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37章 大国之梦 (第1/2页)
大汉军的情况群臣都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上也能看出来,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大汉军从起事之初战争就从未停过,藤县起义,打败隆科多的五千清军,到经营桂南,打得瑞澄的广州新军溃不成军; 然后大汉军改头换面,占据整个广西以及广东的一部分,势力大增,又有张之洞的自强军以及各地强军来袭,最后也被大汉军击败,收而用之,甚至自强军在张之洞的带领之下还不战而降。 大汉军实力猛增,十多万近代化的军队在中国的大西南出现,广西、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西南七省全部纳入大汉军的版图,使得叶重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后来,大汉军又相继跟法军战于谅山,攻略越南北部,又开疆拓土,继而中法战争,消灭三四万的法军提高了大汉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从一八九零年到一八九二年,大汉军两年之内,就蚕食鲸吞,兵力猛增到六十万(正规军,还有预备役和普通警察不算其中),疆域随之扩大数倍,已经占有中国的大半个河山,隐隐有取代满清成为中华正朔的征兆。 毫无疑问,树大招风,枪是专门打出头鸟的,大汉军如此威势,自然使得四方的军阀势力倍加忌惮。群雄合纵很有可能,而以大汉军现有的实力是不可能战而胜之的,而且大汉军现在也没有多余的粮草军需供应一场大战的消耗。 打仗,花的就是钱。 跟烧钱差不多的战争人人乐衷,因为它是解决事情跟争端最快的办法。叶重很想一统中国的,但是他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扩张过于迅猛,而根基还没扎实的话,极有可能会后劲儿跟不上,然后轰然崩塌。 没有多少根基的势力好似泡沫,一戳就破,十分的脆弱。因此叶重才决定在这一年里面休养生息,缓过气来打理大后方,等到完全消化所侵占的疆土之后,再继续扩张! 大汉军的扩张速度太快了,就像后世的泡沫经济一般,店铺的扩张十分的迅猛,一路高歌猛进,但是等到资金出现缺口,周转不过来的时候,往往是一整个集团倒闭的时候了。 经营公司跟治理国家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凡事必须要循序渐进,一味地扩张固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忽略各方面的不良因素,继而重视军事方面,对于叶重这种上位者而言,这是不足取的。 “好一张尖牙利嘴!”叶重见到不能威胁到卢远文,反而差点被说服,不由得如梦初醒,拍手叫好道。 “汉王谬赞了!”卢远文躬身道。 “哈哈哈哈,卢大人不要过谦了。马步芳能有你这么一位能说会道,智计百出的王佐之才,真是他的荣幸啊!”叶重笑着伸出橄榄枝说道,“相信以允之(卢远文的表字)你的眼光,也能看得出来,当今中国,能一统江山的只有寡人,只有寡人的大汉军!” “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允之乃是王佐之才,而寡人又是求贤若渴,马步芳之马家军气运已经不长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允之你又何必给马步芳陪葬呢?”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字润之。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