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大国崛起_第0243章 挖墙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43章 挖墙脚 (第2/2页)

会。卢远文得到马步芳的重用是没错,但是西北之地始终过于狭小,容不下他这尊大佛,而寡人可以给他这个舞台,让他可以大展拳脚,成为中华崛起的复兴之路的铺路人。”

      听到叶重说得这么冠冕堂皇,月儿撇了撇嘴,道:“明明是想挖人家的墙角,还讲得这么义正词严,真有你的重哥哥。”

      “哈哈哈,月儿啊,凡事太坦诚可不行啊。”叶重大笑着拍了拍月儿的脑袋,说道,“这些能臣就喜欢跟你拐弯抹角的。若是光明正大地把卢远文招募了,他又会落得个‘背主’的骂名,文人嘛,花花肠子是很多的。既然他好面子,寡人就给足他面子!”

      “哦,重哥哥这是要去给卢远文送行,然后再度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招募于他?”林心月拍了拍手,恍然大悟地道。

      “哈哈哈,我的月儿真聪明。走,陪重哥哥我走一趟,等会儿事成之后一起去郊外踏青可好?”

      “嗯!”林心月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话说卢远文在完成马步芳叮嘱他的事情后,身心俱疲,此次出使钦县,不管是朝堂上还是手底下,面对叶重他都不占任何上风,任凭他巧舌如簧,这位汉王陛下就是不为所动。

      对于叶重多次伸出橄榄枝,想要招募自己,卢远文是心知肚明的,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大汉军统一中国的趋势已经愈渐明显,叶重在世一日,大汉军还是一如既往地强大,乃至于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的话,四方群雄肯定会被扫灭,而马家军就是叶重一统江山的一个绊脚石,想要统一中国,就不可避免地征战。

      卢远文自恃大才,骨子里的傲气还是很重的,若是叶重三言两语就俯首称臣,愿为驱使,太掉身价了,而且传出去对于自己的名声可不好。

      卢远文不似自己的师弟一般,不注重名声,凡事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恰恰相反,卢远文好似古代的君子一样,孤傲,能够恪守自己的底线。

      归附大汉军,给叶重效命未尝不可,但是轻而易举地就“背主”的话,未免失了体统。马步芳待自己不薄,卢远文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他有君子之风是没错,可是绝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行事并不呆板。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才能请诸葛亮出山,这才三分天下有其一,卢远文自恃才能可以媲美诸葛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叶重并不是刘备,他现在坐拥大半个中国,兵精粮足,实力雄厚,隐隐有取清廷而代之的趋势。

      若是叶重还没发迹,大汉军也尚未羽翼丰满的话,卢远文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大汉军的怀抱,人尽其才,出谋划策的。

      但是卢远文还窝在私塾里面教学的时候,听到叶重在广西举起反清大旗之事的时候,并没有当一回事,他认为清廷的气数还没尽,还能享受至少十几年的国祚。卢远文一开始就把叶重当做一个反贼,诸如李自成、洪秀全之流,乱世草头王,或许这些聚义的人能够强盛一时,可是绝不能长久的。

      没有合理的制度,没有严明的军纪,没有明确的目标,是不可能推翻一个朝廷取而代之的。好似陈胜吴广、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这些农民起义军形形*,鱼龙混杂,他们一开始只是想着生存下去,反抗朝廷只是无奈的选择,或许是时势所迫吧!

      这些农民起义军可以第一个站起来反抗,可以强盛一时,但是其流贼的本质是不会更改的,烧杀抢掠,终究难以成就大事。

      起义军扎根于老百姓,如鱼得水,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元璋恪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部众军纪严明,毫不扰民,所以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支持。而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军队都是由一些亡命之徒组成的,草寇居多,所以对于老百姓烧杀抢掠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的,所以他们失去了民心,先天上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