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速客_第一百五十二章 畅谈国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畅谈国事 (第1/1页)

    人都需要时间成长。<

    无疑,朱棣此时还没有成长为五征蒙古的千古一帝。<

    年轻的他,遇到追随父皇南征北战的宿将的时候,内心还算有些畏惧的,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

    这也难怪朱元璋晚年会大杀功臣,就连他这性格坚毅的四儿子朱棣都驾驭不了这些开国功勋,更不要说自己那饱受儒家仁义熏陶的皇太孙了。<

    如果没有朱元璋的大杀功臣,等到朱允文一接班,哪个功臣宿将随便扶持个皇子,那就是大明的滔天之祸。<

    不过今日韩阳口中的诗,虽然给朱棣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不过却也激励了朱棣。<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朱棣早晚有一天会成为父皇那样的千古一帝的!<

    朱棣举起酒杯,猛地灌了一杯,烈酒在喉中,刺激的朱棣猛烈的咳嗦起来。<

    常茂一个纯碎的俗人,他自然领悟不到韩阳这首江城子的好坏。<

    但是朱沐英不同,韩阳醉酒摇晃中,吟诵的这首江城子。<

    听到朱沐英的耳朵中,就如同闷雷一般。<

    好!<

    谁说武夫就不能做出绝佳的诗词了?<

    大明朝开创之后,不少功臣宿将都开始摆弄文人的那一套,出儒衫,喝江南最好的茶。<

    可是在朱沐英看来,那根沐猴而冠没有什么区别。<

    你就算是在模仿也模仿不来读书人那一套。<

    因为你一开口,“我日你娘嘞!”就肯定露馅。所以在朱沐英看来,非要学读书人那样附庸风雅,就是自取其辱。<

    但是今日遇到韩阳之后,却改变了朱沐英这个看法。<

    “好!听韩兄吟诵,真的是给人醍醐灌顶般的感觉,愚兄周身仿佛出了身汗一般爽利!<

    好一句,少年自有少年狂。<

    愚兄……愚兄……敬你……一杯。”<

    这常茂年轻的时候,形成的习惯,一激动容易磕巴嘴。<

    韩阳这个时候诗也吟完了,正是口渴,见到眼前来了一大竹筒酒,也不含糊,端起来,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常茂和沐英二人都看着豪气丛生的韩阳,心中暗暗赞叹,“这小子晚生了几年,如果再早几年,那肯定是常遇春、徐达那样的盖世英雄。不过刚才诗中也说了,磨剑数年,好饭不怕晚,虽然出世晚一些,但是宿将大多年迈,正是韩阳这等年轻人展露头角的大好时机。”<

    此时,韩阳二十六岁,燕王朱棣也是二十来岁,常茂和沐英都是三十挂零,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知道谁提议,说了句,“咱们的名望不如老一辈,但是大明帝国总该往前踏步,不如今个儿咱们几个义结金兰,效仿当初陛下乱石山义结金兰,为大明帝国的雄图霸业做出一番贡献。”<

    众人都喝了不少酒,韩阳也是迷迷糊糊,吩咐侍奉在一旁的秦柔拿鸡和黄纸来。<

    五个人就在韩家庄的枣树底下,义结金兰。<

    老大,茂太爷,常茂。二哥,磕巴嘴,朱沐英。三哥,韩阳。老四燕王朱棣。老五,玉面小元帅徐允恭。<

    后世,史学家将枣园结义大书特书,那是后话。<

    兄弟五人斩过鸡头,烧了黄纸,祭拜苍天之后。<

    就在枣园之中通宵达旦的饮酒,议论天下大事。<

    提及陛下这些年扶持读书人,而严厉约束武将,朱棣心中颇有忿气。<

    二哥沐英道:“打天下靠咱们武人,但是治理天下,还得靠文人,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四弟就莫要烦恼了。”<

    “书生治国?武人让路?”<

    韩阳打了个酒嗝,笑吟吟的道:“且不说,大明离天下太平还有些路要走,就单说文人治国,这个说法就不靠谱。”<

    朱棣皱着眉头,饮了口酒,有些疑惑问道:“三哥,莫非读书人治国不对吗?虽说我大明武将领兵,但是后方的读书人运筹帷幄那夜色功不可没的。”<

    大明重理学,陛下更是求贤若渴,将不知道多少大儒从深山之中请出来,赠予官职,求他们帮着治理国家,人家还是爱答不理的,认为大明不是天下正统。<

    怎么到了韩阳这里就成了文人治国一文不值了呢?这话要是让父皇听见了,可就成了诽谤朝政的大罪了。<

    韩阳淡淡的说道:“弱宋的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轻视武人,可是结果呢?堂堂的大宋连个西夏都平不掉,燕云十六州更是想都别想。书生治国,就像是两家过日子,一家是个读书人,懂经营之道,家有良田百亩,年年丰收,另一家穷耍武艺的武夫,年年让良田闲着。等到肚子饿了,来你家里抢。你可打得过?”<

    徐允恭知道自己这三哥有些看不起眼下的朝廷,可没想到,他对朝政厌恶到了这种地步。<

    朱棣闻言却若有所思,他垂眸道:“三哥,看来你对当下的朝局,甚至将来的朝局走向颇为不满啊!”<

    “不满?我可不敢!”<

    韩阳喝的醉醺醺的,借着酒劲就开始使劲吹牛逼。<

    “陛下文人当国的思路,对于大明王朝的延续是有好处的,魏晋过后有五代十国之乱,唐之后有藩镇之祸,安稳是帝国未来最大的需要,这也是陛下选择以文人当国的原因。”<

    笔杆子不能造反,这便是陛下选择读书人治理国家的理由。<

    “这难道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朱棣给三哥韩阳斟满酒,然后眼睛善良的问道。<

    “好?好在哪里”<

    韩阳痛饮一杯,然后哂笑道:“国家安定就真的是好事儿吗?正如刚才所言,你一波一波的种着田,人家隔三差五来抢劫,你还过什么日子?”<

    “纵然是有些软弱,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徐允恭道。<

    “混账!我煌煌大明岂容别人在脑袋上拉屎,谁敢欺负咱,咱就拆了他的房子,砍了他的人,干翻他娘们!”常茂气呼呼道。<

    韩阳摆摆手,示意常茂不要打断自己,“抢走你的粮食也无所谓,毕竟如老五所说,不至于饿死,可是若是人家霸占你的房子,让你给他种地呢?你那个时候,又是什么东西?”<

    “奴才!”朱棣恍然道。<

    韩阳长叹一声道:“你说的没错,奴才啊!文人治国养的就是奴才啊!大家都去做顺民,国家是安定了,可是万一有强敌来临呢?你们可知道,纵览世界,有多少强大的国家?我大明只不过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而已。<

    如今陛下贤德,外敌不敢侵犯!若是有一天,国运循环,外敌入侵又当如何?<

    元灭宋,汉人给元人做奴隶这便是教训!到时候大家当奴才习惯了,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人家就会夺走我们的房子,占有我们的土地,让我们给他们干活,世世代代的给人家做奴才!”<

    韩阳眯缝着眼睛,他仿佛看到了满八旗的大兵纵横在中原的大地之上。<

    他们霸占了我们汉人的房屋,良田,女人,让我们世世代代的给他们做奴隶。<

    这奴隶一做便是二百多年!<

    除却韩阳,其余四兄弟皆紧握拳头,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我煌煌大明,岂能做他人的奴隶!这世界本该被我们大明奴役才对!”朱棣忽然起身咆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