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烈女誓言 (第1/2页)
瞬间,城山阵地便笼罩在了滚滚的浓烟之中,政府军官兵们这才想起来,在锦江湾中,还有一艘萨摩军的炮舰存在。 井上光少将的副官在弥漫的硝烟里高声呼喊着自己长官的名字,然而却没有任何回答,而此时萨摩炮舰又开始了射击,刚才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东海武士们立刻四散奔逃,寻找着藏身之处。 见到城山阵地遭到了炮击,山县有朋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不断有炮弹落在阵地上,刚刚升起的巨幅日章旗在瞬间被炸成了碎片,山县有朋暴怒不已,立刻下令对敌舰进行炮击,由于城山阵地上没有大炮,得到命令的政府军炮兵们冒着被敌人炮弹击中的危险,费力的将一门门大炮拖向城山,可当他们好容易等到敌舰炮击停止,将大炮拉上炮位,准备对海湾中的萨摩炮舰进行还击时,却赫然发现敌舰已经成了海平面上一个冒着烟的小黑点。 等到四周尘埃落定,惊魂稍定的政府军官兵们这才走出藏身之处,他们吃惊的发现,刚刚不可一世的井上光少将已经倒在了血泊中,随军记者也在一旁痛苦的挣扎,萨摩军舰的炮火准确的命中了这里,对于“富士山”号上久经战阵的炮手而言,瞄准攻击这样的固定标靶,简直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山上官兵立刻火速将井上光少将和随军记者用担架抬下了城山,赶往最近的野战医院治疗。随军记者因为腹部中弹伤势过重当场毙命,井上光少将则因为胸口要害中了弹片。在抬往野战医院的途中死去。乐极生悲的井上光少将成了西南战争中政府军方面阵亡的最后一位也是最短命的一位少将。 山县有朋得知了井上光的死讯后。恼怒万分,井上光的身亡无疑给他的这场胜利蒙上了阴影,但他很快便镇定了下来,开始拟起向东京报捷的电文来,并安排人前去打捞西乡隆盛夫妇的尸体。 城山之战的结束,意味着历时二年有余的日本西南战争走入了尾声。在这场空前激烈的战斗中,总数近30000人的日俄联军面对萨摩军不足1000人的残败之师,付出了近2000人的惨重伤亡代价。而萨摩军的这支最后的部队全员随同西乡隆盛战死,除西乡隆盛夫妇蹈海自尽外,萨摩军大将桐野利秋、别府晋介、贵岛清、河野主一郎、相良左五卫门、平野正助、新纳清一郎等人悉数力战而亡,可谓悲壮惨烈。 “富士山”号上,林逸青看着远处的海岸线渐渐的从视野当中消失,默默的下了飞桥,进了船舱。 他在水手的带领下,来到了桐野千穗所住的舱室。 林逸青先立在门口,听了听里面的动静,发觉里面静悄悄的。便轻轻的敲了敲门。 “千穗”林逸青轻声呼唤道。 “门没锁,进来吧。”出乎林逸青的意料。桐野千穗的声音出奇的平静。 林逸青推开了门,看到桐野千穗正坐在床边,呆呆的望着摆放在桌面上的两把武士刀出神。 看见桌上的刀,林逸青吓了一跳,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桐野千穗接受不了西乡隆盛和桐野利秋的死的事实,做出寻短见的事来。 “大伯和伯母的尸身,没有找到,是吗”桐野千穗轻声问道,目光仍盯着桌面上的武士刀。 这两把是西乡隆盛在城山上交给林逸青的两把佩刀,有一柄已经断了一截,另一柄的刃处也有多处损伤。 “那里海流太急,又多漩涡,没能找到。”林逸青叹了口气,拉过一把椅子,在桐野千穗身边坐了下来。 在“富士山”号炮击悬崖的同时,舰长片冈七郎派出水兵乘坐舢舨前去搜捞西乡隆盛夫妇的尸体,但因为那里海流湍急,漩涡密布,加上时间很紧,是以未能找到西乡隆盛夫妇的尸体。 “父亲现在应该已经牺牲了吧”桐野千穗看着断刀,轻声问道。 “我想是的。”林逸青紧盯着桐野千穗,生怕她一时想不开,是以全神贯注的戒备着,只要她一有异动,便立刻出手制住她。 桐野千穗盯着断刀好一会儿,将目光转向了林逸青,看到林逸青紧张的样子,她轻叹了一声。 “你放心,我不会自尽的。”她看着他,微笑起来,“你不必这个样子。” “千穗”林逸青知道她心中此刻定然哀痛已极,只是因为不想让自己担心,才强颜欢笑,他想要安慰她,却又不知该怎么说。 “伯伯把他的刀给了你”桐野千穗的目光又转到了断刀上来。 “是的。”林逸青点了点头。 “我明白伯伯的意思了”桐野千穗喃喃的说道,“他是要你继承他的遗志” 她再一次抬起头来,眼中燃起的怒火,令林逸青都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怖。 “我要为伯伯和父亲复仇”桐野千穗一字一字的发下了誓言,“在我有生之年,定要把这个邪恶的政府毁灭” 此时的林逸青,还想不到,桐野千穗从发下誓言这一刻起,已经脱胎换骨,和以前的她完全不一样了。 他也不知道,她将给他的未来,和日本的未来,带来怎样的改变。 当“富士山”号回到长崎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何韵晴和岩崎尤佳焦急的等待着林逸青的归来,当她们看到林逸青和桐野千穗出现在面前时,竟然忍不住喜极而泣。 林逸青安慰了她们一番,将桐野千穗交给何韵晴照顾之后,便匆匆前去找大山纲良,商量从长崎撤退的事。 大山纲良刚刚从外国领事馆区回来,和林逸青说起了目前萨摩军民自长崎撤退往奄美大岛和琉球的情况。其实这些天大山纲良一直在主持撤退的工作。他是萨摩武士中少有的内政和外交方面的好手。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撤退诸项事宜都在有序的进行,听到大山纲良的报告,林逸青欣慰不已。 这些天光是连番的战斗就已经快要将他累垮了,若不是有大山纲良在后方支持,他只怕早已倒下了。 从穿越来日本到现在,林逸青头一次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也深深的明白。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走向,是多么的不容易。 尽管大山纲良能力非凡,但这些天的劳碌也将他累得够呛,现年56岁的他,头发已然全白了。 林逸青向大山纲良说了西乡隆盛夫妇蹈海殉国的情形,大山纲良听后痛哭不已,他是最早反对西乡隆盛出兵的人之一,对西乡隆盛这样的结局,他其实是早有预料的。只是这一天当真到来的时候,作为西乡隆盛的部下和挚友。他仍然感到难以接受。 大山纲良悲痛之余,心里明白现在不是为西乡隆盛哀伤的时候,他向林逸青报告了长崎目前的战况,以及他的担心。 为了保证顺利撤退,现在萨摩军仍有几支零星的部队,在村田新八、中岛健彦、边见十郎太的率领之下,拼力阻击政府军和俄军的前进,但这些后卫部队不可能支撑太久,他们也是要上船撤离长崎的,如果他们退回长崎,政府军和俄军以优势兵力进攻长崎的话,很可能使撤退工作中途夭折,让长崎变成萨摩人的最后死地。 对于这种情况,大山纲良思虑良久,想出的办法是,将长崎交由列国“共管”,阻止政府军和俄军进入长崎,以便萨摩军顺利撤离。 大山纲良之所以想出这样的办法,是因为长崎是著名的通商口岸,外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