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惊人的决定 (第1/2页)
这一刻,他知道,他已经踏出了失败的第一步。 局势已经渐渐从他可控的范围变得难以cao纵,或者说,局势的cao纵权已然落在了眼前之人手中。 而眼前这位姜老师,此刻还是一副悠然的样子,吃着菜,喝着酒,显然这一切对他而言都不算什么。 姜维吃饱喝足后,打了个饱嗝,站了起来走动了一下,道:“石丕同学,你刚可是问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语可对?” “是。”当听到姜维的话,石丕脑中闪过数个念头,想要在这个问题上扳回一城。 因为事先,石丕做过假设,如果他答对,那么他就可以以此为口实,在将来他欲插手李铭之事时,以此为借口,将之排除在李铭事件之外。 哪怕不能彻底排除他对李铭事件的影响,也能制造言语上的压力,让姜维的心乱,从而问出一些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如果他答不对,那么就有意思了。 姜维他曾在教室中对诸葛丞相的评价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此语正是诸葛丞相与《诫子书》中劝诫其子的,若是其言不对,那他就能借助这个回答将这位姜老师放在火在烤。 甚至在一翻运作下,最好能将他剔除出这个学府,从而让他彻底远离即将发生的李铭事件,为他的计划减少变数。 可惜,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永远是残酷的。 “石丕同学,有没有兴趣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姜维道。 “学生愿闻其详。”石丕恭敬道,因为眼前的人已经值得他恭敬了。 “久远之前,有人家中着火,其用水灭之,而后便以为水乃无所不能之物,又一日适逢飞雪漫天,霜天雪地,常人当生火取暖,你猜此人如何?” “学生不敢妄加揣测老师之意,还请老师直接说吧。”石丕恭敬道。 “石丕同学,你还真是个无趣的人。”姜维大笑道:“那个人不仅不生火抗寒,反而用水灌身,最终活活冻死在那寒冬里了。” 姜维大笑了一阵,问道:“石丕同学,你以为此人如何?” “此乃痴人也。”石丕评价道。 “石丕同学说得是。”姜维顿了顿道:“此人确是个痴人,但世间此等痴人何其之多。” “今石丕同学问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否?我答曰,此言,水也。” “水可灭火,不可御寒,若以水御寒,则乃痴人。” “石丕同学是个聪明人,此等浅显之理岂会不明?怎会问出如此痴妄之问题?” “言无对错,重在此言所处之境。”姜维说到这,喝了口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诸葛丞相于《诫子书》中劝诫其子所写,此子身为诸葛丞相之子,自小便受尽万般恩宠,养得骄横跋扈,因而,诸葛丞相写此言以诫之。” “而若将此言奉为全对之语与那痴人以水灭火而以水为万能之物是何等相似?” “自恒帝、灵帝之时,前有黄巾之乱,烽烟遍地,后有董卓入京,血流成河。群雄并起,地方割据,泱泱大汉,名存实亡。” “石丕同学,你可曾见过千里平原,铺满白骨,可曾见过万里汪洋,尽成血色?” “我……不曾……”石丕已然被姜维的气势所震慑。 “我曾见过,并且终生难忘。” “非淡泊无以明志,此水也,而今大世,正值严寒,岂可以水御之?” “在此大世之下,谁能独善其身,有志者谁又愿苟且于这乱世,而不是选择去平定这乱世?” “昔东周之时,有天人孔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教化众生,只望乱世终焉,此等凤凰之志,圣人也。” “今烽火乱世,诸葛丞相本可在草庐之中,饮酒作乐,苟全性命于乱世,然其为平定乱世,愤离草庐,随先帝南征北战,方令而今大汉薪火不灭。” “试问此等大仁,此等大志之人,又岂能以其一时之言语而蔽之?” “石丕同学,发此问,是何居心?”姜维心知石丕来者不善,也就不再留情。 “我……”本来姜维此刻之言语便以超出其预料之外,加之其言辞之慷慨,竟是形成一股大势,在这股大势冲击之下,他的一切算计,都如土崩瓦狗一般崩毁。 “今我一介布衣,观当世之圣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抛头颅,洒尽热血,纵知飞蛾扑火,亦要义无反顾,只为平此乱世,还这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