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妹_145第14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5第145章 (第5/6页)

——”说时,又招呼手下伙计,将上好的人参灵芝等物包上几盒,叫张至美带回去,又送了几匹绸缎给张夫人。

    张至美回到家中,将此番奇遇告诉妻子。张夫人自小见多了名贵的药材,一看便知道那人参灵芝价值数百两,而那绸缎也都是来自天竺国的稀奇花色,一般小店家还进不起这样的货物,更不可能拿来送礼,可见这个姓曾的乃是一方豪富,登时觉得此人值得结交。于是,次日便亲自到曾万山的店铺里来。

    她见这店铺地处**居隔壁,乃是凉城最繁华之处,门面三间,每间都有一丈多长,从外面望进去,各种异国货色,叫人眼花缭乱。她心道:单是这样一间铺子只怕也要几十万两的银子,加上货物,只怕曾万山有上百万两身家。此人若是愿意做我夫妇的后盾,他日张至美在官场上需要打通关节,便不用为礼品发愁了。

    因上前去自报家门,求见曾万山。伙计一听说她是太师千金,立刻殷勤地请了进去。曾万山也很快迎出来,一揖到地,有十二万分的恭敬:“张夫人驾临,小店蓬荜生辉!”

    张夫人笑道:“曾老爷不必多礼,我夫妻收了你的礼物,没有什么可回赠的,所以一定要登门道谢。”

    曾万山道:“张夫人太客气了。那些薄礼,不值什么钱。能在凉城遇到贤伉俪,是在下莫大的荣幸——对了,张夫人既然在凉城住了些日子,想来和凉城的亲贵女眷也有不少交往。在下因为打算做珠宝生意,不知货色是否合乎凉城人的喜好,夫人既然来到小店,不知肯不肯帮在下看看?”

    张夫人在凉城勉强维持生活,连丫鬟都未请一个,更不认识什么亲贵女眷。然而,说出实情,未免太丢面子,再者,她做惯了千金大小姐,对珠宝首饰颇有心得,装模作样地品评两句还难不倒她,便点头答应,和曾万山一起去看货。

    曾万山带来的珠宝有两大箱,翡翠珠玉无所不有,乍看过去,璀璨辉煌,晃人眼睛。不过张夫人一眼就瞧出这些首饰做工成色都千差万别,有的材料和样式都堪称极品,有的则材料昂贵样式普通,还有的不过是鱼目混珠而已。她受人之托自然忠人之事,将珠宝一件一件取出箱子来,分成好几类,一一向曾万山说明哪一类定必受到亲贵女眷的追捧,哪一类只能卖给土豪的妻妾,而哪一种又只能让市井妇人佩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曾万山一边听,一边让伙计在旁边记录着。等到张夫人一篇大论发表完,他惊讶地拍掌道:“原来珠宝还有这学多学问。今日幸亏遇到了张夫人,否则我的生意只怕要亏本!”说着,从被定为“极品”那一堆里抓起一条珍珠项链递到张夫人面前,道:“夫人请一定要收下这条链子,作为谢礼。”

    那条珠链的每粒珠子都有龙眼大小且呈现出粉荷色,是极为罕见的珍品,没有万余两银子绝买不来。张夫人忙推辞道:“我不过随便说了几句,岂能收此厚礼?”

    “张夫人不肯收,那就是看不起我这个浑身铜臭味的家伙了。”曾万山道,“我想称雄楚国珠宝行,以后要向夫人请教的地方还多着呢!夫人若是愿意,这个就当是付给夫人的酬劳吧。”

    听得此言,张夫人又惊又喜——世上岂有这么便宜的事?她几乎忍不住要接过那项链了,但最终还是管住了自己的手,免得露出贪得无厌的样子,丢了太师千金的架子,只微微笑了笑道:“曾老爷和我们夫妻二人在他乡相遇,实在是一种缘分。曾老爷但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管吩咐就是。我一个妇道人家,别的本事没有,鉴赏鉴赏珠宝,总还是可以的。”

    “夫人肯答应,那可太好了——”曾万山将相连强塞到她手中,“别怪我这生意人得寸进尺,夫人可知道凉城之中最大的珠宝铺是哪家?”

    张夫人落难之时虽没钱买珠宝,但也曾四处闲逛解解眼馋,自然再清楚不过:“最大的叫‘广寒阁’,就在此地不远。那里珠宝虽多,但精品没几件。城南那儿有间‘祥云记’,却是件件精美。此外还有‘翠华阁’‘多宝楼’,都是富家妻妾们常常光顾的。”

    “好极了!”曾万山拊掌大笑,招呼伙计们,“你们几个这就分头到张夫人方才说的这几家店铺去,将里面所有的珠宝统统给我买回来。”

    “统统?”张夫人咂舌,“这是为何?”

    “既然我要雄霸楚国珠宝行,自然不能让这些人挡我财路。”曾万山道,“我将他们的货全部买下,他们不就没东西卖了吗?而搜来的货,请夫人替我按上、中、下等分好,能抬高价的就抬高,能拆分改造的就改造,实在没用的,便贱卖,岂不便宜?哈哈,那时凉城之中珠宝铺子唯我一家独大,我想卖什么价钱不行?”

    这岂不是以本伤人?张夫人想,不知这曾万山到底有多少财力?且想着的时候,万山行的几个伙计已经在曾万山的跟前一字排开,又有一个帐房先生模样的人捧着一个匣子交给曾万山。曾万山即从里面拿出一叠银票来,都是一百两面值的楚国户部宝钞,少说也有十万两。他却连数也不数,随便分成几份,便交给伙计们,吩咐他们去买空凉城的各大珠宝铺。张夫人直看得眼珠都不会转了——西瑶的富商她见过不少,可这样出手阔绰的还是头一回遇到,花起银票来简直好像撒铜板!不过又有一点儿奇怪——这人才从西瑶而来,怎么会有这么多户部官票?

    这疑问只是一闪即逝——曾万山千里迢迢从西瑶来凉城经商,总不能扛着几十万两现银,而楚国的银票,当然又以户部宝钞最为可靠。张夫人想,这次总算给丈夫找到了好靠山!

    她心中得意万分,把玩着那串珍珠项链不忍释手。

    曾万山沏上好茶来,又向她询问珠宝首饰优劣细节。一直到了黄昏时分,那派出去的伙计们便陆续回来了,将一箱箱的珠宝堆满了万山行的店堂。街上的行人不禁驻足观看。曾万山即哈哈大笑,道:“张夫人,看来明日还得劳烦你到小店来帮在下鉴别珠宝——要分出了高下来,才好标出价格开张做生意嘛。”

    张夫人连人家的酬劳都收了,岂能拒绝?一口答应。第二天又早早来到万山行。第三天、第四天亦然。除了帮曾万山区分珠宝的优劣之外,有时曾万山请了工匠修改首饰,她也从旁出谋划策。曾万山又给了一千两银子作为酬金,且说,日后生意红火,红利源源不断。张夫人本来闷在家中无聊至极,如今找了件既轻松又赚钱的事情做,正是乐趣无穷。因用曾万山付的酬金请了一个仆妇打理家务,自己成日钻在万山行里。渐渐的,竟然连张至美也懒的管——八月初九那天,张至美入考场,考了三天才完,回到家中,只有仆妇在,问起夫人,说是还在万山行没回来。张至美先是觉得奇怪,后来就欣喜若狂——想他一向畏妻如虎,此时张夫人有了寄托,他正如出笼了鸟儿,获得了自由。当即跑出门看戏去。

    不过才到闹市,忽然见到一大群人气势汹汹迎面而来,一边走一边道:“这万山行欺人太甚,竟然将凉城所有的珠宝全部买了,又高价抢走咱们的货源——世上岂有这样做生意的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