,急追竣熙远去的方向。 康亲王之前显然是故意拖延时间,加上程亦风马术有限,在黑暗之中横冲直撞,不是踩进了阴沟就是踢倒了篱笆栅栏,一直也追不上守备部队。正在焦急万分之时,忽然听到身边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嘻,程大人也学人家冲冠一怒扬鞭策马呢,台下没有花那个功夫,台上怎么能有那个功架呢?”正是白羽音又出现了。她伸手一捞,就抓住了程亦风的马缰绳,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那畜生控制住,接着笑道:“程大人,我帮了你很多次了,你究竟要怎样答谢我呢?” 程亦风无暇和她磨嘴皮子:“快去宫里!晚了就来不及了!” “什么嘛!”白羽音道,“人家背着外公来帮你,连一句谢谢都没有——怎么说我也是金枝玉叶,你竟然使唤我跟使唤丫鬟似的?不如让你摔死算了!”说着,竟伸脚往程亦风坐骑的肚子上一踹,那马儿吃疼,立刻疯狂地蹿跳起来,程亦风哪里吃得消这个,连抱紧马脖子的机会都没有,就翻身落马。不过,白羽音咯咯一笑,已经甩出了鞭子去,正缠在了他的腰间,又将他拽回马上:“给你个教训!以后和本郡主说话不得没大没小——哼!还有,本郡主给你的一切好处,你都要记住,等到我外公要找我麻烦的时候,你就要帮我化解,算是报答。” 程亦风本来焦急,如今更忍不住愤怒:“我不知道要怎么化解郡主的麻烦。我只知道现在如果不赶到宫中,恐怕就要出大事了!那么郡主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为之所惹下的一切麻烦,就全都白费了。” 白羽音似乎根本就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屑道:“你也是要帮太子,我外公也是要帮太子,我就想不通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