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关帝庙五义结金兰 (第2/2页)
对他们说:“你们还小,等你们长大了再写吧”,三个小家伙很不高兴。 写好后,罗孝先把白布铺在关老爷大殿供桌上,沈玺亭、吴重山和张先策两边举着火把,胡先生站在傍边,五位年青人一字排开跪下,宣誓道:“我们五人,身处乱世,志趣相投,同赴省城,共奔前程,愿效法桃园,结为异姓兄弟,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甘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立此誓愿,请关老爷明鉴,为吾等护佑”。 誓毕,向关老爷三叩首,论序齿,张先哲年长为大哥,张铭谟为二哥,陈声树为三哥,张先俊为四哥,罗孝先年龄最小为五弟,五人又围成一圈,相互叩拜。罗建章提义,每人各出一件物品,互赠信物。 罗建章拿出前天mama给一的一方手帕放在供桌上,陈声树拿出一管毛笔,张先哲拿出一个铜墨盒,张铭谟拿出一个玉挂件,张先俊拿出一把纸扇,整齐地都放在供桌上,随意各拿一件,大哥张先哲说:“好好保管自己的信物,不管我们今后走到哪里,见物思人,我们兄弟永远都在一起”,五人齐声说道:“永远在一起”。 结拜后,大家更激动地睡不着,直到天发亮,一行人又出发向西安走去。 经过五天艰苦行程,这一天,翻过一座山,进入一条狭谷,两岸高岩壁立,清彻地溪水在谷底哗哗地打在河中石头上,发出震耳的响声。 张先哲经常走这条道,熟悉路径,高兴地给大家说:“前面不远就是丰浴口,过了丰浴口就出山了,不到一天的路就能到西安”。大家听到脚步轻快多了。 行不远,忽从一块大石头后面跳出七八个人来,手持大刀,将胡先生一行人拦住。高声叫道:“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走在前面的几位挑夫,见有土匪劫道,吓得转身往回跑,被拦路人飞起一块石头打在脚跟,一个爬赴倒在地上动弹不得,担子也滚到坡下河边。 胡先生正要前去,被张先哲拦住。 张先哲过去他也曾遇到过土匪,知道这些人一般只要钱,不害命。因而上前镇静地答话:“这几位都是前往西安去投考学校的穷学生,请放我们过去”。 一土匪答道:“穷学生?远道出门不带盘缠你们吃求哩”,关中口音。 胡先生走上前去,施礼道:“这位好汉,本人确实是教书先生,这几位是我的学生,请好汉放过我们吧”。土匪嚷嚷道:“把盘缠放下你们走人”。见一行人没有动静,一位土匪头目叫道:“弟兄们,动家伙”。 沈玺亭见土匪要动手,急中生智,飞身上前喝道:“且慢,这位大哥,想必好汉都是帮中兄弟,请受小弟一拜”。 说毕,一个“甩拐子”式,左腿跨步在前,一个弓步,右膀前伸,四指内握,竖起大拇指向对方三起三落,“嗨”道:“远道飘来一片灯,走近原是自己人,东子虽快照子有眼,自家人不伤自家人”。“嗨”毕,收回弓步,从身上取出一块红布“锦囊子”,一抖,又是一个弓步,双手举过头顶。 一土匪前来接过“锦囊子”,交给土匪头目。 土匪头目看后问到:“兄弟府上哪里?”,沈玺亭答道:“兄弟家住安康堂头乡(香)下”。土匪问:“兄弟尊姓大名?昆仲几个?”答:“兄弟姓沈,名寿柏,兄弟八人,鄙人是外房老幺”。土匪见来人是安康洪帮外八堂兄弟,口气就缓和多了,便道:“大水冲了龙王庙,还望兄弟海涵”。沈玺亭给土匪道:“兄弟跟随几位去西安谋生,惊动了几位老兄,见谅见谅,搂拦搂拦!”。 土匪头目将沈玺亭拉到一边轻声道:“兄弟这也是被逼无奈,见笑了”。遂后叫一位小土匪:“去,到河边上把担子拣回来,交给这位兄弟,放行”。 胡先生一行不敢停留,赶路要紧,土匪派人护送出了丰浴口才回去。 出了丰浴口,立时进入平原地区,天宽地阔,远远能够看得到西安城,几位小家伙初次来到平原,高兴地手舞足蹈。 经历了一场虚惊。 走过几里地,陈声树才舒了一口气说道:“可把我吓坏了,要不是玺亭老弟,我们今天还不知如何狼狈呢”。 胡先生知道沈玺亭底细,笑了笑没吭声。 张先哲问沈玺亭道:“小子你今天这一套,是从哪学来的?”沈玺亭神气地说道:“嗨,我哥原来是哥老会的,他经常给我讲他们帮中的一些规矩,觉得好玩,就记下了”。张先策问:“土匪见了你的红布,咋就相信你了?”沈玺亭道:“这块红布是我哥的,他说这块红布叫“锦囊子”,走到哪都能骗吃骗喝,我就拿来藏在身上,没想到今天真就用上了”。张先策问:“大哥,啥叫“锦囊子”呀?”胡先生说:““锦囊子”就是哥老会兄弟的身份证明”。吴重山凑到沈玺亭身边来说道:“一块破布这么管火呀,大哥,你二天把你的本事也教教我咋样?”张先哲道:“在江湖上混,要靠相互帮衬才能逢凶化吉,所以,大家更要团结一心才成哦”,几位兄弟都说:“记住了”。 来到西安,陈声树、张先俊、罗建章三人到城外草场坡一客栈住下,用功温习功课,准备投考学校。 张先哲带着张先策,回省粮食厅。 张铭谟到省教育厅报到后,被分配到国立陕西省第一中学任教。到开学时,在省一中附小给吴重山报了一个傍听生,又将张先策安排在第一中学附小读插班生。 胡书竹带沈玺亭到督军府找陈树藩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