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史可法_第三十四章 军队建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军队建设 (第2/2页)

从来没有打过仗,比不上史德威,戚忠国这样的‘老将’。二来张煌言年纪也很轻,不宜骤登高位,反正来日方长嘛。

    至于骑兵的规模,史可法暂时定为五百人,组成骑兵营,日后再视情况调整。兵源则是在新军中选拔。

    至于夜不收,专门从事战场侦察,遮蔽,等于新军的耳目。史可法拟定为二百人,按照十人组成一个小队,可以组成二十组夜不收。夜不收同样需要人人骑马,考虑到和骑兵有共通之处,同样划给张煌言管理。

    此外史可法还组建了炮队,火炮的来源是从武库清吏司中挑选而来的。共计是十门中型佛郎机火炮,十门小型佛郎机火炮,配备炮手五十人,由一个队正作为领队。此人叫王宏牛,以前是史德威的手下,练过开炮,所以让他作为炮队领队还是合适的。

    如此一来,各兵种基本都能搭建起来。所需要的就是熟练技能了。

    几天后,又有一件喜事,那就是新军的军服做好了,整整五千一百套崭新的鸳鸯战袄。

    大明军服也分等级,一般的士卒穿纯布料军服,色红,称为鸳鸯战袄。然后是穿着布甲的军士,便是军衣上镶嵌一些铁片铜钉之类的,再是棉甲,用来防火器,再是皮甲,再是铁甲。

    例如此时盛行的家丁制度,就是各个将领根据个人财力,给家丁们穿皮甲或是铁甲不等。

    而鸳鸯战袄也分等级,普通军士的鸳鸯战袄,袄内只有一层的铁网,如果是军官的鸳鸯战袄。袄内有双层铁网,外面有一套无袖式的单层铁叶,一直到腰,加上前后的护心镜。不过史可法定制的这些鸳鸯战袄,衣内都没有加衬铁网。

    因为史可法的思路很明确,到时候新军作战都有盔甲可披,鸳鸯战袄只是日常所穿,没必要加衬铁网,

    等到五千一百套鸳鸯战袄送来之后,新兵们都高兴坏了,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穿过这么好的衣服。这批鸳鸯战袄做工实在是好,袄身为细白红棉布制成。衣服内有白衬,其余用上等棉花充实。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或铁网裤,配上铁网靴,

    红笠军帽。战袄整体为大红色,窄袖,对襟样式,长度约从肩膀直到膝盖处。长短正好合适。

    队正的鸳鸯战袄,袄下有青布战裙垂至小腿中,袄外又有无袖式的单层铁叶甲,一直到腰,甲的前后都有护心镜。看上去更加的英气勃勃。

    而等到军士们领到手后,还有一个新奇的发现,鸳鸯战袄竟然还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本来史可法招来的这批新军外形就很好,身高,体重都相差不大。如此精细划分之下,简直就如同量身定做的一般。

    以往的鸳鸯战袄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只有一种规格。而士卒却是个人情况不同,到时候就会胖子穿着紧的,瘦子穿着肥的,就算大家想调换一套称身的,军营里制度严,你找我,我找你,也不是件容易事,大多数只能勉强穿上身,最后必然会影响作战效果。

    而现在呢,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也是史可法借鉴鞑子的穿戴得到的启发,蔑视对手,可也要看到对手的长处。一个几百万人的小民族,能把一个数亿人的大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例如建奴就十分重视细节,譬如他们戴的帽子,两边可以遮下,只从两耳到颌下,面部只露两只眼一张嘴。这因关外气候冷,放下帽来才可保护耳朵鼻子,不使冻坏。今天我们穿的马褂与长袍,这也是当时满洲的军装。

    又如建奴为了骑马方便,长袍一面开袴,骑上马,还可把另一面的里襟搭过来,两条腿都盖着了。照大明的内地服装,骑上马,膝盖就会直接暴露,很容易受冻,时间一长就会僵硬。如果两军骑兵战斗的话,还未交战就已经先输一筹。又如建奴的马蹄袖,骑马时两只手要伸出拿马缰绳,他们的马蹄袖,正好保护伸出的手指。

    所以说,建奴能够奇迹般的崛起,进而占领中原,还真是有特定的因素的。而现在,史可法在起跑线上,就不会输给他们。更不要说等到燧发枪这一大杀器装备新军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如何的悲哀。

    不过在鸳鸯战袄发下去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那就是很多新兵,包括很多队正都舍不得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