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激战京都 (第1/2页)
在“废藩置县”后,各藩藩主大都被迁往东京,而岛津家在分家之后,岛津久光和岛津忠义父子一度回到了鹿儿岛居住,但仅仅过了两年,便被政府重新召回东京居住。政府如此处置的用意很明显,便是为了防止他们和昔年的旧部接触,再发生类似“率兵上京”的威胁中央政府的事件。在鹿儿岛士族举事前一年,便不时有人前来东京岛津家拜访,想要说动岛津家逃出东京,回到鹿儿岛“共襄大业”,虽然岛津久光和岛津忠义父子拒绝了,但得到消息的明治政府还是大为不安,对岛津家的猜疑更重了。 现在,日本最古老的武士家族,现在可以说走到了历史尽头。 “久光公,不是小官我有意刁难,而是有些事我必须要问清楚,才好向上边交待。”大迫贞晴看到岛津久光气哼哼的样子,叹息了一声,说道。 “洋子一介女流,手无缚鸡之力,之所以逃跑,就是被你们这些人给吓的竟然还说她可能和贼徒勾结,”岛津久光怒道,“你们还不赶快派人把她找回来” “小官此言,并非虚妄之词,”大迫贞晴看着岛津久光,声音转为凝重,“洋子小姐出走后,曾为看守查觉,小官部下探员二人曾追踪洋子小姐而去,但昨日却被发现尸体被弃于街市。我想,洋子小姐只怕是没有力量杀掉有武装的探员的吧” 大迫贞晴的话有如一声响雷,岛津久光的面色阴沉了下来,不说话了。 “大迫君。无论如何。我们和贼众绝无瓜葛。”岛津忠义强自镇定下来。说道,“我认为,洋子和两位探员的死并无关联,可能是巧合,还请大迫君明察。如果大迫君能帮我们找到洋子,相信洋子会告诉大迫君真相的。” “那好,既然忠义公如此说,我便照此回复上峰询问好了。”大迫贞晴点了点头。说道。 大迫贞晴起身告辞,岛津忠义站起来相送,而岛津久光则仍坐在原处未动。 当大迫贞晴走到门口的时候,岛津久光突然说道:“洋子弃家出走,无论发生什么事,和岛津家都已经没有关系了如果你们抓到她,随你们处置吧” 听到岛津久光的话,大迫贞晴和岛津忠义全都禁不住愕然。 “久光公的意思,我不明白。”大迫贞晴和岛津忠义对望了一眼,问道。 岛津久光没有理会大迫贞晴。而是起身进了内室,将门关上了。 “家父的意思。可能是如果洋子犯法,当明正其罪,不必顾念岛津家的面子。”岛津久光赶紧向大迫贞晴解释道,“家父刚才说的是气话,还请大迫君不要放在心上,早日找到洋子,问清两位探员的死因,也好为岛津家辨诬。” “忠义公放心好了。”大迫贞晴答道。 送走了大迫贞晴,岛津忠义急急忙忙的回到内室,却见父亲岛津久光正坐在那里,看着桌面上的武士刀出神。 “父亲,您怎么能这么说您的孙女儿呢洋子她没有做什么啊这些年如果不是洋子的努力,岛津家不知道会有多么艰难,您怎么能这样说她呢”岛津忠义急道。 “忠义,你真是糊涂你自己的女儿,你竟然一点都不了解吗”岛津久光回过身,怒瞪着儿子,厉声道,“洋子是个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人,你难道忘了她没走之前,要劝我们做什么吗” “我当然记得”听到父亲直斥爱女之非,岛津忠义根本无法接受,大声回答道,“她素有智谋,是担心岛津家的安危,要我们及时做出决断,是以才说过那样的话有什么不对了仅仅是说过那样的话,哪里能证明她和西乡吉之助一干人有联系西乡吉之助何等豪杰,你我父子他都未必放在眼里,岂能看上岛津家的一个弱女子” “父亲的爱蒙蔽了你的眼睛,忠义,你不了解洋子,你一点都不了解她。”岛津久光叹息着摇了摇头,没有和儿子继续争辩,“你知道吗忠义,我其实和你一样,是非常喜爱她的,不然,也不会这些年由着她在外面了” “那父亲为什么刚才要对大迫君说那样的话”岛津忠义问道。 “忠义,洋子太象年轻时的我了啊我有时候真的感到遗憾,洋子为什么是女儿身呢”岛津久光长叹道,“我那样说,是因为她这样的女人,很容易掀起滔天大浪,将我们大家,全部吞没啊我是想借此撇清和她的关系,免得她连累大家” “忠义,将来你会明白的。”岛津久光的目光落在了桌面的精美武士刀上,“洋子,就是这柄宝刀,一旦出鞘,不见到鲜血,是不会罢休的” 听到父亲对自己女儿的评价,岛津忠义惊愕不已。 他无法理解,自己心中聪明懂事秀美可爱的女儿,在父亲的眼中竟然是另一个样子。 岛津父子一时无言,都坐在那里,默默的想着心事。 窗外,大片的阴云飘来,挡住了阳光,室内的岛津父子不约而同的抬头望向了窗外,心情也如同天上的阴云一样的低沉。 京都,郊区山地。 中午时分,溪水潺潺的山谷中起了薄薄的雾,四周异常地寂静,连平时最不甘寂寞的鸟儿也停止了聒噪。 大寺安纯中佐伏在一座矮墙后面观察敌情。在他的望远镜里,一溜时隐时现的人影借着晨雾的掩护正朝他的左翼阵地悄悄迂回运动。 大寺安纯是鹿儿岛县人,日本陆军预备士官学校毕业。他一直梦想着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因为战争时期的军人与和平时期大不相同。和平时期的军人可以衣冠楚楚像政客一样坐在高级房间里高谈阔论勾心斗角。战争时期军人是用战功和业绩去铺平通向将军的成功之路。大寺安纯心中向往的。显然是后者。 但是自从切身实地的参加战争后,他已经发现了,战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 在奉命防守这一带之后,大寺安纯亲自带领部下观察地形。他发现这里四周沟渠溪流密布,适宜步兵隐蔽运动,而一里开外有片树林,树林前后的小河边长满茂密的芦苇。凭着一个职业军人的直觉,他预见萨摩军将向政府军阵地发动偷袭。而树林和芦苇又将成为掩护敌人偷袭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情形果然不出所料,他的预见得到证实。 望远镜里,那一溜长长的人影还在悄无声息地运动,其尖兵已经越过树林开始向政府军所在位置的侧背迂回。一位少尉在他身边悄悄耳语道:“敌人来得还真不少啊要不要正面再加强一下” 大寺安纯摇了摇头,昨天他只往树林里放了一支小部队,阵地前方埋伏一队人马拦截敌人退路。他预料偷袭的敌人只是小股助攻,而主攻方向仍将摆在阵地正面。 “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听我命令开火一定要抓几个活口” 根据大寺安纯的经验,萨摩军的抵抗比较疯狂,他们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连伤者一旦被俘也会想尽办法自尽。这种誓死不降的战争精神一度成为神话在政府军队里流传,而政府军的表现则恰恰相反。 尽管出现在面前的敌人仅偷袭部队的人就有不少。而且全是一水的法式格拉斯步枪,看起来比政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