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壁垒_第八十六章 军区的总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军区的总结 (第2/2页)

钱得了,军事的东西,说了也不懂。”

    威尔完全没有抬起眼,就随意地回了一句。

    “你!”米勒被气得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别说些没用的东西了,说说这次事件的调查进展吧。”卡洛斯洪亮的声音,马上把台面上气氛镇压住了。

    卡洛斯这次没有提问任何人,而是自己继续说下去。

    “我一直有关注事件的调查进展,不是很理想,到现在对于入侵者也是毫无头绪,这是很严重的情况,我们不但被人轻易击败了,而且还不知道他是谁。”

    台下的众人都不敢说话了。

    “我们知道的只有一点,对方人数不多,可是结局,就像打了一场千军万马的仗,嗯,我们还输了。”

    卡洛斯再次强调了输这个字眼。

    “我们并不是输在战力,而是输在了这个……”

    卡洛斯说着用手指指着自己的脑袋。

    “被敌人多次诡计得逞,就像老鼠一般被玩弄于鼓掌之中,多次被佯攻调离主力部队……”

    卡洛斯身体放松,似乎不想再聊这个话题,躺在椅子上,朝着下面喊了一句:

    “这次事件的起因,我怀疑和失窃的芯片有关,波尔。”

    台下一个身穿大白褂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马上站了起来。

    “你是负责芯片研发的,说说看。”

    “咳,是的。”波尔咳嗽了一声,“事发后我带着芯片是否起了关键作用的角度进行事件还原,而从结果来看,发现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在座所有人都显得十分意外,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研发多年的秘密武器,被其他人拿来对付回自己了。

    “波尔,你可不要乱说啊,那样我们所有人的隐私岂不是十分危险!”

    米勒马上站起来,十分激动的样子。

    波尔没有理会这个视财如命的人,继续做着报告。

    “我首先查看了当时的录像,看看是否能发现什么敌人的蛛丝马迹,而结果是……一点痕迹都没有。”

    “这不是毫无进展吗?说了等于白说。”米勒继续冷嘲热讽。

    “不,这正是体现了芯片作用的地方之一,军区的摄像头可谓是数以万计,毫无死角,你想想看,敌人有可能混进来再出去,而一点痕迹都不留下吗?芯片拥有cao控电子科技的功能,我猜想那是敌人控制了摄像头,让画面停止了。”

    米勒一时语塞了,显得有点慌张。

    “通过控制摄像头,敌人混了进来,这是第一步。”波尔继续解释道,“接着是军区的敌军来犯的警报,这可是最高级的警报了,通过芯片引发,把我们的主力部队全部引到了墙外,结果扑了一场空。”

    “而这时候,导弹袭击,还有监狱里的囚犯们,全部爆发了,军区就变成一片混乱,还有很多细节我来不及研究,比如导弹是如何来的?为何威力如此巨大?还有为什么要释放囚犯们?敌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制造混乱?只是一个好战的反动分子吗?这些还有待研究。”

    听到这里,威尔站了起来,似乎有话要说。

    “关于囚犯的问题……我可以肯定的是,敌人的目的,只是为了营救某个囚犯,他是我负责的……是革命军的重要人物。”

    “就是你刚才说的……囚犯逃跑人数,1名?”

    威尔点点头,有点丧气地坐下来。

    “损失了这名重要人物,比损失那些盔甲设备还要严重。”

    波尔看着威尔的样子,似乎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懊恼的样子。

    “咳……继续说回芯片的事情,我刚才说的只是有这个可能性,并不排除敌人有其他方法达到他的目的,毕竟……我始终认为光有一块芯片还不足以激发它的功能。”

    “因为芯片和底座是配套使用的,底座连接上芯片的复杂线路,才算是启动。我不认为如此芯片复杂的线路,外面的人能人工连接出来。”

    一直在上面听着的卡洛斯微微地点头。

    “可是,我记得你曾经说过,在理论上,光靠人工,是可以连接的吧?”

    “确实,但是我自己都做不到,没有专业设备的辅助。”波尔又加了一句。

    卡洛斯沉思了一会,似乎没有做出定论。

    “芯片这件事,波尔你继续跟进,有什么新消息马上告诉我……接下来,我们谈谈善后处理的事情吧,这次的事件如此轰动,想必伦敦市民也是在渴望得知真相吧。”

    大家都再次振作了一下精神,因为知道他们又要讨论如何发布所谓的官方“真相”了,这就是政治。

    “嘿,政治这东西,还是由新上任的首相来谈谈吧。”米勒一副坏笑的样子。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此人便是一个月前新上任的伦敦新首相——康纳里。同时也是这个最高等级会议室里的新成员。

    卡洛斯似乎也在等待着这名新成员有什么好的计谋说法之类。

    只见康纳里站起身,一个鞠躬,一副自信的样子。

    “诸位请放心,做公关文案、表面的文章功夫,我可是最拿手的,我一定会把一个完美的书面官方答复,展现在伦敦市民面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