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8章 :富士康 (第1/2页)
“等等……” 张宁连续的反问之下,黄章似乎抓住了一些什么。 “张总,你是,我们的魅族一代,不是mp。” “你觉得呢?” 张宁大有深意的看着黄章。 “张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黄章明白了过来,只是,他还是有一些搞不清楚,“张总,既然我们的魅族一代不是mp,那我们的魅族一代,他是什么产品?” 此前,黄章就与张宁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当时魅族一代一系列的功能出现之时,黄章就惊呼,这是mp吗? 事实上,这确实是。 但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魅族一代的确可以归类为mp,但你也完全可以将魅族一代归类到别的类型产品上面。 这么来看,这会儿,还真可以在媒体上面严正否认,我们的产品不是mp。 不由得,黄章眼前一亮。 反正魅族一代这么多功能,完全否认他是mp,也正常。 哪怕是此前有将他定义为mp,但在没有推出之前,一切都可以重新定义。 若是如此,倒还真可以打一个翻身仗。 哪怕不能完全消除全球这么多媒体与用户的质疑,但至少,可以给这一次公关危机解围。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否认魅族一代是mp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既然魅族一代不是mp,那他是什么? 发行任何一个产品之时,他必需对这个产品进行定位。 就像,你生产的是电脑,是手机,等等一样。 如此,这么做一方面可以让用户更为清楚的了解你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更能将产品推向于目标用户。如果你的产品不能给出一个有效的定义,就好像,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叫什么,是什么类型的产品,那么,这样的一个产品哪怕再有创新,也不一定能够让用户喜欢。 “黄章,你倒是问到了关键。” 魅族一代不是mp,那他是什么产品。 这个,真不是太好的解释。 难道称他为掌机? 但这又不完全是掌机。 他有一些像后世的手机,但又不能称他为手机,因为他没有打电话功能。 或者叫他平板电脑? 这倒是比较贴确,但现在的魅族一代并不能完全的联上网络。再者,魅族一代的cao作系统,包括整个硬件各方面的功能与平板电脑仍相差很大。自然,也不能称之为平板电脑。 问题看起来变得有一些严重了。 这也不能称呼,那个也好像有一些问题,叫什么呢? 这让张宁有一些头痛起来。 在开始的时候,张宁就有考虑过,要不要将魅族一代定义为mp。 因为,事实上,魅族一代已经完全的超过了mp的内容。而且,张宁相信,魅族一代出现之后,吸引用户兴趣的,恐怕不再可能是mp。但总要将产品定义一个类型,最后,张宁也只好将魅族一代定为mp的产品。 只是,现在看来,问题显得有一些严重。 明显,mp有一些太过于低端,普通的用户实在是很难相信,这样低端的产品,他怎么可以改变世界。 不过,张宁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名字。 “黄章,你觉得,智能机怎么样。” “智能机?” “对。” 张宁头。 智能机这个名字是从智能手机里而来的,不过,现在的魅族一代显然不能叫智能手机。但很显然,现在的魅族一代在加入了全新的cao作系统,以及各类软硬件功能之后,魅族一代已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智能。 既然如此,将魅族一代定义为智能机,倒是非常贴确。 “我们的产品本身就非常的智能,同时,他又是电子产品。光是将他称之为掌机,或者将他称之为mp,都不能完全的定义我们的产品。智能机的这个名字,我觉得可以。” “智能机,智能机。” 边上的黄章,也是默念了几遍,越念趣是顺口。 “好,这个名字好,张总,就叫智能机,这个名字太棒了。” 着,黄章又是不断的咀嚼着智能机这个名字,又是道。 “智能两个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而且,智能机这个产品,也能快速的切换到未来我们的智能手机。这个名字太好了,张总,我们就叫这个名字。” “既然没问题,那么,就叫这个名字,你去安排一下,未来我们的宣传计划,就以智能机的方向推进。” 张宁吩咐道。 “是,张总。” 黄章立即头,但似乎想到什么,道,“张总,还有一件事比较麻烦。因为之前我们将魅族一代定义为mp,在包装上面,也将魅族一代定义为mp。日就是新闻发布会了,现在要改,恐怕有一些来不急。怎么办,要不要推迟发行。” “不行。” 张宁摇头。 “第一次就跳票,影响太恶劣。而且,现在处于关键性的时候,若是跳票,对于我们来是致命的打击。你先别急,现在是0号,日新闻发布会,5号圣诞节,6号我们正式发售。算算时间,我们还有6天,6天时间,应该有机会重新包装一次。” “时间太紧了。” 黄章摇了摇头,“张总,目前我们魅族一代已经全部加工完成。而与我们合作的工厂是需要预约的,我们的产品不可能返工,他们就能返工。他们也接了其他公司的订单。而且,哪怕他们帮我们的忙,现在就帮我们改,马上重新包装。但需要的时间,最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除此之外,他们代工完全之后,我们还需要天的时间将产品运送到全球各个地方,也就是,我们真正可以返工的时间只有天,时间太紧了。” “天。” 张宁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时间,真的是太紧了。 “这样,黄章,你与我们的代工厂商沟通一下,尽量让他们帮忙返下工。” “好的,不过,张总,希望不是很大,哪怕就是有工厂愿意,估计也返工不了多少。” “能返多少就返多少,去吧。”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张宁挥了挥手,让黄章快去安排。 两个时之后,黄章返回张宁办公室。 “张总,和比亚迪下属子公司维明电子沟通了一下,他们答应是答应了下来。但维明电子公司人手太少,我估计,他们这三天之内,可能只能返工10万台。” “10万台,太少了。” 张宁摇了摇头,“其他的一些电子公司呢?” “其他的一些电子公司大都正在赶其他的一些产品,加上此前也与我们没有合作,都没怎么答应。只有为数几家公司看在我们企鹅公司的面子上,愿意帮忙返工。只是,他们能接受的额度,也只有5万台左右。” “5万台,怎么够。” 张宁这一次,第一批可是准备销售00万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