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23第12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3第123章 (第2/6页)

  “王爷越说越离谱了!”皇后猛地转过头来,“你既要如此指控本宫,就快快拿出人证物证来。不过那之前,王爷最好先寻得神医治好皇上,否则太子登基之后,断然不会容许人随意诽谤他的母亲!”

    “哈哈哈哈!”康亲王大笑,“娘娘果然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呢!你还不承认么?死人是不会追究你的——哈哈!你真的很高明!若太子依照本王的计划而政变登基,难免遭人非议。但皇上被霏雪刺杀或者是误服丹药中毒而死,太子登基名正言顺——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这笑声虽然不大,但像是尖细的钢针,狠狠地在人身上扎下去。不算痛,却让人浑身不自在。皇后手中的念珠断了线,噼里啪啦滚了一地:“那么王爷是服输了?既然服输了,就快回去等着夺爵圈禁吧,不必在此浪费口舌。”

    “老夫正要回去等着!”康亲王道,“等着看究竟是老夫被圈禁,还是娘娘被打入冷宫。”说着,一甩袖子,大步走出佛堂去。

    午后的太阳白花花地耀眼。虽然不甚炎热,但却像火焰炙烤着皇宫,人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

    康亲王脚步甚急——这可是危急存亡的关头。他的确已经派人去请端木平。不过,一则不知道这位大侠身在何处,而则不知道请不请得动,三则不知道就算端木平出手,元酆帝能不能救得活——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猜想,一切都是皇后的所为。这女人看准了这天时地利人和具备的好机会,觑着鹬蚌相争的空子,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目的。如今便是救活了元酆帝,要洗脱白羽音的罪名也很困难。除非将皇后扳倒!

    他手里并不缺皇后的罪证。只是,突然之间站出来揭发皇后,即便铁证如山,人们也会有疑问:既然他早就知情,为何等到今天?显见原是同谋,如今翻脸而已。这效果便是适得其反。

    因此他不能出面。要像疾风堂找人上京鸣冤从而牵扯出司马勤争地案那样,将旁人推在前面,自己却躲在幕后。

    用什么案子?找谁来鸣冤?忽然间一个年轻女子的脸庞浮现在他的眼前——符雅。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引子。符雅和皇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纠缠不清的恩怨。皇后要杀符雅,符雅逃出京城,接着又被皇后抓了回来。这一切,程亦风虽不全知道,但也晓得个三五分。他之所以突然提出娶符雅,可不就是为了化解她的危机么?如果能杀了符雅嫁祸给皇后,程亦风必不会善罢甘休。追查起来,难免要牵扯出皇后杀人的动机——至此,无论是揭出私生女的丑闻还是韩国夫人溺死的真相,皇后只有死路一条!

    只要让符雅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康亲王看到了转败为胜的契机。他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刚才在佛堂并没有见到符雅,想是被皇后留在坤宁宫。且去探个究竟!于是快步折回坤宁宫来。

    可是到坤宁宫一问,符雅竟然也不在。宫女道:“娘娘准了符小姐半日假,出宫见程大人——都走了一个多时辰了!”

    那算起来岂不是在白羽音被骗去刺杀元酆帝的时候符雅就已经出宫了?康亲王暗暗切齿:皇后这老妖婆,计算得还真周到!但转念一想:在宫外杀人,岂不比在宫内容易吗?当下悄悄吩咐自己的长随,立刻出宫去,无论是符家还是程家,早则今日,迟则明天,取了符雅的性命。

    那长随按照康亲王的指示去寻找符雅,难免要绕些弯路。因为符雅既没有回自己家也没有去程亦风的府邸,而是去了菱花胡同。阔别已久,白赫德免不了将她细细打量:“你这几个月来都在哪里?可要好好告诉我——不过不是现在,这会儿正有客人。”

    “客人?”符雅朝内堂看了看,果然见到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男子。那男子向他欠身为礼。白赫德就介绍道:“这位是端木姑娘的父亲,神农山庄的端木庄主。”

    “幸会。”符雅连忙施礼。

    端木平还了礼,道:“在下这样不请自来,实在冒昧。若是神父和小姐有事相谈,在下告辞。”

    “庄主万不可这样说。”白赫德道,“端木姑娘为麻风村尽心尽力,虽然不能说是救人无数,但是也帮助不少病人。大家一直都想找机会好好感谢她。可惜她不辞而别。”

    端木平道:“小女的确时刻将祖师‘救死扶伤’的教训记在心头。不过,她的脾气倔犟,有时还我行我素,任谁的话她都不听。唉!当初我只不过提醒她不要交友不慎,她一怒离家,竟然连只言片语也不曾传回去。时日长久,我也不奢望能找到她,只希望她有一天自己能明白过来,再回神农山庄。”他环视四周:“也许是老天可怜我这个做爹的,竟然让我机缘巧合能来到槿儿行医的地方。也算老怀安慰了!”他说着,不觉眼眶发红。

    白赫德不禁唏嘘:“端木庄主不必难过。我主慈爱,必然会保佑端木姑娘平安,并让你们父女早日和解。”

    他们自谈话,符雅就沏上茶来——虽然离开了许久,她俨然还是此间的女执事。斟茶时,刚好白赫德同端木平说到疾风堂叛乱之事,白赫德便慨叹:“对权势的贪慕让人做出疯狂的举动来——不过端木庄主今天说的那一番江湖庙堂不可混淆的话,实在很高明!在我的家乡欧罗巴洲就有学者说过,国家的权利倘若掌握在一人之手,这一人一旦犯错,天下就要大乱。若有好几股不同的力量互相独立、互相抗衡、互相监督,大家有所顾忌,自然天下太平。符雅还引用了这位学者的观点,向程亦风大人献策呢!”

    “果真如此么?”端木平惊讶道,“外藩之地也有江湖?啊呀,这是我问得唐突了!天下何处不江湖?未知西洋外藩之地,是否也像我中原一样门派众多争斗不止?”

    白赫德笑了笑:“欧罗巴洲学者说的是一国之立法、刑罚、治理大权需要分在不同的人之手,避免一言堂,方可防止暴政和**。不过我们欧罗巴洲也有武林中人,或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者劫富济贫,惩恶除jianian,大有人在。其中很有名的一个名叫罗宾汉的,他的门派恰好叫做‘绿林’,可不正好中原武林有异曲同工之妙么?不过,要和中原武林的繁盛相比,欧罗巴洲只能说是天差地别了。真正打出旗号立为门派的少之又少。门派间的争斗,也鲜有所闻。”

    “在下真是孤陋寡闻!”端木平道,“门派众多自然争斗也多——正应了中原的一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没有?中原武林何时才有平静的一天?在下不想cao这个心了。不提这些也罢——未知欧罗巴洲有何医学典籍?白神父一直收治麻风病人,可钻研出什么良方么?”

    “要说治疗的方法,现在倒还没有。”白赫德道,“麻风痊愈这样的事,只在《圣经》中作为神迹被记载。而依靠人力的,我还没有见到过。我在修道院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欧罗巴洲的和尚庙——收容那些麻风病人,为的是让他们不至于传染别人。究竟要怎样治疗,虽然有诸多摸索,却还不是很有成效——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